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吳三桂的寧遠總兵之職,亦是與其軍職相對應的由從二品開始直到正一品。
到了今年,即崇禎十七年的年初,崇禎帝封吳三桂為‘平西伯’,這已經是超一品的勳爵,且吳三桂仍兼任寧遠總兵,故而這時他的總兵官之級彆亦已超一品。
又如湖廣北部的左良玉,他曾任‘遼東總兵’,之後輾轉中原與湖廣巴蜀等地剿滅義軍,被朝廷封為‘平賊總兵’。
而他與吳三桂一樣掛有左都督之軍職,故而他的平賊總兵亦等同於正一品。
隨著勢力擴張,加之近些年皆坐鎮湖廣,因此左良玉實際擔任著‘湖廣總兵’的相關職務。
不過,朝廷並未授予左良玉‘湖廣總兵’之職,而是在封他為‘平賊總兵’之後於崇禎十三年被授以‘平賊將軍’印。
這‘平賊將軍’隻是個榮譽性的統兵頭銜,且他已是等同於正一品的總兵官,除非被封爵才能突破為超一品的總兵。
直到今年初,大明之局勢已危如累卵,崇禎帝連封四位將領為伯爵。
他們分彆為,寧遠總兵吳三桂被封‘平西伯’、平賊總兵左良玉被封‘寧南伯’、宣化總兵唐通被封‘定西伯’、淮徐總兵黃得功被封‘靖南伯’。
且他們四人依舊兼任總兵,此皆為超一品的總兵官。
再比如,當崇禎帝於三月十九自縊、弘光帝於五月十五繼承大統以後,江北四鎮的黃得功、高傑、劉澤清和劉良佐四位總兵皆因擁立新帝而撈了個‘定策之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黃得功在年初被崇禎帝封為靖南伯以外,高傑被弘光帝封為‘興平伯’兼鳳陽總兵,劉澤清被封為‘東平伯’兼山東總兵,劉良佐被封為‘廣昌伯’兼壽春總兵。
而黃得功則以靖南伯兼廬州總兵,他們這江北四鎮皆為超一品的總兵官。
盧葦聽於青青說到這兒已是腦仁生疼,她不禁蹙眉問道:“於統領,那朝廷要給大帥多高的軍職?”
於青青抿了一口香茗潤了潤嗓子,對盧葦等四人笑道:“這些都是秦大人在秘書局會議室的談判彙報會上說的,他舉這些例子,自是想讓大帥與各界代表等看到他為大帥的總兵級彆而做出的努力……”
隻聽於青青轉回今日秦大人等與朝廷使團談判的第一條。
即朝廷給楚軍拋出的‘甜棗’,封大帥唐世勳、副帥唐世績、陳建誌和柳大鈞四人為總兵之事。
秦大人之所以問楊公公,朝廷要封大帥唐世勳等四人為何等軍職,正是因為秦大人知道‘總兵’為差遣官職且無固定品級,需要有相對應的正式軍職來與總兵之位掛鉤。
若是隻給大帥一個從二品的都指揮同知之軍職,那麼大帥這個‘長沙總兵’隻與王允成的嶽州總兵同級而已。
況且,副帥陳建誌在加入楚軍以前就掛著從二品的都指揮同知兼常德副總兵,一旦朝廷正式冊封陳建誌為衡州總兵,他的軍職即便不升為正二品也至少會保持原有級彆。
因此秦大人問楊公公,大帥要擔任何等軍職?這自是為了楚軍和大帥的利益。
亦即是說,大帥的軍職至少得是正二品甚或從一品乃至右都督!否則若大帥與三位副帥的軍職相同,那豈不是給楚軍的高層埋下隱患?
孔不貳、呂興、馮姒和盧葦聽到這兒不禁麵露欣慰之色。
雖然他們皆與秦大人及秦家不是一路人,但秦大人這官場老油子還是懂得以楚軍的利益為先的嘛。
隨即四人皆好奇地看向於青青,不知朝廷使團的楊公公又是如何回應秦大人呢?
喜歡南明諜影請大家收藏:()南明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