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賈政退婚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三百八十五章 賈政退婚

第三百八十五章 賈政退婚(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皇帝未親政前。

史鼎代表勳貴的勢力,投靠了皇帝,提前下注。

而眼前的劉一儒,更是皇帝的師傅,名聲極大的翰林學士,門生眾多。

現在。

劉一儒獨撐朝綱,自己遠遠比不上此人的勢力。

史鼎的態度很恭敬。

根據他所知。

劉一儒派了他的得意門生去陝西,負責招安亂民,行動已經開始見效。

有了朝廷的招安,民亂當然會平息下去。

史鼎是這麼認為的。

局勢也正如他所想,陝西無數的亂民,響應官府的號召,接受官員的招安。

亂民們放下武器,準備獲得接濟,重新開始種地,心中期待新生活。

是他們拿起武器抗爭,以獲得的新希望。

達成了他們的這個簡單的願望後,他們立刻就放下武器,放棄了鬥爭。

劉一儒聽完了史鼎的想法,對於平遼侯本人,有了更深的認知。

史鼎送走了劉一儒,去了賈府。

在回去的轎子上,劉一儒神色困頓。

他派去陝西的巡撫,也就是他的門生周世豐所言,周世豐的書信中,認為自己今年內就能平複民亂。

不費一兵一卒。

目前。

的確不是激反金江鎮的好時機啊。

劉一儒雖然權勢滔天,在京城竟然沒有自己的宅子,而是借助朋友的家中。

當初他在京城的房子失火後,並沒有重新修葺。

如此舉動令人稱讚,紛紛誇讚劉公清廉,一心為國。

朋友有幾處的宅子,此處騰給了劉一儒,裡外都是劉一儒的管家在管理。

其實很多官員都是如此,想要留下個清廉的名聲。

在京城的官員,很多人會暫居住於寺廟。

寺廟清苦。

吃飯也是吃齋飯。

最熱鬨的寺廟,齋飯一定是最美味的。

劉一儒回到書房後,拿起門生求助糧食的書信,信中長篇大論,如何治理民生。

“周世豐還是有才的。”

偌大的書房,書架上滿滿的都是書,各種孤本都有,還有好多畫卷,收起來放在畫瓶中。

搖了搖頭,劉一儒又歎了口氣。

門生求助到他,希望獲得他的支持,說服朝廷多派些糧食賑災,以此展開治理。

可惜啊。

“朝廷要是有糧食,又如何陷入這等困境。”

劉一儒又放下書信,想著如何應對。

去年遼東之戰,掏空了國庫,各地的征收,把未來的稅都收了,形勢不利。

而忠順王今年各種大手筆。

對遼西蒙古的封賞,還有擴充新兵。

遼西才十萬人口,其中士兵就有三萬多,全靠國內的供應,還要招募更多的兵。

而去年士兵的犒賞都還沒下發。

還有九邊的將士,已經欠餉多年,去年多次兵變,誰也不敢再拖,哪怕不足,多少也要供應些。

南安郡王也多次告急,告知朝廷南疆不穩,理當加大供應雲南之糧餉。

清丈全國田畝。

劉一儒腦海中閃過這個念頭。

全國的稅賦不足,而各地都積蓄更多的銀錢,唯有開原節流兩道之法。

節流。

他已經提倡,連自己都住在朋友的家中,很多官員住在寺廟,可是並沒有多大的效果。

開源。

那就隻有增加更多在冊的田畝。

隻有田畝才能生產出糧食。

可是隱田多在勳貴,太監,官員,鄉紳,武將的手中,連他自己的家族。

他的族人們也有很多隱田。

如果要清丈全國田畝。

他將會麵臨所有勢力的反撲,甚至是自己的族人都會反對他,自己的名聲也會敗壞殆儘。

而皇帝能支持他嗎?

劉一儒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要穩重。

國家形勢如此危急,再進行改革,反而會激怒全國的官員武將和鄉紳。

“應當訓誡忠順王,不得浪行。”

定下了主意,劉一儒把刀子伸向了忠順王。

在文華殿。

劉一儒向皇帝說道。

“福建官員的彈劾,雖然屬實,可是金江鎮勢大,委實不可輕易逼反對方。

忠順王的舉動,對國家不利。

而他沒有經過朝廷,又急切的擴充了兩萬兵,遼西軍力已達五萬,且多次索要糧資。

各地不敢拒,官員們加征,其餘棉花,布匹,刀槍,火器等軍備不可計數,百姓們叫苦連天。”

皇帝聞言,心中疑慮起來。

“忠順王說金江軍強大,如果不擴充遼西軍,萬一金江軍突然造反,京師一帶無兵可守。

而且等金江軍消滅了蠻族,從此再無牽製,可以全力渡海攻打山東,成為比蠻族還要大的霍亂。”


最新小说: 鄉野神醫,逍遙快活 成為大佬從修車開始 徒兒下山,我看誰敢強娶你! 很野很欲!被京圈太子寵成小公主 偷渡餘生愛你 反派他一直在裝病弱 快穿之大佬她總是語出驚人 輪回:迷霧 我的探墓筆記:1949 高武:穿越後舔狗變成了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