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保國公唐清安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五百四十一章 保國公唐清安

第五百四十一章 保國公唐清安(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忠順王早死幾年就好了。”

北鎮的城牆上。

節度使李長鬆,望著遼西的方向,竟然說出了這種話。

而他身旁的親信們,麵色不變,也沒有人反駁。

托忠順王的福。

北鎮至今也才隻有八千兵,實際上的兵力,對外宣稱有兩萬人馬。

以北鎮的地利重要性,是不應該隻有八千兵的。

而為何隻有這麼點。

不是朝廷不重視,是忠順王不信任李長鬆,懷疑他和平遼侯有勾結,特彆是錦鄉侯府家的小姐嫁給了劉承敏。

導致多年以來。

本應該輸送給北鎮的兵餉兵員,皆被忠順王扣留,投入到了遼西軍中。

論怨恨。

人人皆知,北鎮節製使最痛恨忠順王。

如今忠順王已死。

李長鬆頭上的大山消失,就算軍中有二心的人,當下也得巴結節製使。

“大好形勢被忠順王耽誤,那幾萬精兵,竟然憑白送給了賊寇,不但害了咱們北鎮,也害了國家。”

下麵的將領說道,眾人紛紛點頭認可。

幾萬精兵啊,可不是新兵。

多年來遼西山東兩地的心血,誰不眼饞?

有了這幾萬精兵,就能拉起來十餘萬保持戰鬥力的大軍。

金江鎮在擴軍,瞞得了朝廷,瞞不過相鄰的北鎮。

不也是用幾萬精兵,擴充到十萬之數。

李長鬆在城頭召集親信,是有意之舉。

聽著親信們的表態,以掌握他們心中的偏向,才好為接下來的話做鋪墊。

“山海關抽調兵力入關,遼西軍有計劃撤回山海關,咱們該怎麼辦呢?”

李長鬆問道。

剛才還暢所欲言的將領們,立刻安靜了,整個牆頭,隻聞風聲。

遠處的幾麵旗幟,在風中擺動。

敏感的人閉口不言,不敏感的人,見同伴神情嚴肅,也不敢多嘴,猜測到底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開封是河南樞紐腹心,南北咽喉也。”

見眾人不願開口,李長鬆主動說道。

正如劉承敏所言,自己要認清楚形勢,遍觀天下,朝廷還有幾分勝算?

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偏安一隅,獨守南方。

“開封不守是無河南,河南不保是無中原,中原不保則河北之咽喉斷,而天下之大勢甚可憂危也。”

賊軍中有明眼人,知道開封的重要性。

不然賊軍為何數次執意攻打開封城,數敗而不氣餒,不拿下開封誓不罷休的態勢。

剛打敗了忠順王,就一口氣反攻開封,不給開封留下絲毫緩氣的機會。

隻一句話,很多人看出了節度使的心意。

有的人鬆了口氣,有的人眉頭緊皺不發一言。

“中原為天下腹心,開封又中原腹心,新賊耽耽窺犯為謀甚狡。雖幸固守無意,然屬邑丘墟,則開封亦塊然孤城。倘一旦淪陷,天下事尚忍言哉!”

李長鬆的幕僚,語氣自信滿滿。

按照他的說法,既然開封如此的重要,關乎國家危亡,那豈不是已被賊寇奪下開封的朝廷,覆滅是遲早的事?

很多將領內心鬆動了。

平遼侯是漢人。

又是朝廷的侯爺。

論名器,論實力,論仁義,平遼侯當仁不讓是首選之人。

至於想要借助北鎮自立。

沒人有這份想法。

北鎮至今人口未興,兵力也才八千,無法自給自足,前有遼西軍,後有金江軍。

被前後夾擊的北鎮軍,還是實力最微弱的一方。

天時地利人和,北鎮軍一樣不占。

“開封是河南最後的據點,既然被賊軍所得,千裡中州的易手,是必然之勢。”

“賊軍獲得了戰略上的主動地位,而朝廷則由於咽喉被扼,將導致腹心內潰,猶如被刀桶入了咽喉。”

李長鬆堅定的說道。

京城二叔送來的消息,令他對國內的形勢知根知底。

“為了朝廷安危,本使準備聽奉平遼侯號令,隻等京城勤王之令下達,即隨金江軍入關剿匪。”

“諸位可否願意隨我一同而往?”

