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超凡複蘇的現代社會!
第二天一早,平榮小道童準點就出現在了溫言的房門口。
雖然一夜無眠,溫言仍是神采奕奕——神識誕生後,大漲的精神力已經可以大幅度削減每日所需的睡眠時間了。必要時,幾天幾夜不眠不休也可為之,後續隻要補上休息,完全不會有普通人的虛弱症狀。
這就是修行者啊!
平榮小道童還是一如昨日的嘈嘈雜雜,心情大好下,溫言隻覺得對方少年人變聲期那尖銳的嗓音此時竟也清越了起來。
嗬嗬。
出早功,吃早飯,而後還要幫著宮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務,這也是掛單借宿的應有之義。
何況,山門灑掃,亦未嘗不是一種修行。
當然,這也是因為溫言隻是來體驗生活的,若叫她數十年如一日地持續這樣的生活,她還是不願意的。向來錦衣玉食習慣了的她,還是更喜歡自己現在的高品質生活。
畢竟,修行已經夠辛苦了,閒暇之餘,讓自己享受享受調劑一下,怎麼了?
玉蟾宮裡分派給溫言的任務並不重,她是和平榮小道童被分派到一起的,二人配合,很快便完成了。接下來,後者便可以帶著溫言繼續參觀玉蟾宮了。
他們先是去參觀了天後殿,其內供奉天妃、天上聖母,俗稱媽祖。媽祖被前朝加封為昭靈顯應仁慈天後,其救海難,活民命,信仰在東南亞沿海地區流傳極廣。
根據道門典籍記載,媽祖還是一位少有的煉神一道的修行大能。這也是理固宜然,若非神通在身,對方何以能夠在波濤翻滾的大洋中屢屢救人性命,從而得到萬民供養。
煉神啊,可惜這條道路並不是那麼好走的,溫言對此並沒有太多想法。據她所知,目前新朝範圍內,對於煉神都是持謹慎的態度的。
裡麵的問題不小。
之後平榮小道童又帶著溫言去拜謁了碧霞殿內的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是東嶽泰山神之女。
由於泰山在五嶽中據東方,配四季為春,配五行為木德,每年春回大地,總是泰山先綠,所以在新朝中央帝國古代時期,泰山自是成了大自然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象征。
碧霞元君作為泰山神之女,因此有保佑婦女兒童的神職,慈祥和藹,被民間稱為泰山娘娘。此外,送子娘娘和護童娘娘,都是碧霞元君的分靈化身。
又是一位煉神大能!
也隻有在各處道觀廟宇內,看到這一位位曆史上留下了濃墨厚彩篇章的修行者們,今人才能肖想一番古時的超凡修行該是如何昌盛。
好在,而今萬物更新,我輩中人奮起直追,正是當時!比肩甚至超越古時,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對此,溫言心中信心滿滿。
玉蟾宮內,還有著敬奉文昌帝君和魁鬥星君的文昌閣;供奉關聖帝君、劉海蟾祖師、玄壇趙公明元帥三位神主的財神殿;供奉慈航道人,也即民間俗稱觀音菩薩的觀音殿;供奉鬥姆元君及六十位本命神(六十甲子)、五方帝君的元辰殿……
為此,溫言在這座瓊崖行省瓊明市定安縣瓊明山文筆峰山麓的玉蟾宮內又盤桓了數日,直到元旦之期真的臨近了,才姍姍動身離去。
平榮小童一直把她送到了宮觀門口,惜彆之情,溢於言表。
送君千裡,終須一彆。
溫言製止了平榮小道童還想跟隨的腳步,衝他揮了揮手機“彆了,止步吧,還能手機聯係呢。”
小道童依言駐足,喏喏了嘴角,終究沒再說出挽留的話。
溫言擺手,就欲離去,遠處卻是傳來了道歌之聲。
“大羅開道源,紫清演真傳。瓊台法緣聚,一月照萬川。”正是虛緣老道吟誦著南宗譜係詩文,踏著山嵐而來。
對方既然和自己的外公有舊,溫言出於禮節自然也在離開前一夜就拜訪過了人家,且和對方說過了自己要離開的事,是以今天並沒有再特意去告彆,沒成想對方此時竟還是親自前來送彆。
隻見虛緣老道手捧書匣,衣袂飄飄,含笑著上前,對溫言說道“故人之後前來,不勝歡喜。臨行倉促,略備薄禮相酬。說起來,你家承襲至順真人之法,那麼這書匣中的東西交給你也算是物儘其用了。”
說著,便將手中書匣遞給了溫言。
“長者賜,不敢辭。”溫言沒有故作推辭,而是坦然接受了下來,反正就算有問題之後也是外公的事情了。至少在她的靈覺中,無論是虛緣道長還是平榮小道童,人都是極好的。
同時,她也對對方所說的書匣中的內容感到好奇。隻是在新朝,當麵拆人禮物是一種極其失禮的行徑,溫言也隻能暫時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