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66.川中隱患
“不是,丞相,先帝給陛下指婚我覺得正常,為什麼要給我也?”
馮習整個人都麻了。本來還好端端的討論著軍國大事,一副權謀、高雅的氛圍,結果因為諸葛亮兩句話一下就變成了過年期間七大姑八大姨拷打自己的場麵了。
“這我也不知,但是先帝病重之前就已經安排妥當,待得先帝遺體回歸成都後,不用一個月休元你就能完婚了。而關夫人也會等完婚後再回川中。”
諸葛亮說著指了指適才遞給馮習的那個指婚的旨意,馮習才看到上麵的日期卻是早了不少,甚至按時間線來看應該是洞庭湖之戰結束那會兒下達的。
老劉也算貼心,直接就把那些繁瑣的婚姻過程都辦齊了,讓自己和劉禪等著結婚就行了。
“那可真是太好好個屁!”
馮習心中不住地罵了一句。作為擁有後世自由戀愛思想的人,忽然就給自己搞了個封建包辦婚姻,這誰受得了?
雖然關銀屏自己也算相熟,長得也算是英氣漂亮,但是忽然就讓自己和她完婚,馮習說什麼都有點彆扭。
不過馮習的大腦從適才的混亂中稍微恢複了一些理智,智商重新開始占領高地了,就開始思考起來這個莫名其妙婚事後麵的意義了。
老劉這種用人高手肯定不會搞什麼沒有意義的事情,所以這樁婚事也不例外。
第一,最簡單的,就是把自己拴住。自己老母早喪,自己作為馮家家主,實際上在川中隻有些叔叔、姨姨之類的親眷,作為人質來說分量稍顯不足。若是自己與關銀屏完婚,那麼關索、胡氏甚至關興就都得納入自己的考量範圍內了。無形之中多了不少枷鎖。
畢竟那可是關銀屏親媽、親兄弟,就算自己不拿他們當回事兒,想做點什麼,關銀屏同不同意都是個大問號。
第二,也算是協助自己更好的穩固在荊州的統治。關羽在荊州的威望世人皆知,就像此次東征,一路上有感於關羽和大漢統治的忠誌之士不勝枚舉,開門迎接王師回來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自己若是成了關家的姑爺,勢必也會因為暈輪效應,被部分人愛屋及烏,推行自己的政策和治理荊州勢必事半功倍。而王甫、廖化等關羽老人也肯定會對自己更加信服。
第三恐怕才是老劉覺得自己長時間孤家寡人不太好,給自己挑了個門當戶對的。雖然自己之前默默無名,但是如今也是理論上統領三州的兵馬大都督,不算辱沒關家威風;
而且關銀屏年紀也算不小了,都快雙十年華了,在這個世道妥妥的大齡剩女,之前是關羽和胡氏放縱她,但是關家經過大變,胡氏心裡肯定也著急起來了,要不然曆史上不會過兩年就把她許配給李恢的兒子李蔚了。
“謹遵先帝遺詔。”
當然,理解歸理解,但是自己還是覺得有些彆扭。然而這是先帝遺詔,自己也不可能抗命不從,隻能苦著個臉答應下來了。
“休元回江陵後,婚事應該就在籌辦,恭喜休元,不用多久就能當新郎了。”
諸葛亮一拱手,倒是真心祝賀,馮習也隻能苦著臉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