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洪山海能夠成為靖州參將便是緣於李乾德的運作,是李乾德成就了他。
因此在前年,當李乾德調洪山海率部支援長沙府時,洪山海二話不說便帶著兩千餘靖州兵北上。
奈何獻賊勢大,洪山海又率部數次為李乾德斷後,致使他的靖州營死傷極重。
誰曾想李乾德居然逃出湖廣?靖州營的將士們如何不心生怨氣?
但洪山海卻從未對李乾德有過一絲怨言,他有他的原則與堅持,畢竟李乾德對他有提攜之恩。
何況李乾德並未從賊,這在洪山海看來已是頗感欣慰。
再有,洪山海深知李乾德的難處,雖然去年時聚集於湖廣南部的官兵甚多,但也隻有洪山海對李乾德最為忠心,餘者則大多擁兵自重或不敢直麵獻賊。
其中最讓李乾德氣得跳腳的自然是擁兵二十萬的左良玉去往江西省的九江府‘避難’,又或是如王上庸與陳建誌等將領的軍隊卻以護送桂王等藩王‘移駕’廣西為第一要務,這才導致湘南各府被獻賊給攪得一片糜爛。
當然,今時不同往日,當洪山海決定帶著他僅剩的二百餘靖州老兵加入楚軍以後,他的觀念與想法便在逐漸改變。
尤其是當他在五月時得知,朝廷第一次派出的招安使團在江西省鄱陽縣停駐不前。
而正使楊公公曾當眾說在此次招安中,新帝有密旨給楚軍的原常德副總兵陳建誌、以及包耿、鄧謙與洪山海三位參將。
即便洪山海等四人清楚這是挑撥離間的陽謀,但他們卻根本無從辯解不是?
因此洪山海親自寫信給楚軍大帥唐世勳,他要帶著二百餘靖州老兵回故鄉並重建靖州營,且定會為大帥守好靖州並蕩平境內一切異己勢力!
這既是洪山海在向唐世勳表忠心,也表明他要用自己的方法來麵對李乾德,若李乾德不與楚軍合作就彆想在靖州立足!
因此,洪山海在七月初五兵臨綏寧城下,且他隻與龍襄二人進入城內。
洪山海之所以叫上軍情七科的科長龍襄同行,一是因為龍襄本就負責與李乾德談判,二是洪山海為了避嫌。
畢竟洪山海若單獨與李乾德進行會晤,誰能證明他與李乾德說了何事?
到了七月初六,洪山海與李乾德一同走出綏寧城,且李乾德點齊麾下近半的兵力一千餘人,與洪山海的前、中兩部一同西進靖州州城。
七月初八,洪山海的四千七百餘靖州營將士與李乾德的一千餘人馬齊聚靖州州城之下,李乾德派使者持他的招安文書入城。
七月初九,靖州州城的五百餘獻賊餘孽與地方豪族武裝接受招安,州城易主。
之後洪山海派兩部將士接管李乾德占據的綏寧城與通道城,至此,靖州全境皆為洪山海的靖州營掌控。
而李乾德已知道朝廷派出使團正式招安楚軍,於是到了七月十二,李乾德率麾下的兩千餘將士東進寶慶府的武岡州,與他們同行的自然還有宣化王朱華壁等楚王宗室。
至昨日,即七月十五中元節,李乾德與朱華壁一行抵達武岡州城。
在白虎右大營之丙營統領樊霸的‘陪同護送’下,李乾德與朱華壁等人及兩千將士前往寶慶府城邵陽,繼而再東進衡州府城衡陽。
唐世勳的右手食指緩緩敲擊著桌麵,搖首道:“七月廿三才到嗎?太慢了。”
隨即他吩咐於青青:“於統領,明日一早你便傳書給石大勇,讓他派精乾人手護送李乾德和朱華壁二人先來衡陽城,後天夜晚本帥要設宴款待他們。”
這麼急?於青青等人皆是心頭疑惑。
但於青青隨即蹙眉問道:“大帥,李乾德與宣化王雖決定來衡陽城與朝廷使團進行會晤,但若要求他倆提前趕來,恐怕他倆會心有顧慮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唐世勳自然明白於青青的言外之意,李乾德之所以要帶著他的兩千餘將士來衡陽城,無非是為了給他自己‘壯膽’。
畢竟李乾德的失地之責與棄地而逃乃是鐵一般的事實,他此來衡陽城自是要與朝廷使團的楊公公等人‘請罪’。
但這年頭手裡有兵才是王道,李乾德帶著兩千餘將士來麵見楊公公等人與隻身前來,無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待遇’。
若沒兵,李乾德就是砧板上的肉。
若有兵,朝廷降罪於他也必然得掂量一二。
唐世勳自然清楚李乾德的心思,但他自有他的考量。
隻見唐世勳傲然一笑,對於青青說道:“既然李乾德在洪山海的靖州攻略上如此配合,那就是我楚軍的朋友!你讓石大勇轉告李乾德,本帥在衡陽城外給他準備五千精銳,讓他在楊公公等人麵前好好露露臉!”
隨即唐世勳又吩咐道:“再讓石大勇轉告李乾德,永明王已到衡陽城內,後日晚宴永明王亦會參加。”
永明王?那不是桂王爺的四子朱由榔嗎?他何時來了衡陽城?於青青、孔不貳、呂興、盧葦皆是一怔。
旋即,於青青神情不愉地瞥了孔不貳一眼,那意思仿佛在說,你竟不知永明王已到了衡陽城?
孔不貳以眼神與於青青交流,示意他當真不曉得此事。
這時於青青和孔不貳察覺到馮姒的神色極為淡定,兩人頓時恍然。
馮姒今日進入衡陽城,且她此次前來是作為永州府的代表了解與朝廷使團的談判經過,那麼永明王該是刻意隱藏身份跟著馮姒入城。
想及此,於青青的臉色已是變得鐵青。
而孔不貳則已暗罵,好你個馮姒!你不尊重我這樞密司長還罷了,但你居然連於統領也不放在眼裡?
喜歡南明諜影請大家收藏:()南明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