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官道上,皮貨商人聞飛白拉著三兩馬車,帶著兒子聞恬正在趕路。
“恬兒,唉,這些年咱們家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前年被劉扒皮弄了一下,幾十年的積累,大半家產沒有了,咱們還算好運的,你王叔父家,被李德民那個生兒子沒有屁眼的給舉報了,家產全沒有了……”
他對著兒子唉聲歎氣的,這些年,百姓的日子真不好過,無論是農民,還是商人,他家算是好的,他口中的劉扒皮是縣城的金曹,主管賦稅。
“咱們這三車東西,怕是要交四算了,四百八十大錢沒有了,累死累死一趟,小半都收入就沒有了。”
漢武帝時期,除了公用車輛和軍用車輛,民間用車和商務用車時要交稅的,一匹“馬力”的民用車,每兩千錢中交稅一百二十個大錢。
一匹“馬力”的商務用車,每兩千錢中交稅二百四十個大錢,不管你有沒有貨物,相當於後世高速費,但漢武帝一刀切,不管你裝的啥,用了馬車就交錢。
“阿翁,咱們家馬車三輛,不是三算嗎?”
聞飛白苦笑起來,“兒子呀,這些軍爺辛辛苦苦的收稅,不得賺點辛苦錢?”
“他們這是貪汙呀?”
“天下烏鴉一般黑,這新皇登基,不知道會怎麼樣,想想你王叔父,幾十年的家產,幾代人的積累,全沒有了,自己也成了劉縣令家的仆人了,咱們家還算好的,就當交錢免災吧。”
馬邑戰爭後,又需要大量的錢財,於是武帝開始從稅收方麵著手,重拾起了取消幾十年的商業稅,在剛開始是隻收運輸車輛的稅……
不過再後來,他嫌太少,就開始加大力度,財產稅,商人的財產越來越多就需要宰一口,在商人的財產裡開始進行扣押,有超過兩千錢的資產就開始交稅,稅率大約為百分之三。
這看似不多,在漢武帝眼裡隻有錢,根本沒有任何細則,後來他出台法則,可很粗陋。
再加上,那些買官的大多是貪官,而這些貪官正是在處理這些商稅,大量的斂財就開始了。百姓紛紛扮成乞丐,隱藏自己的財富,這樣就不交錢了。
他們聰明,漢武帝更聰明,緊接著頒布法令:《告緡令》。
所謂告緡,即發動天下平民告發偷稅漏稅者,以其偷漏金額之一半獎勵舉報人,另一半收繳國庫;錯告誣告概不追責。
好家夥,這“告緡令”一實施,有利無責的告緡頓時盛行全國。這一舉措幾乎使所有的貪利者紅了眼,巨額的獎勵刺激了民眾對隱匿財產者進行告密的積極性,告密者不絕如縷。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覬覦他人財產,借機誣告,像是皮貨商人聞飛白口中的李德民那個生兒子沒有屁眼的,就誣告了他的好朋友,結果把人家都抄家了……
可以說,這個時期,有錢人幾乎全部被舉報了,有錢,可如果沒有權,就隻能被宰割。
在皇帝的支持下,全國一起仇富,剝奪富人的財產,國家一半你一半,成為國家和小人的生財之道。
“告緡”製度最開始極有成效:國家“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餘頃,宅亦如之”。
但同時帶來的後果是:對富人“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商貿業陷入破產泥沼;
比這更可怕的是,“告緡”製度使民風敗惡,誠信淪喪,百姓風行給政府打小報告,做政府的密探,人與人之間,視同人與狼的關係……
這樣這麼說,這個時期的大漢,全是窮人,有錢人都被告發了,除非你有錢,還有關係,或者家中有做官的,不然隻能被宰,沒有弄得你家破人亡還是好的……
這個搞,誰敢做生意?大漢商業進入前所未有的蕭條,幸虧漢武帝弄出了大漢國企,不然老百姓生活都買不到鹽、農具、衣服這些必須品了。
“罷了,恬兒,看吧,新皇再這樣,咱們回家把家產都變賣了,去鄉下種地吧,不然遲早走上你王叔父的老路!”
皮貨商人聞飛白說著,眼神都帶著淒苦,他祖父,他父親,還有他幾十年的奮鬥,似乎又回到原點了。
在中午的時候,來到一個關卡,這是專門收費的,隻是今天關卡旁邊還站著人,穿著羽林衛的衣服。
他很是疑惑,叫住一個商人,“兄台,那個我沒有看錯的話,是羽林衛吧,他怎麼來了?”
“你還不知道吧,如今,所有車一律半算,而且不得貪汙,新皇特地讓羽林衛來監督,那可是天子親軍,而且不收算緡了,說不得過些時日,連車算都不收了。”
“啊?真的嗎?”皮貨商人聞飛白忽然感覺有些不真實,這都收了十幾年的,就不收了?
“那是,新皇已經下旨減免賦稅了,還罵了上皇,檢討罪過,說二十年內不起戰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你家可能離得遠,我老家的人都高興瘋了……”
皮貨商人聞飛白腦瓜子嗡嗡的,他的眼淚不自覺的掉下來了,至於什麼罵上皇,他不關心,檢討也是,他隻關心自己不用擔驚受怕了,似乎曾經的痛苦,此時輕舟已過萬重山!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看向長安,熱淚盈眶,忍不住高呼起來,百姓真的很好,隻要給他們點盼頭,似乎就足夠了。
而類似這樣的事情,在整個大漢並不少見
……
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對於伊尹和太甲有另一番論斷。由於古本《竹書紀年》在宋朝就已經散佚,現代能看到的都是清人和今人的輯本。方詩銘、王修齡的《古本竹書紀年輯證》,從《太平禦覽》《晉書》《史通》《文選》《通鑒外紀》等等書目中載《竹書紀年》文:
伊尹放太甲於桐而自立也。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複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竹書紀年》為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年代上距離商朝已經過去五六百年,和《史記》比起來並沒有多少時間上的優勢。何況在目前發現的11條有“伊尹”名字的甲骨卜辭,全部顯示伊尹地位極高,與「商湯」及商高祖「上甲微」享受同等級彆的祭祀。《古本竹書紀年》是寫了伊尹篡權,可是甲骨文又反正他極享殷商尊榮,不似曾為弑君者。
我傾向是它沒有弑君的,就像是霍光,已經有的事情必然會有,像是諸葛丞相,悠悠蒼天,何薄於他,丞相千古,為我蜀中驕傲,永遠銘記。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