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鬆也不太確定。
畢竟是天下第一雄關,非人力可及。
如果沒有戰場之外的因素,純以軍隊想奪下山海關,的確不容易辦到。
哪怕金江軍火炮犀利。
但是金江軍哪怕攻不下山海關,也可以坐擁遼東,奴兒乾司,草原,朝鮮。
以金江軍的實力,朝廷絕對無法動搖平遼侯在遼東的統治力,隻會損兵折將。
從各方麵來說,朝廷在遼東的損失都太大了,得不償失,當下也無力再穩固遼東。
畢竟國內的亂民,已經足夠朝廷喝一壺的。
除非朝廷有十萬精兵。
朝廷有十萬精兵嗎?
恐怕沒有。
不是朝廷沒有在這麼多兵,而是力有未逮。
而目前自己的實力,才八千軍,還有兩千軍扣在忠順王手中,更重要的是,兵甲不齊。
自從上一次得到了一批兵器盔甲,第二次的補給至今未至,忠順王告訴他,他也沒有辦法。
遼西至今的幾萬兵,都馬,甲,器皆不全,無力供養北鎮。
畢竟,遼西不失才是第一目標。
對忠順王的說法,李長鬆嗤之以鼻。
“由我們北鎮在前麵頂著,他當然用不著激怒金江鎮。”
“又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天下沒有這等道理。不給北鎮兵,就不能埋怨北鎮結交金江軍。”
錦鄉侯府和金江軍總兵劉承敏的姻親,有禦史寫過彈劾,背後當然出自忠順王之口。
此事對錦鄉侯府造成了很大的被動,逐漸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北鎮就失去了供應。
“要不要請金江鎮支援些糧食給我們?”
老管家提議道。
李長鬆正糾結的時候,兩名武將來了,開口就是埋怨。
“李使,請多派些糧食吧。”
一名武將精力憔悴,滿臉的疲憊。
李長鬆搖了搖頭。
他知道兩人的來意,為了軍中討糧而來。
朝廷新補給不至,他隻能選擇讓士兵們餓著肚子,一日供應一頓稀粥,讓人們果腹。
至於有人營養不良生病而死,已經不是他能顧及的了。
糧食就這麼多,他也憑空變不出來,必須嚴格的按照計劃放糧。
“營中士兵每日兩頓稀,可以適當的增加一頓稀飯,一頓乾飯,讓士兵們喘口氣。”
另外一名將領講出了他的辦法。
李長鬆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營庫中還有不足兩千石的糧食,如果隻管八千士兵,也隻夠一個月之用。
還有北鎮的萬餘軍屬,以及牲畜等。
他已經求了忠順王,無果後,又拜托了京城的關係,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糧食隻有這麼多,那就隻能這麼安排了。
“既然如此,李使可否跟我去粥棚看看?”
兩位將領,想要讓節度使親自去看看士兵們的困苦。
語言打不動此人,說不定看到殘酷的現實,改變了節度使的主意呢。
李長鬆這次沒有拒絕。
兩人是北鎮節度府世代的將領,也是他的親信,無論如何,他都會給兩人情麵。
帶著一眾將官們,以及七八名生員。
李長鬆素來尊敬讀書人,三令五申各兵將不得慢待讀書人,所以幾名文書,幕僚,雖然無官無職,卻地位很高。
士兵們舉著旗幟,在無數的各色各樣的窩棚中,百姓們紛紛讓開了一條道路。
去年的時候。
金江鎮有七百萬百姓,十萬精兵。
一戶隻算七口人,正好一百萬戶,合十戶養一兵。
十戶人家不隻是士兵的口糧。
還有軍備,兵器,馬匹等等。
如此這般,靠著金江鎮土地的富饒,加上海貿等等利潤,才算是把攤子鋪開了。
北鎮有什麼?
不到兩萬口人,其中調來的士兵就高達八千。
所以整個北鎮的開支,基本上都需要由國內供應,國內少供一分物資,北鎮就短缺一分,絕對不會少於一分。
萬餘的軍眷,種地是種不了多少的,又要養馬等等。
所以到了青黃不接的月份,反而需要北鎮的接濟。
如此行徑,又導致了人們的逃離,往南而逃。
將領們時不時竊竊私語一番。
一行人行走到粥棚,李長鬆親自拿起勺子,在鍋裡舀動了幾下,裡麵全是水。
鍋裡的稀粥,又不是給外人吃,接濟的也是軍眷。
這一處都是這般光景,彆處供應婦孺老弱的粥棚,不用看也曉得更加不堪。
至於士兵們,則在營中開夥,鍋裡放的米粒,肯定比軍營外頭要強幾分。
李長鬆臉都黑了。
其餘的將領們也不說話。
他們就是讓節度使來看看,士兵們真的吃不飽肚子,如果繼續這麼下去,會餓死人的。
士兵們手裡有武器,可不會乖乖的等死。
李長鬆無奈的歎了口氣。
“我寫信給平遼侯,希望他能看在我們的情麵上,支援兄弟們救命的口糧吧。”
不是他心黑,所以不顧兄弟們的死活。
他找平遼侯借糧。
就算他朝中有人,朝廷也會認定他和金江鎮之間,關係不清不楚,本來就受到的猜忌,又會加重幾分。
而且他更怕平遼侯。
北鎮的官兵和百姓,誰不談金江鎮?誰不暗羨金江鎮?如果不是北鎮的管控,北鎮的人口早就跑入了金江鎮。
今日找平遼侯借糧容易,他日平遼侯振臂一呼,北鎮到底姓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北鎮的八千兵也是兵。
到底訓練了數年。
彆看現在發揮不出什麼戰鬥力,那是因為吃不飽肚子,武器兵甲也不堅。
到了金江鎮手裡看看。
要不了半年,就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將領們管不了這麼多,聽到節度使的鬆口,眾人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
“兩日放一頓乾飯。”
視察完,李長鬆改變了主意。
以他對平遼侯為人的了解,平遼侯必定會答應借糧給北鎮。
為了挽回一些人心,李長鬆決定主動出血。
見節度使的大方,眾將領越發的高興。
他們是不會餓死的。
但是士兵餓死了,他們就啥也不是。
朝廷不管,隻能找到了金州。
至於平遼侯是否會造反,從龍之功也不錯。
畢竟金江鎮的實力如此的強大,就算無法入關,守著萬裡之大的遼東,當個遼東王是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