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營司馬陳到拜見君侯。”陳到一等到高珣靠近,就立即疾步向前,單膝跪地的向高珣行禮。
“哈哈。叔侄,一段時間不見。你越來越與珣見外了。”高珣哈哈大笑兩聲。也是快向前,脫住陳到的手臂,想要把陳到扶起來。隻是,讓高珣詫異的是,即便高珣力氣不斷加大,也沒有把陳到從地上給扶起。以至於讓外人感覺,高珣就像是在與陳到較勁一樣。
“叔侄,你這是?”
“君侯。到不經過君侯肯,就擅自用盧奴縣為餌,引黃巾軍反賊入城。以至於讓盧奴縣百姓處於賊子的屠刀下。”於是陳到把他怎麼采用張郃的請君入甕的計策,以及戰事的過程與結果向高珣仔細的稟報了一遍。
“還請君侯降罪!”
高珣猛然力,把陳到拖了起來。道“叔侄。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既然珣把盧奴縣的防禦交給你來執行。那也就是說,給了你便宜行事的權利。”
高珣雖然嘴上是這麼說,但是,在高珣的眼神深處,還是出現了一絲絲異色。不過,又很快一閃而逝。
陳到這不經過的同意,就擅自做出決定的事。對高珣來說,可大可小。如果高珣放任這種不管,那他手下其他營也跟著陳到一樣。用不了多久,他聚集起來的兵馬,絕對會失控。
介於此,為了他高珣在軍中的威信,以及對兵馬的絕對掌控,他應該要借機對陳到進行敲打一番。但是,以高珣對陳到的了解。陳到自打來到他帳下後,一直都是兢兢業業,恪儘職守。他不能打擊陳到的積極性。
何況,陳到這麼做,也是出於戰事考慮而已。他高珣沒有必要為此大驚小怪。
於是,高珣又繼續道“這次戰事,叔侄你做的很好。如果不是你當機立斷,以一計‘請君入甕’,把黃巾軍反賊誆入城中。一旦這些黃巾軍反賊遁入了郡縣鄉亭之中。那整個冀州北部的百姓就倒黴了。
“所以,這次戰事,叔侄你不但無罪,而且還所立功勞不小。你當功。”
“君侯。這次戰事,能一舉把這五萬黃巾軍殲滅,儁義的功勞最大。這‘請君入甕’的計策也是他出的。”陳到搖搖頭。把目光看向身後的張郃。
“儁義?”高珣順著陳到的目光,看向了不遠處,出現在他陣型中的兩位陌生將領。
張儁義?
一個名字頓時在高珣的腦海中呈現。在漢末的曆史上,也就隻有張郃的字是儁義。
不會真是他吧?
高珣的眼中頓時閃過一陣亮光。如果真是張郃,那他加以籠絡才行。這可是曆史上五子良將之一。曆史上的張郃以“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著稱。這次的“請君入甕”之計,就能恰好的說明張郃的能力。
張郃與高覽兩人,此時也在緊緊的打量著高珣。
這就是名滿大漢的高君侯?!
高珣給他們兩人第一感覺,就是高珣實在是太年輕了。從麵相上來看,高珣的年紀比他們還要小。如不是陳到此時在高珣麵前畢恭畢敬的模樣,他們還會以為高珣隻是一個剛上戰場的新丁。
同時,他們對高珣也很是滿意。從高珣對陳到親近的態度。以及高珣不僅不追究陳到未經請示的責任,反而是出言安慰。這是一個可以結交的人。
“鄚縣張郃張儁義見過高君侯!”
“樂成高覽高子奐見過高君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