有了梵達西的加入,戰局終於有了轉機,文楨攜九子與梭羅魔繼續激戰,而梵達西則是率領百萬神兵對梭羅魔麾下的海域魔獸大軍發起了進攻。
聲勢浩大,海浪如盤旋的衝天巨塔,天空密布濁雲厚朵,雷電貫穿海天交界。
梵達西號令神兵布以五方陣形
第一陣三十萬長槍軍,身著甲胄,戴紅色頭盔,從正麵進攻。
第二陣三十萬戰歩港主,乘星空巨輪直奔戰場左側。
第三陣三十萬鋼鐵之師,身穿甲胄極厚,直奔戰場後方,防止海魔逃散。
第四陣十萬神術團,胸前佩戴統一圓鏡,封鎖敵軍右側,同時梵達西也直奔右側而去。
第五陣為五條穿雲巨龍,身插遮天蔽日的五色令旗,盤旋在敵軍上方,隨時配合梵達西的下一動作。
隨著梵達西下達攻打指令,第一陣長槍軍同時高舉長槍,破空劃向前方海魔大軍,一道道金光閃現,密密麻麻如同劍雨。
第二陣戰步港主與第三陣鋼鐵之師也隨之從左側和後方包圍過來,鋼鐵之師的巨盾不斷抵禦著敵方身體的衝擊,戰步港主趁機穿插敵軍內部,拳頭伴隨著熾熱的白光一下下轟擊在敵軍身上。
第四陣神術團整齊結印,伴隨口中密語,在敵軍右側形成了一道道火海,封鎖了對方逃亡之路。
第五陣五條穿雲巨龍隨著數聲咆哮,五行之力彙聚上空,形成了一個五色巨陣,梵達西來到巨陣上方,手持法器太陽凸鏡照射向深海地心眼,太陽凸鏡中的光芒可壓製住深海地心眼,隨後梵達西又用一塊兒巨大的石碑封堵在了地心眼之上,形成一個巨大的空洞。
文楨見狀,與九子一同將梭羅魔一步步逼入深海,進入空洞。
此時海魔大軍已經潰敗,開始四處亂撞,尋找逃亡機會,梵達西見梭羅魔已經進入空洞,便調回五陣神兵神將,並拍了拍身下坐騎,五方大陣伴隨著坐騎一聲鳴叫迅速成型,一道金色火焰從坐騎口中噴湧而出,借助大陣神力射向巨大的石碑身上,石碑頓時出現了與坐騎脖子上帶的九宮格同樣的圖案。
梭羅魔此時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束縛,但這股力量並不足以將他殺死,梵達西心中清楚,所以從一開始的布局就是消滅大量海魔軍隊,將梭羅魔封印。
梭羅魔奮力抵抗,臨被封印之時,凶狠的目光看向文楨,一切皆由此女而起,破壞了他的計劃,手中一根黑色長刺突然射向文楨,梵達西本可以運用大陣神力將其攔下,但他身形後退一步,並將一股難以被人察覺的靈絲灌輸到黑刺身上,眼看黑刺就要射向文楨身上,九子迅速過來救母,但還是慢了一步,就在眾人以為文楨要被擊中之時,北鳴出現在了文楨身前。
北鳴雙手握住黑刺,但強大的衝擊力讓他難以招架,他不敢退,身後就是他要保護的文楨,他隻能咬緊牙關,使出全身神力,抵擋黑刺衝擊,黑刺在梭羅魔的加持下,不斷發出刺耳的破空聲,文楨和九子失神愣住的一刹那,黑刺穿過了北鳴的身體,尖刺也隨著慣性紮在了文楨胸前。
不!隨著九子大喊,北鳴與文楨同時吐出一口鮮血,北鳴當場隕落,而文楨則是中了尖刺上的鐵血之毒。
九子看向梵達西,目露凶光,梵達西則是一臉高冷不屑,轉身繼續封印梭羅魔。
此時文楨身體已經開始虛弱,梭羅魔看向文楨,又看了看梵達西,帶著不甘的神情,被徹底封印在深海之中。
就在九子想要為母報仇,殺向梵達西時,被文楨攔了下來,四處逃竄的海魔也在象界陸地仙族的圍捕擊殺下,幸存者不足十之一二。
隨著梭羅魔被封印,海浪翻湧,對海岸邊造成巨大衝擊力,形成了九道深溝,片刻後海水退去大半,出現了一片廣闊的陸地,後來被人稱此地為退海之地。
大量死亡的海域魔獸,體內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毒素,不少人類都被沾染,身體出現怪狀,文楨站起虛弱的身形,勸下九子,並以九子軀體,熬製湯藥,為當地人解毒。
文楨臨死之際,將九子靈氣幻化成九條河流,流淌在九道深溝之中,守護著海岸,而她的身體也即將消散,一股彩色靈氣飄然升起,就在梵達西想要去取的時候,一名蒙麵女子從天而降,用一個玉瓶將其收走,並皺眉看了梵達西一眼後,就飄然離去了。
北鳴屍體處,狐族當中的白狐族見天神隕落,心聲悲壯,將他體內靈氣收走並保護在族中,以敬天靈。
文楨、北鳴和梵達西三人,經此一戰,被世人讚美歌頌,稱三人為海神三兄妹。
除了離得最近的狐族之外,其他族群和人類並不知道當時真相,不敢得罪天神的狐族,選擇將真相封存起來,而海神三兄妹的故事,在象界不斷神話並流傳了下去。
萬年後,退海之地一處村落農戶宅院門口前,出現了一個竹籃,竹籃內繈褓中的女嬰哭聲吵醒了院內正在酣睡的婆婆,正當婆婆打開院門一探究竟之時,象界之外,淩空站立一名女子,玉手一揮,一道金燦燦的符紙飄向竹籃內,變成了白色紙張,上麵寫著九嫣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