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留的一條後路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四百二十六章 留的一條後路

第四百二十六章 留的一條後路(2 / 2)

所以進入海州城時,李長鬆坐在馬車中,極其的低調,不引外人的主意。

一直到了一處院落,唐清安帶著謝友成等人,親自在院落中迎接對方。

“祝賀平遼侯立下不世之功業,收複全遼,相信朝廷的獎勵,不日就會下達。”

李長鬆從馬車上下來,主動的上前笑道。

“李節度一路辛苦了。”

唐清安一臉的笑意。

說實話。

他雖然打敗了蠻族,收複了遼東,可也讓自己很為難,相信朝廷也很為難。

當前,自己是不會離開遼東去京城的。

朝廷也知道他定然不會去京城。

他已經是侯爵,以如今的功績,世襲不世襲先不提,怎麼也得升為公爵。

到了這一步。

沒有了戰事的借口,於情於理,他都得去朝廷一趟。

可是。

他不會去。

哪怕。

朝廷賞他公爵,他卻不入京麵聖,朝廷的威嚴放在哪裡?又置皇帝的臉麵於何地?

相信不光自己很苦惱,朝廷也很苦惱。

他不想和朝廷撕破臉,朝廷現在有沒有底氣和他撕破臉,他相信暫時還是沒有的。

隻是。

朝廷必定要賞,而賞之後,他必定要入京。

此事如果處置的不好,就是逼著朝廷撕破臉了,可惜又無法解決。

提拔為侯爵的時候,因為蠻族勢強,無法輕易離開,又有太上皇和皇上的鬥爭,他還能找到算是理由的理由。

李長鬆隨平遼侯入大廳,落座後,暗自觀察平遼侯的神色。

在院中。

他那句話可不是隨意說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目前雙方的僵局,平遼侯的態度,以及他會采取什麼手段,都是眾人猜測的事情。

唐清安知道李長鬆的來意。

隨著金江鎮大敗了蠻族,虎踞遼東,作為北鎮節度使,李長鬆當然更為關心鄰居的想法。

這也是兩人悄然見麵的原因。

“朝廷的獎賞如何,我始終是大周的平遼侯,金江鎮也是高舉大周的旗幟。

隻是國內宵小太多,敵視我的人也很多,就連遼西不也有個忠順王,哈哈哈。”

唐清安笑道。

李長鬆卻笑不出來。

北鎮城破,至今未修葺完整,兵也不足,才八千人,還有朝廷新派的三千軍,被忠順王扣住了,連防禦都辦不到。

如果金江軍造反,北鎮首當其衝,必然無法對抗。

忠順王有遼西走廊的地利,手中有四萬餘兵,加上嶽讬和碩讬兩位蠻族貝勒,以及他們的數千蠻兵。

還有從澳門購買的十餘門紅夷大炮,皆布置在寧遠城,連錦州都沒有大動乾戈。

背靠山海關,北邊是山,右邊是海。

可見忠順王的想法。

以寧遠城扼守遼西走廊,背靠山海關,對抗如果造反的金江軍。

勝負未知。

但是北鎮肯定是保不住的。

所以李長鬆不希望平遼侯造反。

更何況他的妹妹,嫁給了平遼侯的結拜二弟,金江軍總兵劉承敏,有這層的關係在,他更希望金江鎮保持現狀。

使者的話,他無法放心,必須要親自見平遼侯。

“國內民亂已平,注意力必定會更多的放在遼東上麵,平遼侯以後麵對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心裡可有準備?”

聽到李長鬆的試探,唐清安不以為意。

幾十年積攢下來的民怨和民亂,哪裡是那麼好平的。

國富必然政興。

政興必然人和。

如果大周有餘糧,也不會有蠻族的叛亂,也不會有陝西的民亂。

曆史上的大明。

有張居正的改革,為大明續命,大周沒有張居正,沒有改革,如何政興?

既然政不興,則必定國窮。

了解目前收集的事物,結合自己心中的借鑒,加上自己的想法,唐清安不認為大周能平複民亂。

至少。

年內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他為何先試探布局日本的原因。

民亂會不會推翻大周,他不敢妄下結論,但是趁這年的時光,至少接觸到德川忠長。

支持他自保,對抗他的二哥,不讓日本幕府權勢穩定。

至於自己。

唐清安當然是惜命的。

如果大周真的政興人和,富強了起來,那肯定不是自己能打敗的對手,徒然入關隻會糜爛國家局麵。

所以他才要開拓海外,如果萬一打不敗大周,就是跟自己留了條後路。


最新小说: 請勿招惹貌美人偶npc 天山畫壁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腦海一片林,異能全靠砍 養崽,從擺攤開始 賽博巫師入侵末日 我在無限遊戲裡撿男朋友 魅魔家訪,你的S級天賦我收下了 竊語心獵手 惟願年年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