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此十五論,看似處處都是外功,若真正體會踐行,就會發現,最終所指的,都是內求。
溫言在太陰之上享受著獨屬於自己的寧靜,殊不知,源星之上,隨著太陰會盟細節的慢慢流傳,已經將她的聲望推向了一個極高的程度。
當然,即便她知道了,也隻會一笑而過。
雖然還達不到“舉世加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境界,一般世人的看法已經很難再令她的心緒產生什麼波瀾了。
因為,她心有所住。
問:心住何處即住?
答:住無住處即住。
問:雲何是無住處?
答:不住一切處,即是住無住處。
……
溫言的心靈在一次次的修行中愈發通明,心中的那柄劍一次次地斬出【墮無間】與【斬無塵】,隱約間,勾勒出第三劍的痕跡。
這個時候,她的心靈反而愈加寧靜了。
心不住一切處是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中間;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不住一切處,即是住處。
在釋教,這是佛心;在道家,也可以稱作道心。
其他諸如聖人心,天心,人心……隻要你想,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稱呼它,但本質都是同一的。
心鑒展耀,溫言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本心行相——不青不黃,不赤不白,不長不短,不來不去,非垢非淨,不生不滅,湛然常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更多的明悟浮現在溫言心中,這是本心,也是本身,這個本身,就是道身、是佛身、是一切本來之身。
那一式遲遲未出世的心劍在同一時刻出現,心光閃耀,心劍應時而動,劃破重重黑暗,在心靈空間內開辟出一道久久不散的劍光。
籠罩在溫言靈台上的更深層的迷霧在這一劍下通通被拂拭一空,心靈仿佛卸下了萬鈞沉屙,一下子變得無比通透,過往諸多被遺忘的細枝末節在這一刹那紛紛湧上心頭。
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拚湊下,原本自己認定的許多事情,似乎都有了不一樣的原委。
心劍第三式——照無明!
心劍搖光,虛空吐豔,照日月不照處,明天下未明時。
這是溫言由【所知障】而發,經年沉澱,融一身之所學,創出的劍式。
這一式【照無明】不司殺伐,乃是專門為了斬去心中的迷惘塵障而創,沒錯,針對的就是類似【所知障】一般的手段。
日月不照,自有我心光照耀;天下未明,我心光亦可燭明。
照日月之不照,明天下之未明——照無明!
原本未完全掃除的【周天彌羅迷理無明障】的負麵影響在這一劍之下紛紛消解,不隻是迷理無明,許多她四十年經曆中的迷事無明也在這一刻水落石出。
“原來如此!”
溫言發出一聲豁然開朗的歎息。
這一劍,遠比一切殺伐的劍式對她而言更有意義。
四十不惑啊,在這個人生的第四十個年頭,自己似乎真的能做到孔聖那般的“不惑”了。
照無明……
喜歡修行在超凡複蘇的現代社會請大家收藏:()修行在超凡複蘇的現代社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