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手中有一樣東西,請太後娘娘過目!”說著,楊大人小心翼翼地從自己的袖兜裡,取出一卷紙,交給安英,轉呈皇太後。
“楊大人,這不就一張普通的嗎?偶爾刊載一些嘩眾取寵的文章,博取大眾的關注。”皇太後看到四個大字,不以為然地說道。
“啟稟太後,這可不比其他報紙,如今在京城,它對輿情的影響,那可非同一般!”楊大人一本正經地稟道。
“哦,報紙這洋人熱衷的東西,在京城裡影響竟有如此深遠?”皇太後驚訝地反問道。
“不知太後娘娘可曾記得前些日子商會的保路權一事?”楊大人恭敬地說道。
“本宮當然記得!都言商賈重利輕義。而當時那些商人為國護路的所作所為,的確出乎本宮的意料。”皇太後不禁長歎一聲道。
“啟稟太後,商會保路一事,正是源於這上的一篇文章。”楊大人說完,又小心翼翼地從自己的袖兜裡,取出了另一份報紙,交到安英手上,轉呈皇太後過目。
果不其然,保我路權,延我血脈!一條醒目的大標題,赫然刊印在上。
“看來本宮還是小瞧了他們,洋人其技淫巧,就連這報紙還有這般影響。”皇太後又是一陣感慨。
“太後娘娘聖明,今早上的頭條,就是張如厲法辦日本奸細一案。”楊大人提醒道。
皇太後示意安英接過報紙,開始逐字逐句誦念報紙上有關張如厲一案的刊載。
當念到“海城一案相片記錄翔實,織田信二是否謝罪自絕,各位看官一目了然。異邦振振有詞者,恐天生眼疾之人”一處,皇太後頓時來了興致,拍手叫好。
“你們聽聽!滿朝文武百官,就缺少這般奇才。寥寥數言,有理有據,擲地有聲,就是那倭人來了,恐怕也是啞口無言!”
“太後娘娘教訓得是!看了這篇文章,微臣深感汗顏!”楊大人急忙回道。
皇太後點點頭,接著又問道。
“莫非楊大人是想從這篇奇文中找到應對的良策?”
“太後娘娘聖明!這篇文章的確與眾不同,堪稱奇文。不但行文筆筆似刀,還可以作為呈堂證供。”楊大人一本正經地回道。
“什麼?呈堂的證據?”皇太後不解地繼續追問道。
“啟稟太後娘娘,前些日子,那些倭人不是胡攪蠻纏嗎?我們正好可以借力散力!”楊大人鎮定地回道。
“好一個借力散力!”皇太後喜上眉梢,拍手叫好道。
一旁的安英急忙陪笑著稟道。
“太後娘娘,奴才就說今天有喜事,看來還真是應驗了!”
“小安子,本宮念你有功,賞銀百兩!”皇太後心情大好。
“多謝太後娘娘恩典!”安英謝恩。
楊大人立功心切,馬上接著稟道。
“太後娘娘聖明,微臣領會了太後的意思,等到回衙之後,微臣即刻處理張如厲法辦日本奸細一事。”
可皇太後接下來的吩咐,讓楊大人和安英,一時摸不著頭腦……
感謝大家的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