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
朝鮮雖然軍力不強,但是到了連成一片之時,想要平滅叛軍,哪怕以金州鎮江之精兵,同樣需要數萬人。
唐清安去哪裡調數萬人支援朝鮮國主?
和蠻族老奴提前屠殺遼民一個道理,謝友成在朝鮮的位置,極其的重要。
但凡發現有苗頭,都要提前撲滅,或者直接調離原來的官員,或者直接抓捕起來。
朝鮮新主完全沒有根基,被各派係直接推上位。
而朝鮮派係繁多,又有派係內部分裂的傳統,所以不能指望朝鮮國主自己,他如今就是個木偶罷了。
曆史上毛文龍的東江鎮,近百萬軍民,不是在朝鮮沿海的海島,就是處在朝鮮境內。
朝鮮國內有不服的勢力,誰也不敢露頭,成不了氣候。
現在的唐清安,在朝鮮國內隻有一千兵,駐守漢城保護朝鮮國主以防萬一。
對比起曆史上毛文龍在朝鮮境內的實力,他是遠遠比不上的,哪怕他現在有金州,鎮江各地。
根基雖然超過了曆史上的毛文龍,但是因為情形的差異,卻在朝鮮境內比不上毛文龍。
一個全部力量在朝鮮,一個隻有一絲力量在朝鮮。
所以情報是關鍵。
有時候有人誇情報能抵得上十萬大軍。
聽起來不可思議,其實放到特殊的時機時並沒有錯。
如果陶傑接替了謝友成的位置,在朝鮮國內的情報收集的極為準確。
能提前發現不對的苗頭,趁對方沒有成為氣候前提前拿下,則萬事無憂。
那這個作用就是不下十萬兵。
朝鮮重要,遼左更重要,可惜隻有一個謝友成,唐清安語重心長的看向陶傑。
“陶君,朝鮮之事,就拜托你了。”
“將軍請放心,有謝公在朝鮮打牢的根基,我一定不會讓將軍失望的。”
唐清安點點頭。
幾人商談到了半夜,才開始歇息。
不光唐清安他們如此,
陶鏴也召集了漁場,船廠的官員們挑燈夜談,商議將軍白日裡,對他們的要求。
眾人安座。
役人們奉上好茶水點心,留下水壺,陶鏴就揮手讓人退下去。
這個姿態,讓眾人心裡恍悟,夜食都備好了,將是一次很長的夜會。
“時間寶貴,將軍明日就要離開,趁著將軍沒走之前,我們把接下來該怎麼辦,將要怎麼做,需要哪些援助。
諸事都敲定,明天一早,我們一起去拜見將軍,親自向將軍麵談。”
陶鏴剛說完。
就有人埋怨起來。
“這件事啊,我看就完不成,不可能完成。”
就像一個導火索,眾人都開始暢談起來,基本都是一個意思,這事辦不了。
雖然如此,陶鏴一臉認真的聽著,把每個人說的話,都記錄了下來。
“陶兄,你記下來該不會給將軍看吧?”
有個官員詫異道。
聞言,立馬眾人都住嘴不言,看向了主位的陶鏴。
陶鏴放下了筆,把冊子拿起來展示給眾人。
上麵隻記錄了哪些問題,沒有署人名,而隻是抱怨的言論,則沒有記錄。
陶鏴並沒有因為有人質疑他的威信而生氣。
一年來他能做到如今的成就,靠的就是耐著性子,和每個人認真的交談。
談了一次又一次,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再繼續談了一次又一次,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眾人都笑了笑。
“我也是看剛才大家都在抱怨,這麼一說罷了,就如陶兄所言,時間寶貴,各位還是說有內涵的話吧。”
好賴話都讓他說了,眾人翻了個白眼。
“既然大家都說完,我把諸位的意見都歸納了一番,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船隻不足。
第二,工匠不足。
第三,船塢不足。
第四,漁民不足。
第五,工具不足,例如鉤繩,風網,掛網,流網,打瀨網等等。
……”
陶鏴一一念道,基本上剛才談論中,提出的意見都包含了。
眾人聞言,才開始認真起來。
“先從能解決的事情說起,各位都說說,哪些事情是短時間能解決的。”
“鉤繩,漁網之類,可以讓將軍命令各地官員組織生產,這對工藝要求不好,普通民戶都能學會。”
有人說道。
“好,還有呢。”
陶鏴在這條意見後麵,寫出了應對方法,同時記下了人名,也順手拿起來翻給眾人看。
見狀,眾人的熱情提高了。
“雖然捕魚需要經驗和技巧,但是如今有三處水師兵備道,可以讓他們幫助培養漁民。”
“製造新的船塢,可以讓將軍向朝廷索要支援,派來工匠幫忙修建,想到這裡,那船匠也可以向國內求援嘛。”
這個人說了兩條,引起了他人的不滿,認為他把自己的話都搶著說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言,問題一下子仿佛都解決了。
最後。
船。
所有人都不言了。
就算各種準備工作做好了,一年內想要製造九千條船,那也是不可能的。
把大小長山島都撲開也辦不到。
“廣鹿島要建船廠船塢,石城島也要建船廠船塢,最好在旅順口也建造船廠船塢。”
有人提議道。
這主意好,船廠漁場越多,在場的各位盤子也更加大了,誰都支持這個決定。
“朝鮮雖然禁海,但是也有船的嘛,他們又不需要水師,何不如讓將軍找他們把船借過來。”
有了解朝鮮局勢的官員說道。
這就仿佛打開了洪水閘門,眾人都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