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勳並未在意眾人的神情,也未在意盧葦那有些沒規矩的提問。
他對盧葦笑了笑,遂繼續講述。
在談判現場,眼見朝廷使團正使楊公公和楚軍談判副使曹公公之間的針鋒相對已是有些冷場,朝廷使團副使楊文驄大人、楚軍談判正使秦正甫和副使秦薇兒遂岔開了話題。
秦正甫與秦薇兒將話題引向了朝廷使團提出的第四條,即朝廷派禦史巡視楚軍境內,以及湖廣的蕃司、臬司與都司衙門派官員來巡視之事。
關於這一條,秦正甫、秦薇兒與曹公公皆表示歡迎,因為人家隻是來走走看看嘛,來者都是客,楚軍既然要歸附朝廷便沒理由拒絕之。
當然,無論朝廷使團亦或楚軍談判使皆心知肚明,禦史與湖廣三司的官員來‘逛逛’那自是一團和氣,但若要常駐湘南,那就還得詳談了不是?
唐世勳說到這遂總結道:“以上便是今日與朝廷使團的談判經過,但這隻是開始……”
隻聽唐世勳指出,比如我軍占據由贛入粵之鎖鑰‘梅關’的問題,我軍與左良玉在洞庭湖、嶽州府、常德府對峙的問題,以及民生賦稅等等問題,朝廷使團皆還未提及。
想來在下次談判中會作為重點來談,而第二次談判定在後日,即七月十八。
當然,還有其他問題。
隻聽唐世勳話鋒一轉:“盧副司長,李乾德一行何時到衡陽?”
盧葦答道:“回大帥,李乾德與宣化王一行昨日已至武岡州城,後日至邵陽城,七月廿三當能抵達衡陽城。”
李乾德,即原湖廣巡撫,他在去年因不敵獻賊而從靖州的通道縣逃往貴州省。
至今年李乾德方才回到靖州境內並奪得通道縣與綏寧縣,隻不過他在四月中下旬時還在猶豫,是由綏寧縣向西攻打靖州州城、還是向北奪會同縣、亦或向東進入寶慶府的武岡州?
而當時楚軍的西路聯軍已調整戰略,即不再與寶慶府城邵陽的獻賊錢將軍和談,而是兵分三路拿下除邵陽城以外的寶慶府全境。
攻打寶慶府中南部各州縣的乃是於虎的白虎右營,他搶先占領了武岡州,這無疑阻斷了李乾德的東進之路。
又有軍情七科的科長龍襄在靖州的會同縣發動輿論戰,挑起當地百姓揭竿起義等待楚軍到來,且龍襄還細數李乾德去年不顧湖廣百姓死活而逃往貴州省等事,這更是惹得會同縣百姓強烈的憤怒情緒。
因此,李乾德想要從綏寧縣北進會同縣已失去了民心基礎,留給他的隻剩向西攻打靖州州城一途。
可靖州州城尚有五百餘沒有隨張獻忠西進四川的獻賊,並有近兩千地方豪族武裝為其驅使,李乾德也沒把握拿下靖州州城不是?
之後軍情七科的科長龍襄親赴綏寧縣與李乾德談判,且李乾德還請一直與他同行的楚王宗室、楚王的親弟弟朱華壁為代表前往衡陽城‘走走看看’。
到了五月底,朱華壁一行抵達衡陽城,並受到衡州知府秦正甫與當時的府同知許定江的熱情招待,且是以招待郡王的規格來接待之。
這倒並非楚軍高看朱華壁,而是因為他配得上這樣的招待規格,因朱華壁的確是大明冊封的郡王‘宣化王’。
二字王的爵位、身份和待遇等自然與一字王有著天壤之彆,因一字王乃是親王,二字王則為郡王,且二字王通常乃是親王的子嗣。
又如桂王一脈亦是如此,桂王有七個兒子,長子與次子早卒,老七夭折,老五老六在去年死於亂軍之中。
因此桂王朱常瀛隻剩三子朱由楥與四子朱由榔,其中,朱由楥受封為‘安仁王’,朱由榔受封為‘永明王’。
說實在的,當時朱華壁在衡陽城頗有些‘樂不思蜀’,誰曾想他們在六月初聽聞楚軍的東路聯軍居然進軍江西!
要知道朱華壁的兄長朱華奎為第九代楚王,但朱華奎一脈去年時在武昌府城江夏被張獻忠給集體沉了江。
因此,隻要朱華壁還活著,則必然會襲封為第十代楚王。
當然,前提是朱華壁‘不犯錯’。
而楚軍當時還未接受朝廷招安,且楚軍不僅‘禍亂’湘南且還東進江西!這可不就是‘亂臣賊子’?
偏偏身為宣化王的朱華壁還代表李乾德與楚軍談判,且他們楚王一脈與這楚軍皆帶著個‘楚’字,這不是把他朱華壁給架在火上烤嗎?
因此朱華壁再也顧不得在衡陽城享受,也不顧秦正甫與許定江的再三挽留,那是騎著馬一溜煙的就離開了衡陽城。
想那朱華壁如今已是七十三歲高齡,可他不僅腦子靈光且身子硬朗,那策馬狂奔的模樣委實令人稱奇不已。
當然,朱華壁之所以離去不僅是為了避嫌,且他深知當時作為李乾德的代表來與楚軍談判不可能成功。
因李乾德當時的要求是楚軍接受他的招安並受他轄製,這無疑是想‘摘桃子’,也為了讓他在被朝廷清算‘失地之責’時能少擔些責任。
而楚軍的要求是李乾德與其隊伍接受楚軍的調度,這自是楚軍想拿李乾德的身份來做文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李乾德可是湖廣巡撫!而楚軍又非朝廷軍隊,李乾德怎可能‘從賊’?
加之朱華壁一路行來親眼看到楚軍的兵威之盛,因此他對於五月底的衡陽城之行並不抱甚希望。
而也正是在五月底,洪山海率‘靖州營’的二百餘老兵進入了靖州北部的會同縣,並開始著手擴軍。
由於洪山海原就是靖州參將且素有威望,加之軍情七科的科長龍襄利用輿論為洪山海造勢,因此會同縣的百姓與難民們紛紛請求加入靖州營。
到了六月中旬,洪山海的靖州營已是五部滿編營,計有將士四千七百餘人,另有民兵聯盟之靖州分盟招募的民兵兩千餘人。
但整個六月間,洪山海皆以練兵和鞏固防線為主,他既未南下攻打靖州州城,也未攻打李乾德坐鎮的綏寧城。
直到七月初三,洪山海開始動了,他命麾下左、右、後三部的兩千八百餘將士南下前往靖州州城的四郊。
而洪山海則率麾下前、中兩部的一千八百餘將士向東南進入綏寧縣境內,且他並未占領任何據點,而是在七月初五率部直抵綏寧城的西郊,並與龍襄二人進入綏寧城麵見李乾德。
這並非洪山海托大,而是他足足思考一個月之後做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