李長鬆重重的問道。

“末將等願意追隨節度使。”

眾將抱拳。

這就是仁義的力量。

唐清安十餘年來如一日,仁德之名傳播各地,眾人對平遼侯產生不了敵意。

而平遼侯並沒有舉叛旗的動靜,導致北鎮將領決定投靠平遼侯,沒有多大的心理負擔。

……

金州雖然沒有正式派兵侵占登萊,但是加大了在流民區的人員。

沒有穿戴金江軍軍服的士兵,悄悄的高達了上千人。

官府可能有所耳聞,因為對城門的管控加派了兵丁,但也沒有做出多餘的動作。

手裡無兵,朝廷又指望不上,地方官員們能做的,也隻能是維持局麵不崩。

拖延一天是一天。

龍山大營總兵吳兆元,深感不安,竟然放棄了龍山,率軍後撤,一直退到萊西。

與萊州的萊山大營形成犄角之勢,以應對金江軍可能的威脅。

他的撤退,導致原忠順王在登州布置的防線毀於一旦,輕易的讓金江軍控製了地方。

除了城池,地方上已經是金江軍在維持。

兩個月的時間裡,登萊的形勢變化之快,令人們咋舌。

不顯山不露水。

金江軍穩步的蠶食,擴大了根據地。

朱秀見狀,直接派出了一營,整整三千人馬,不打金江軍的旗幟,接管了登州各地空白的軍防。

沒有人顧得上彈劾吳兆元。

賊軍在中原猶如烈火燎原,無法收拾,山東境內曹縣,單縣已經出現了賊寇的身影,最遠深入巨野。

各地都在固守待援,等候朝廷大軍剿寇。

因為朝廷不消滅賊寇必死。

運河落入賊寇的手中,失去了南方的糧食,京畿不攻自潰。

山海關各將。

總兵左欽,遊擊馬忠周,遊擊時春。

奉詔入關。

遼西軍各將。

拒奉詔入關。

但是遼西軍趁著山海關兵力撤走,順勢占據了山海關,此事又是遵守了朝廷的調度。

各地節度使,鄉兵,民兵搜刮一空,重新聚集了二十萬大軍,宣稱百萬大軍。

命退回陝西和甘肅的固原總兵劉明先,寧夏總兵李堅,在屯駐於河南湖廣一帶的程之信等,參加圍剿賊寇的作戰。

這是朝廷費勁了周章,才重新組織起來的力量。

為了讓將領們奮勇作戰,皇帝大量的下發了職位,作為實力與兵力最多的一支,程之信不但成為了節製使,也獲封伯爵。

同時。

為了安撫平遼侯,下詔封公。

保國公。

世襲金江鎮節製使。

乃八公鎮國公,理國公等之外,第九位獲得公爵的人。

……

“李長鬆已經投靠了平……保國公。”

劉英看向趙雍。

作為遼西軍一直以來的兩位總兵,他們打仗的本領不強,逃跑的能力卻不弱。

能打仗的將領都死了,不會跑的也死了。

留下了的隻有他們這種。

熬著熬著,成為了最高軍事長官。


最新小说: 道啟時代 棄贅為王 道非身外 福寶懂獸語,輕鬆帶飛紈絝爹地 藍鴞之戀 飲馬邊疆,從塞北一小卒開始 混沌斬天刀 仙尊洛九天 來世之後的複仇 洪荒:我,先天葫蘆藤,開局暴打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