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女之間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女之間

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女之間(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從天空俯瞰,金江鎮的地盤,實控麵積相當於三分之一個大周,如果不按照後現代的標準,以古代的劃分方式,領地的麵積相當於半個大周。

不過兩者的人口遠不能相提並論。

大周實際人口的估算,最低為一萬六七千億,最高為兩億,而金江鎮的漢人才七百萬而已。

當下的時代,有漢人的地方天下才穩,沒有漢人的地方則不穩,但凡風吹草單,漢人勢弱之時,就很容易分裂出去。

林如海離開將軍處,心情越發的穩定。

騎上騾子,穿著官服,隨從為他拉著繩子,想到今日的地位,令他心情愉悅。

巡鹽禦史雖然是天下間油水最豐的官職,但是比起金江鎮左支使的職位,林如海更傾心後者。

棋子和棋手的區彆。

他見過馮勝之。

知道馮勝之意氣風發之時,人們對其的尊敬,林如海對他隻有一個評價。

此人沒有國才,滿足不了將軍的要求。

在國內能當個右布政使之類的封疆大吏,但是對於掌控中樞,特彆是將軍的改革之計,是無法勝任的。

但是馮勝之有他的優勢。

身為金江鎮的元老,手裡有大批的人為他搖旗呐喊,願意聽從他的管理。

這是資曆帶來的威望,需要時間的沉澱,正好又是林如海最大的短板。

三年休養之策,是本土休養,不代表金江鎮停止開拓。

大戰不止,小規模的動作不停。

大的戰爭有前年的朝鮮之戰,去年的草原之戰,小規模的戰爭有前年的琉球國之戰,去年的奴兒乾之戰,以及海外多次剿滅海盜的行動。

如今日本的戰事,誰也無法預測走到哪一步,但是四萬軍就是為此事做的準備。

多數人對將軍的印象不是好戰之人,實際上的金江鎮,從來沒有停止軍事的擴張。

以史為鑒。

漢武帝武功超絕,但是長期的戰爭拖累了民生,晚年下了罪己詔,終止了武功的行為。

金江鎮想要保持武功,就不能隻指望土地,也無法從農夫手裡獲得足夠的養料。

遼東是大周的土地,大周的官製,以田畝收獲為主的治理方式,需要進行改革。

右支使顧道初暫時和林如畫同道而行。

“林公,道路不易啊。”

指了指道路伢子一塊破碎的石磚,顧道初笑道。

林如海聽到意有所指的話,滿臉的平靜。

鹽政是最大的肥肉。

無數的鹽商們,勳貴們,太監們,同僚們都盯著這塊肥肉上下其手,他林如海既要滿足朝廷的需求,又要照顧地方的實情。

在巡鹽禦史一職上,能坐穩五六年的時間,麵對的問題不比改革的困難小。

而且他還有將軍的鼎力支持,所以他有信心。

顧道初感受到林如海的心意,內心其實很敬佩此人。

改革雖隻兩字,做起來涉及方方麵麵。

例如軍事。

遼西修建了城池,築造了新的兵堡,花費了不可計數的物資錢糧與人力。

金江鎮光複遼東多年,至今連沈陽都未大修。

以軍為長城,節省下來的開支,用在了其餘的方麵,此策有利有弊。

現在興盛,不代表永遠興盛。

軍隊現在打勝仗,不代表永遠打勝仗。

堅固的城池就是在國力衰落時,保護國家的根基,是長治久安之策。

很多官員極力倡導,趁著今日之富,多修城池堡壘,為子孫後代栽樹。

新政代表了開放,優先於開拓,被這部分人反對,認為先穩固自身,再圖開拓,一步一個腳印更為夯實。

這隻是一個方麵的例子。

“道路雖有破,但是仍可行,不礙我的騾子。”林如海輕輕拍了拍騾背。

騾子不知所以,以為是要加快速度,但是被主人牢牢的牽住韁繩,猶豫了刹那,最後繼續低著頭跟著主人走動。

要做事就有風險。

怕風險可不成。

官員們總體偏向保守,不願意接受新事物,恐懼未知的隱患,隻想按部就班,是人之常情也。

國之大事,需老成持重。

林如海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覺得自己非常人,又終遇伯樂,豈有不敢為之理。

新學新政是他畢生之功。

他想要施展出來,最後的時候看一看,自己的新學新政能走到哪一步。

如果能青史留名,自己死而無憾矣。

顧道初隻是舉人,能有今日之高位,主要原因是他的機遇,其次才是才能。

所以他理解不了林如海。

科舉是一道門檻,而科舉的名次更是無形的門檻。

決定了是當棋子還是棋手。

隻是舉人的顧道初,從來沒有這個觀念,哪怕成為右支使,也隻當做官職。

林如海是探花,從他榜上有名的那一刻,就有了當棋手的抱負。

因為本身獲得這等名次的讀書人,鳳毛麟角的大才們,他們的終路就是入閣為相,治理一國。

同為進士,不同的名次,朝廷培養的方向也不同。

不同的認知,決定了各自前進的方向。

走過了節度府門前大街,林如海和顧道初分彆,

林府。

林如海誌向高遠,但是很有錢。

朝廷抄家,隻能抄到他的家財,他還有提早轉移到世交府上的銀子,如果他死了,這筆銀子肯定就收不回來了。

他不但沒死,更在金州翻了身,哪怕隻為了名聲,該他的銀子早就被人送來了金州。

靠著這筆銀子,至少能讓幾代人是無憂無慮的。

所以林府多年來幾經修葺,至少在格局與環境上是精致小巧的。

庭院中紅。

林黛玉不開心的彈琴。

她從小就學琴,去了賈府從來不提此事,等到了父親身邊,林如海為她買了新的琴。

小時候的琴被朝廷沒收,她一直都念念不忘。

白色的內裙沿著圓凳而下,青色的挑絲雙窠雲腰裙蓋住內裙,最外是一件翡翠撒花洋馬麵裙,上身穿著淡黃色的琵琶袖交領衫。

淡薄雲煙猶如畫中的仙女,探出來的細長的手指,撥弄著琴弦發出美妙的琴聲。

雪雁、紫鵑、春纖幾名丫鬟,圍著小姐身邊,隻覺得眼如畫的景致好美好美。

眾人正聽得投入,林黛玉突然中斷了。

“小姐,還在生氣呢。”

雪雁忍不住笑道。

林黛玉聽到雪雁的話,仿佛生氣了的小貓,嘴巴一張一合開始了抱怨。

“魯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他們的心思不放在國事上,隻念念不忘我們女兒的事,一絲本事也沒有。”

“哈哈。”


最新小说: 宿命重逢,被深情男配寵上心尖 超人弟弟的我卻是究極生物 柔骨兔弱?可他是女帝重生校花啊! 這是正常的明日方舟嗎 萬人嫌是天生劍骨?全宗跪求她回頭 弟弟,你居然想上位? 你個笨蛋!我等了你十九年啊 我們在末日點亮神臨圖鑒 平原求生:我每天刷新一個小情報 聽懂食材講話,我打造5A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