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225.平定
馮習和李恢篩查了一下,被翁文樓舉報的六家,三家都是證據確鑿,沒什麼好看的了。
另外有兩家雖然好像是清白的,但是按李恢所說,這兩家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欺壓占族人,仇視漢人的事情也沒少乾,所以馮習索性就將錯就錯,和那三家一樣處理掉了事。
隻有一家是本地頗有善名,和大漢也頗為親近,鮑豐去提人的時候也沒有多做反抗,所以馮習讓李恢露了個臉,安撫了一下他們家族,隨後當著他們的麵保證會處罰翁文樓,然後將其無罪釋放了。
第二日正午,蒼梧菜市口,五個家族幾十號人被當眾處斬,血淋淋的人頭震懾的那些本來還有歪心思的占族不敢再有犯上作亂的想法,轉而將精力放在了其他地方。
馮習還是嚴重低估了占族人想要進步的決心。
蒼梧作為交州刺史府所在,也是那個“守望相助”法令第一個執行的地方,在那些個豪族被問斬的當天,就被洶湧而來的占族人差點擠破了。
“大老爺,大老爺!我舉報我鄰居家麻闊參與過暴亂,他親口和我說他從漢人那兒搶了幾錠銀子!”
“大老爺,我舉報我家丈老爺曾經指示過我們蒙麵去參加暴亂!”
一時間,前來告狀的占族之人不在少數,其中自然有真的知曉內幕的,也有空口白牙互咬一氣的。
作為這項政策開始的第一天,馮習和李恢處理起來自然也是格外認真,今天的情況就是日後的表率,容不得半點馬虎。
很快,那些有真憑實據的自然被神武營或者交州軍士卒捉拿歸案,情節嚴重的關入死牢,情節較輕的則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這個量刑程度馮習自然也和李恢商議過,最後決定凡是煽動、挑唆的那些主謀,肯定是抓到就殺。那些平民,隻是跟著劫掠,沒有殺人的,就沒收財產,杖責五十了事。而那些殺了人或者情節惡劣的,不是同樣處斬,就是關入死牢。
當然,有一種情況,就是被舉報的人知道舉報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想要反咬一口的,那麼按照這個法令難道東西又要還給這個人麼?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馮習為此專門發明了一個後世的名詞,剝奪政治權利。你當然可以反過來舉報那個舉報人,如果查證屬實,那麼你倆的財產全部充公,你倆一起當窮人。
這樣也可以避免出現相互卡bug的情況,同時被處罰的兩人的所有心思以後肯定是如何弄死對方,反而不會有人對作為“中立執法機構”的大漢官員有什麼意見。
如此一來,馮習又順利地把矛盾從漢、占兩族對立上轉移成了占族自己的內部矛盾,讓他們陷入無止境的內耗之中,而李恢隻需要拉一批,打一批、殺一批,就不怕占族還能鬨得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