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
權利迷人眼。
唐清安呆在書房發愣。
落子無悔。
金江軍既然發動,金江鎮的馬達已然十足轟鳴,哪怕是他貴為保國公,也隻能等待結果。
形勢喜人。
遼東一統。
北邊的萬裡蒙古,東邊的奴兒乾,東南的朝鮮,海外的琉球,半個九州國。
京畿的東部,山東半島。
除了海外之地,唐清安的勢力已然成了渾然一體。
越是這般,成為開國之君的野心,逐漸讓他呼吸深重。
說起來很怪。
金江鎮一直以來都在開疆擴土,但唐清安向來自控力不弱,沒有太多的焦灼。
反倒是如今入關,才月餘的功夫,就坐立難安,憂慮重重。
可能。
因為太在乎了吧。
看著牆壁上懸掛的偌大的輿圖,唐清安深深的被吸引,眼神絲毫不曾離開。
京畿,還未到時候。
拿下京畿麵對的問題太多太多,慎之又慎,一個鬨不好,反而容易牽動全國。
根據軍司的建議,應當集中所有的力量,優先擊敗流民軍的主力,再來應對京畿。
如何安置皇上。
不論采取何種手段,金江軍麵對的壓力都要小很多,應對起來也自如。
山西陝西兩地,流民軍雖然多次入侵控製,但采取的流動留銀的計策,已然失敗。
但是兩地雖然重歸朝廷旗下,卻沒有什麼力量了。
河南如今是流民軍的大後方。
四川,雲南,貴州由田永命控製大部分地區,部分山區中還在朝廷官兵的手中。
至於烏斯藏,青海,哈密各衛。
各地的土官頭目沒有太大的威脅,不論前明還是大周,當國內統一後,麵對新的朝廷多半還是會歸順。
除非新的朝廷否定土司製度。
而且林丹汗的勢力,在青海和各地土官發生了戰爭,雙方正爭奪控製權。
這些地區屬於可以是最後收複的地方,也無力對內地造成威脅。
湖廣有程之信。
金陵有賈府與他的盟友各鎮。
浙江有王子騰和地方兵。
然後就是兩廣,江西,福建。
“夫人來了。”
外間。
有人通報到。
秦可卿帶著丫鬟們,提著點心糕點走了進來。
“你怎麼來了。”
唐清安起身,納悶的問道。
幾名丫鬟擺放好了東西,在夫人的示意下,離開了書房。
秦可卿倒了一盞茶,雙手捧給夫君。
唐清安接過。
見夫君飲茶後,又夾了一塊點心。
“許久不見你這般,倒是令人感歎。”
唐清安笑道。
這麼親昵的行為,還是數年前。
十八歲赴遼東,如今一晃十八載,至今三十六歲有餘。
十年平蠻族,光複遼左。
七年開拓。
又準備了年餘,開始轉向國內。
無論理由多麼高尚,實際上已然開始爭霸天下,為入主中原而發動戰爭。
和秦可卿不知不覺間,做了十五六年的夫妻,最大的孩子也已經十四歲,再過兩年就可以上戰場。
“我聽到丫鬟們說,你最近心情不太好。”
唐清安笑了笑。
“倒也不是心情不好。”
“那就是彆動事情。”
秦可卿滿臉肯定。
“還是你了解我。”
是的。
唐清安的確有些感到迷茫,對未來的恐懼。
不過他沒辦法說。
腦海裡的那些東西,等於是世界的未來。
人文風情。
大周還無法接受。
他能做到的,就是趁自己活著的時候,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域。
並且開放風氣,鼓勵人們對外界的探索。
但是呢。
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
自己死後,新的天下,會走向後方。
從來沒有一套管理體係可以使用百年,甚至幾十年就開始不符合時代的發展。
前明朱元璋製定的各種規章製度,雖然有些弊端,總體上還是符合當時明初的國情。
怕的就是一直不變。
社會不停的發展,哪怕是農業社會,雖然發展緩慢,卻也需要調整以應對。
曆史稱之為變法或者改革。
越是文明發展的高度,越是需要大量的調整。
自我進化。
能做到這種程度的文明,那將是立於不敗之地。
唐清安現在的迷茫,就是來自於該如何治理國家。
不是製造點科技就可以的。
新學。
能配得上日異月新的生產力嗎。
林如海支持的新學,唐清安不敢肯定。
但是比起大周的道學,必然是更加進步的。
不過和常人的思想不同。
先進不一定能勝利。
例如希臘文明,不也是被野蠻打敗,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隔了上千年之久,才被法國重新挖掘出來,所謂的文藝複興。
例如宋朝。
宋朝的科技無異於是中華文明之巔,不也一樣被野蠻消滅。
在整個文明科技史中。
不提國內的觀點,國外同樣也是如此認為,宋朝才是那個時代,世界科技文明的代表。
見夫君沒有解釋,秦可卿也沒有追問。
既然他不說,就是不方便告訴自己,於是安靜的坐在夫君身側,兩人又像回到了當初。
“我聽王豐肅說,金江鎮現在外重內虛,有巨大的隱患,不知當說不當說。”
秦可卿終於說道。
“他不是要回國了麼。”
唐清安納悶道。
王豐肅老了。
他的事業,有新的接班人,前番來金州向自己辭行。
對於王豐肅,唐清安是重視的。
東西文明的交流,他對金州的幫助很大。
所以挽留了他,承諾隻要王豐肅留在金州,必定給予重報,例如封官賜爵。
以唐清安當下的地位,已經有人上言,提出將軍可以稱王。
說明下麵的人,也想要爵位了。
封爵封公。
是必然的事情。
金江鎮的事業,不是唐清安一個人的。
雖然是家國天下,一家之主。
但天下卻不是一個人,更不是一姓。
無論何朝何帶,都有大量的功臣。
這是一份巨大的“誘餌”。
唐清安還不想現在就拋出去,希望讓金江鎮繼續保持奮鬥的精神,但也堅持不了多久。
報酬給的太晚,容易讓人心開始抱怨。
“這洋和尚要走了,我還有些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