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驅趕使者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二百三十四章 驅趕使者

第二百三十四章 驅趕使者(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金江鎮的官員,起於絕境,曆經艱難萬苦,鍛造出了一批極為堅韌的官員。

這些官員有長遠的目光,有堅強的韌性,有從無發展到有的經驗,能力已經不弱於國內的官僚。

而坐在這個大廳裡的官員,就是其中的翹楚。

還有未至的。

例如漁政的陶鏴,朝鮮的陶傑等等專務官員。

因此。

眾人已經看到了蠻族的困境。

他們是因為自己的眼光,而判斷出了蠻族的困境。

唐清安則內心堅定。

蠻族終將走向沒落。

蠻族本族,加上吸收的奴兒乾司各族,人口合計百萬。

蒙古兵,蠻族兵,漢兵還有十餘萬。

到了需要的時候。

乃至麵對強敵突入腹地的時候,甚至還能抽丁。

畢竟這些蠻人還有很多從深山老林出來的獵戶,遠比新兵要強數倍。

唐清安目前的確還奈何不了蠻族。

可是蠻族沒有了曆史上,三百餘萬遼民的血肉供給,蠻族是無力供應起二十萬大軍的。

現在蠻人的老一代還不少,來自深山老林的獵戶,經曆過磨難,又能人人善射。

因此還能抽出不少蠻丁作戰,比起一般的新兵,算得上是精銳,欠缺的就是火候。

唐清安想要以十萬大軍攻破蠻族,是極為冒險的。

不過他隻要防守住各條防線。

堅守兩年。

蠻族就隻能散了大量的兵力,開始組織生產自救,不然就得餓死。

哪怕蠻族還有山西那幫走私商人為他物資,也是供養不起的。

正合曆史上的後金一個局麵。

老奴年年南征北戰。

以遼民之血肉積蓄了大軍的物資。

當遼民被屠戮殆儘,皇台吉登上汗位,那幫漢奸儒生誇讚皇台吉英明,善治理民生。

極其的可笑。

遼民在老奴時期,被屠戮殆儘,剩下不足十分之一。

皇台吉不組織蠻人生產,糧食還能去哪裡搜刮?

民生,軍事都要倚靠漢人了。

他敢不重視?敢不拉攏?

這一時期的後金,其實底蘊才是最為淺薄的時候,最為危險的時候,隻可惜氣運氣運。

蠻族大軍跨越上千裡之遙,冒著這般大的風險,就是為了入大明劫掠糧食物資人口。

可見其到了如何匱乏的地步。

可惜國運這個東西,太讓人驚歎了。

唐清安真的不再憂慮蠻族。

他現在的戰力,的確還奈何不了蠻族,但是他能做到封鎖蠻族,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兩年,三年,四年,或者更多的時間。

隻不過他需要做太多的事。

不能在蠻族上麵浪費太多年的時光。

他可不想等自己老了,感歎一句向天再借五百年。

那麼。

想要不抱遺憾,就必須重視民生。

讓三百三十萬人口不成為負擔,而是成為他的助力。

唐清安看向了眼前的文官。

“各位既然都曉得這個道理,那為何又開始貪圖便利,不願意下力氣來治理民生呢?

一百餘萬投奔的遼民中,有糧之人除了供應自身到明年的,還有不少有餘力。

我們想要他們多的,如果換成是我,我也不願意給,畢竟我手裡的是看得見,而各位承諾的,是看不見的。

這些遼民仇恨蠻族,並不是就相信官府,隻不過沒得選擇而已。”

唐清安嚴肅了起來,身子漸直。

對於有糧之人,唐清安絕對不會采用掠奪的手段。

如果對方是勳貴官員等等利益階層,靠著百姓的供養才有的積蓄,唐清安不會客氣。

該硬氣借糧的時候,絕對不會手軟。

而逃難至金江鎮的遼民,連大戶都沒有幾家。

遼東的大戶,早就被蠻族消滅掉了,蠻族麵對這些人,可不會講道理,隻會以刀刃來解決問題。

這次蠻族抽空了腹地的力量,好多遼民集體逃往,帶走了各地的積蓄。

這是他們應該所得的。

他們目前還信任金江鎮,所以願意投奔金江鎮。

那麼金江鎮就要講道理。

分田。

願不願意?

絕大部分百姓都是願意的。

唯一所顧慮的。

就是對官府的信任度。

那麼這其中溝通的手段,就非常的重要,做得好的,就能贏得百姓的信任,願意和官府互換。

做的不好,贏不來百姓的信任,百姓又不傻,當然是要握緊手裡的東西。

唐清安做不到自己親自做事,他能做的,就是調整官員的心態,改變不對的風氣。

大周的官員,習慣了對百姓作威作福。

當百姓們的父母官。

金江鎮沒有父母官,隻有官員。

“分田之事,有些百姓擔憂分不到田,畢竟田畝才這麼多,如果按照目前的分田計劃。

一戶分田十一畝,加上軍戶,那麼缺口高達兩百餘萬畝,百姓也會算賬。”

有官員解釋道。

唐清安聞言不以為意。

“全奪遼東我們有信心,百姓中有人沒有信心,這件事就不提,咱們境內田畝不夠。

差兩百萬畝,那就開墾出兩百萬畝出來嘛。”


最新小说: 惡毒值爆表後,五個大佬舔來了 天降橫財:被女總裁賴上後我無敵了 HP:晦澀長明 公主太惡劣?抱緊她大腿後真香! 出獄後,漂亮女總裁蠢蠢欲動 校花懷孕上門,激活超級全能係統 天靈靈,地靈靈,直播算命我最行 葬送的芙莉蓮:永恒之旅 穿成廢柴小師妹,拿捏陰鷙病嬌 騎士學院:雙生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