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雙方結盟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四百一十一章 雙方結盟

第四百一十一章 雙方結盟(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多爾袞很興奮,以為用對了戰術,當失去了阿骨的信息,就知道自己又犯了錯。

沒有繼續觀望,連蒲河所,新城堡都不敢久留,一路退回了鐵嶺,乾脆利落。

“雖然吃了敗仗,但是懂進退,這個新的蠻族貝勒,是值得重視的對手,你們以後遇到他,不可大意。”

聽到捷報的朱秀,告誡了李如靖他們一番。

李如靖,徐聚費等人,聞言後,滿臉的不服氣,如果不是因為麵前的是朱秀總兵,他們定然要爭論一番。

他們可是打敗了阿骨,能和彭大海總兵打成平手的蠻族老將。

見他們的神色,就知道這些軍中子弟,沒有把自己的話聽進去,朱秀歎了口氣。

將軍雄才偉略,他的謀劃下,金江軍這些年太順,沒有吃過敗仗。

連連的勝利。

讓軍心旺盛是好事,但是換個角度,這些興起的軍中子弟,太過得意也不是好事。

他有些想念朝鮮的葛世峰。

這小子夠沉穩。

可惜。

他太重恩情,放棄了眼前的機會。

不過能有這份堅韌,不為利益所動,才是葛世峰啊,多少人都舍不得放棄。

朱秀仍然看好他。

李如靖猶如一把出鞘的寶劍,葛世峰則如一把隱藏在劍鞘中的大劍,悄然的磨練。

朱秀的捷報送到了中軍,交到了唐清安手中。

“多爾袞。”

念到這個熟悉的名字,唐清安不禁笑了笑。

“將軍為何發笑?”

謝友成好奇的問道。

他也看過這份捷報,見將軍突然念到多爾袞這個名字,又露出奇怪的笑容,所以感到好奇。

“沒什麼。”

唐清安放下了手中的捷報。

多爾袞這個名字,在他穿越前,可以說是鼎鼎大名,一部電視劇鬨得老少皆知。

不少女性感動的稱他為癡情種子,拉開了清宮劇大幕。

他初習曆史的時候,經常感到納悶。

讀明朝的史料,皇帝昏庸,大臣貪腐,上下皆壞。

讀清朝的史料,皇帝賢明,大臣貪腐,皇帝是好的,都是大臣欺上瞞下。

後來才醒悟。

清朝的文字獄,不隻是摳字眼,而是包含了方方麵麵。

明朝的風氣。

皇帝做的不好,大臣們敢罵,碰到狠人,猶如嘉靖這種,那就回老家去罵,留下文字。

清朝的風氣。

百姓受苦遭災,必定是大臣們貪腐,欺瞞皇帝,最後被皇帝派的欽差發現。

敢說皇帝不好的,自個全家先不好。

明朝的政策保守,但是不會壓製民族的發展,明末時期國內的教堂就很多。

不光福建,南京,包括直隸都遍布教堂,傳教士能在國內到處行走,不禁止交流。

很多西方的書籍,被大明的官員翻譯,甚至不少的官員為了學習西方的知識,接受了洗禮。

乃至西教教皇嚴禁大明百姓祭祖,引起了最激烈的對抗時,也沒有杜絕西教。

槍,炮,船都會學習更先進的技術,幾何等知識也被借鑒吸收,獲得傳播。

鳥銃,紅夷大炮,大帆船等,先後研製出來,不弱於西方的國家。

清朝做不到。

因為他是以寡製眾,必定會采用壓製占絕對人口的漢族。

皇室是知道西方的技術越來越先進,但也從來不讓國內接觸,反而嚴格控製,使得全方麵退步。

到了清末期,軍隊遇到西方國家的火炮,竟然會認為是邪物,官員和將領,愚昧到用狗血,婦女的月經帶去陣前破邪。

種種令人感到怪異的舉動,引起了西方軍隊將領們的嘲笑。

明清兩朝皆擺脫不了封建王朝的弊端,走向了末路,但是兩者的結局是不同的。

明朝終結,但是他遺留下來的文明,仍然屹立於世界,而清朝,數百年的愚民統治,不但沒有做到原地踏步,反讓文明倒退。

導致國家猶如美洲的印加帝國,各族都成為了愚昧的民族,脫節了世界,被西方國家半殖民。

有一種說法。

明亡後,哪怕換一個漢人的政權,同樣擺脫不了文明落後的結局,這種洗白的說法,唐清安嗤之以鼻。

曆史上,沒有哪個國家能一直存在,經久不衰。

明朝同樣做不到。

但是換了一個漢人的政權,至少不會壓製民族的發展,因為沒有以少治多的弊端。

隻此一項,就不會讓文明落後。

秦漢唐宋明。

數千年已經證明了的道理,任何想以莫須有為由,來否認的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

唐清安因為沈陽戰事的順利而興奮,雖然妻妾成群,但是也有使命感。

既然他來到這個時代,自然也承擔起民族的重任。

任何經曆過義務教育的人穿越到這個時代。

哪怕方法不同,但都會如此的。

“我們去親自迎接巴圖魯汗。”

唐清安領著謝友成等金江鎮的高官,迎接奧巴他們,從科爾沁草原而來的盟友們。

“轟隆隆。”

前方的戰事激烈,在隱隱傳來的炮火聲中,唐清安第一次見到了奧巴。

“好年輕。”

眾台吉見到鼎鼎大名的平遼侯,皆心中升起了感歎。

八年間立下如此豐功偉業,雖然聽聞平遼侯不到三十歲,但是當親見後,還是讓人下意識的驚歎。

前來的半道上。


最新小说: 夢遊的鹹魚 道啟時代 棄贅為王 道非身外 福寶懂獸語,輕鬆帶飛紈絝爹地 藍鴞之戀 飲馬邊疆,從塞北一小卒開始 混沌斬天刀 仙尊洛九天 來世之後的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