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位,坐起來也沒想象中的舒服……
嚓!
趙篆眼中的世界出現了飛旋,他最後的視野反而是看見了那淚流滿麵的大哥趙武。
同時,趙武鼓起全身真氣大聲道
“太子趙篆勾連東越劍池弑君,罪該萬死,斬立決!”
隨著趙武的聲音在這擁有錯綜複雜建築的皇城中層層疊疊地傳蕩出去,聞者無不心驚。
一日死了兩個位高權重的趙家人,這絕對是離陽之殤。
今後這天下還能安穩嗎?
想必很多人心中都有了答案。
而在大殿之中,看著死不瞑目的前太子趙篆,暮年出仕的齊陽龍這才開口道
“王爺可知為何聖上要選四皇子作為太子?”
齊陽龍所說的問題實際上也困擾了趙武很長一段時間。
此時既然他四弟已死,又有人替他解惑,那麼趙武自然願意聽上一聽
“先生請說。”
聽得趙武用了先生二字的敬語,齊陽龍明白這實際上做了真正弑君之舉的趙武至少還沒有瘋,能聽得進人話,那這便夠了。
“離陽自從一統中原以來進行過兩次北伐,而結果王爺也很清楚。
兩次北伐,離陽不僅沒能成功拿下北莽,反而國力大傷,差一點就要丟失這來之不易的中原。
所以先帝明白,若是離陽再重武抑文,那麼離陽勢必會國力失敗,國祚就此結束。
當年靖安王趙衡會棋差一著的原因便是他如一開始的先帝一般一直想要將離陽的旗幟插在北莽以北,南疆以南的地方。
可若真是如此,那麼離陽恐怕不要十年便會分崩離析。
這一點,這座城裡的文官們都十分清楚。
因此最終坐上這龍椅的便是當今聖上,而當今聖上也不負眾望調整了國策,重文抑武,雖有波瀾,但最終還是使離陽國力蒸蒸日上。
到了你們這一代,也是此理。
稱帝之人,既不可無吞莽的雄心,也不可讓此雄心過壯。
此間平衡,掌握得當,方能掌握這座天下。
王爺,可曾聽明白臣之所言?”
對於齊陽龍如此明顯的隱喻,趙武自然是聽得明明白白。
他父皇之所以會選那四弟作為太子而不是選他這個大哥作為太子實際上隻有一個理由,那便是他趙武太急於想要證明自己,想要為離陽開疆拓土了。
明白這點的趙武臉上滿是苦笑。
若說之前他不明白為何為離陽開疆拓土拖累了他成為太子的契機,但現在聽完齊陽龍的話後他終於從字裡行間得出了答案。
那便是離陽北上絕不是北莽之敵!
所以若是一心想要北伐,那離陽隻會被一次又一次的戰敗給拖累國力,導致最後分崩離析!
可是他趙武不去北伐,這離陽真的就能高枕無憂嗎?
常年在兩遼駐守邊關的趙武可比這座太安城裡的大多數人都明白一個赤裸裸的真相。
那便是北莽等不及要南下了!
更何況如今離陽之敵真的隻在北邊嗎?
深吸一口氣的趙武看向齊陽龍抱拳道
“敢問先生,如何看待北涼?”
「還欠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