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萬家燈火長明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五百一十一章 萬家燈火長明

第五百一十一章 萬家燈火長明(2 / 2)

如果不是勳貴史鼐的放任,而是遼東經略一開始乃文官魏毅的話,魏毅絕對不會任由唐清安獨掌金江鎮。

唐清安能成為金州獨夫,勳貴史鼐功不可沒。

勳貴們希望忠順王偏向他們,文官們冷眼旁觀,最後見忠順王不冷不熱,沒有響應勳貴們的態度,部分官員才對忠順王的態度緩和起來。

忠順王內心長歎。

國事如此形勢,而黨爭越發激烈,不以國事為重,以權鬥為重,久離朝堂的忠順王,心中隻覺憂慮。

忠順王進京隻有一件事。

治遼。

治遼。

治遼。

“平遼侯有十罪。”

忠順王在皇上禦前,堅定的說道。

“一罪擅權橫恣”

“二罪虛兵冒飽”

“三罪任用私人。”

“四罪賄賂權貴,勾結文臣。”

“五罪侵害朝鮮。”

“六罪擅啟邊釁。”

“七罪要挾無已,居奇貨於遼東。”

“八罪秘連海外。”

“九罪欺君罔上”

“十罪造勢擬反”

皇帝看著滿頭白發的皇叔,不等他感慨,就聽到皇叔的彈劾,一時間不知所措。

平遼侯孤懸海外,聽調不聽宣已是雙方的默契。

朝堂裡有人反對平遼侯,也有人支持平遼侯。

認為今日之國內時局叛亂不止,不應激反平遼侯,反而應該拉攏他,並且平遼侯從來沒有糜爛邊關。

如果是一邊倒的反對平遼侯,朝廷早就定下了調子,但正因為不少人否定,所以朝廷對金江鎮一直沒有統一的口徑。

當初蠻族勢大的時候,都有人認為應該詔安老奴,獲得了不少支持。

比起蠻族,支持平遼侯的人更多。

京城的勳貴和大臣不提,隻地方上為平遼侯說話的聲音就不小,特彆是江淮和金陵。

而朝廷分身乏術,國力疲軟,采取了默認的態度,隻要平遼侯不做亂,暫時不搭理他。

留著下一代人去解決,平遼侯才能高,威望高,下一代卻不一定能維持住金江鎮。

說來說去,根本原因就是無力應對,而采取妥協之策。

忠順王在皇帝的麵前,刺破了幻想。

“金江鎮北控草原,難挾朝鮮,東製奴兒乾,麾下兵士十餘萬,遼東人人隻知平遼侯,不知朝廷。”

“今日不反,他日必反,等唐清安反時,則悔之晚矣。”

忠順王堅定的說道。

隻知平遼侯,不知朝廷。忠順王這句話刺痛了皇帝。

“馮閣老去職時,曾跟朕言,要治遼,先治內,不先解決流民,則不能治遼。”

皇帝感歎道。

“亂民連綿不絕,每當朕收到捷報,以為要平息亂民時,要不了數月,又起新患。”

“去年一歲,朕竭誠以待,萬事以剿賊為要,十餘萬精兵圍川,一年之功已見成效,皇叔整頓遼西有功,今日續整三大營,當皇叔功成之日,就是治遼之時。”

“聞唐清安麾下十餘萬大軍,朕當彙聚全國五十萬精兵入遼,到底要看看能不能治遼。”

忠順王欣喜不已。

侄兒雖然性格不堅,但是並沒有成為享受之君,在忠順王眼裡,已經是明君了。

遼西五萬餘精兵,三大營五萬精兵,山海關還有兩萬浙兵川兵,合計十三萬。

京畿,陝西,寧夏,固原等八邊,以及四川各地精兵十餘萬,在招募鄉勇十餘萬。

五十萬大兵蕩平金江鎮,自此全國止戈,修生養息十年,贏來太平盛世。

“皇上聖明,臣必萬死不辭。”

忠順王動容道。

離開皇宮後,忠順王一日設宴請各路勳貴,一日設宴請各路文臣,極力緩和兩邊的矛盾。

成效不提,但是忠順王的心意,眾人都看得見。

賢王。

忠順王帶著偌大的名聲到了天津赴任。

龍山大營、萊山大營、天津大營,各地衛所兵堡。

周出元,左立先,吳兆元,趙洪範,王伉大小將領數十名,早已到天津總督衙門迎候。

整個院落擠滿了人,不光有將領,還有總督衙門的官員,圖門也在其中。

忠順王穿著王袍,緩緩的從屋中踱出。

“參見王爺。”

眾人跪了一地。

“本王,奉旨督辦三大營,查辦天津,山東軍務之事。”

忠順王氣場十足,人們隻聞其聲,其心恍惚,升起壓力,無人敢出言。

有今日之威望,不隻是因為忠順王是皇帝的叔叔。

一步一個腳印,做事細無巨細,才有今日之功,萬人敬佩,而其身份,更是錦上添花。

忠順王抵達三大營,代表著朝廷的重心,也轉移到了三大營。

“三大營軍務一日未清,本王一日不離三大營,誓與軍務相始終,短無終止之理。”

治政先治人,治人先治風。

軍中積弊諸繁瑣事務,於忠順王內心了如指掌,經驗深厚手到擒拿。

風氣如此,人人都不願主動讓出自己到手的利益。

大家都這麼做,憑什麼自己不拿。

自己不拿,大家都拿,不但讓人笑話,獨自吃虧,還得罪上官和同僚,舉步艱難。

這就是惡風之弊。

不除惡弊,人心難正,人心不正則萬事皆空。

院中烏壓壓一群穿著官服的人們大氣不敢出。

誰都有把柄,有了把柄心中則底氣不足,麵對一身正氣且權勢熏天的忠順王,猶如老鼠見了貓,天然的矮了一截。

既如此,就會心生畏懼,有了畏懼,就不敢抗拒,唯唯諾諾毫無膽氣接話。

老邁又精神氣十足的忠順王,堅定的看著下屬們。

他能治好遼西,就能治好三大營。

圖門內心激動不已。

猶如儒家之理,人有精神追求,精神的滿足,比物質的滿足更讓人忘我。

自己不就是拜服於忠順王的人格魅力,多年來任勞任怨,為忠順王鞍前馬後。

“不論是為了光宗耀祖,還是望百姓萬家燈火長明,諸位當與本王齊心協力,當不負國恩。”

忠順王說道。

“喏。”

眾人齊聲應承。


最新小说: 穿成女仵作,我靠驗屍逆天改命 全球進化:我靠沒道德橫行末世 玄幻:假裝認真修煉的我不小心無敵了 體修的樂園之旅 捉妖小仵作 炮灰女配自救攻略 重生棄渣後,我另選了敵國暴君 重生八零:李太太還在立規矩 全球敬我如神,你占我家宅建祖墳? 異常存活:化身詭異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