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繼續殺子
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去世,並未留下子嗣。
不久之後,王太皇太後頒發了詔令,任命王莽再次擔任大司馬,錄尚書事,同時掌管軍事命令和禁軍。
此後,王莽扶持了漢平帝登基,漢平帝劉衎,原名劉箕子,為漢元帝劉奭之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母衛姬,這家夥當上皇帝的時候才9歲。
9歲能乾啥?繁衍後代的能力都沒有,更彆說處理政務了。
所以,理所當然的,王莽就代勞了,他開始行使皇帝的權力。
最開始,他除了滅了董賢,其他地方還不錯,兢兢業業的,贏得了朝野的擁護和愛戴。
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漸暴露無遺,或者說假王莽開始跟隨曆史了。
他就像是曆史上的一樣,開始排除異己,先逼迫王政君趕走自己的叔父王立,然後提拔那些依附自己的人,鏟除那些觸犯和怨恨自己的人。
假王莽深知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加強自己在朝廷中的勢力。於是,他主動巴結當時備受尊敬的儒家大師大司徒孔光。
孔光這老家夥是三朝元老,深受王太後和朝野的敬重,但他的性格膽小怕事,過於謹慎。
假王莽一方麵主動接近和拉攏孔光,推薦孔光的女婿甄邯擔任侍中兼奉車都尉,另一方麵以王太後的名義逼迫孔光為自己宣傳造勢,利用孔光的上奏影響力作為自己排斥異己的工具。
於是,他成功彈劾了何武與公孫祿,將他們免去官職。此後,又以各種罪名陸續罷免了中太仆史立、南郡太守毋將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內太守趙昌等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剝奪了高昌侯董武、關內侯張由等的爵位……
與此同時,假王莽逐漸培養了自己的黨羽,以他的堂弟王舜、王邑為親信,用自己的親信甄豐、甄邯主管糾察彈劾,平晏管理機要事務。
王莽平時總是表現得嚴肅認真,當想要獲得某種利益的時候,隻要稍微示意一下,他的黨羽就會按照他的意思紛紛上奏。
然後,王莽就會磕頭哭泣,堅決推辭,從而對上迷惑太皇太後,自己的姑姑,對下掩蓋自己的野心。
“新皇登基,應該改元,改元元始吧。”
王莽目光平靜,他隻是做了曆史記載的事情。
於是,巧合的出現了,元始元年竟然是後世的公元1年,如此巧合,太過詭異。
元始元年公元1年),大臣們向王政君太皇太後提出建議,他們認為王莽的“定策安宗廟”之功應當與霍光一樣獲得應有的封賞,並且應該更高,封安漢公。
“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載同符。聖王之法,臣有大功則生有美號,故周公及身在而托號於周。莽有定國安漢家之大功,宜賜號曰安漢公,益戶,疇爵邑,上應古製,下準行事,以順天心。”
當年,宣帝根據霍光的“定策”之功,下詔把河北、東武陽的一萬七千戶加封給他,使其所享食邑達二萬戶,前後共賞賜他黃金七千斤、錢六千萬、雜色綢帛三萬匹、奴婢一百七十人、馬二千匹、住宅一所。
兩萬戶的食邑為大漢侯爵最高的了,牛如霍去病,最高也就一萬多戶。
王莽得知這一消息後,向王太皇太後上書表示,他是與孔光、王舜、甄豐、甄邯共同製定策議的,希望先獎勵他們四人,而後再考慮他自己。
他不顧太後的多次詔令,堅決推辭,大臣們不斷向太後建議,王莽推辭再三之後最終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但始終拒絕接受封給他二萬八千戶食邑俸祿。
這呀的,兩萬八千戶,比霍光還牛了。
太皇太後乃下詔曰:“大司馬新都侯莽三世為三公,典周公之職,建萬世策,功德為忠臣宗,化流海內,遠人慕義,越裳氏重譯獻白雉。
其以召陵,新息二縣戶二萬八千益封莽,複其後嗣,疇其爵邑,封功如蕭相國。以莽為太傅,乾四輔之事,號曰安漢公。”
此外,王莽與其三大親信升任“四輔”之位:王莽為太傅,領四輔之事;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當中最重要的位置。
他們四個人共同擔任輔政大臣,掌握著朝廷的大權,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了朝廷中的重要力量。
他們的決策影響著國家的命運和發展方向。他們的行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評價。他們的政治野心也越來越明顯和強大。
在這個時期裡,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漸暴露無遺,他開始排除異己,鏟除那些觸犯和怨恨自己的人,大力提拔依附自己的人,並逐漸培養了自己的黨羽。
他利用孔光的上奏影響力作為自己排斥異己的工具,他甚至不惜使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評價。
政治野心也越來越明顯和強大,甄豐以高位姿態坐鎮中央,作為少傅,他的地位淩駕於所有公卿之上。
王莽,作為安漢公,以及四輔平決的決策者,獨攬大權,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王莽建議首先對諸侯王和功臣後裔進行大規模的封賞。這些封賞不僅是對他們的榮譽,也是對他們祖先的敬仰和尊重。
接下來,王莽提出應該表彰在職官員,提升宗廟的禮樂,讓百姓以及孤寡老弱都得到恩惠。這些措施不僅可以讓社會更加和諧,也可以讓人們更加敬仰和尊重朝廷。
同時,王莽建議對平民士人實施優惠政策,以重新贏得全大漢的讚譽。這些政策將使社會各個階層都受益,從而加強朝廷的統治地位。
其次,王莽建議太皇太後王政君以身作則,過簡樸的生活,並捐出錢財百萬、田地三十頃以救助民眾。
這將會引發百官的仿效,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每當遭遇水旱災害,王莽都以身作則,隻吃素食,不飲酒吃肉……
這麼看,這簡直是活著的聖人,大家看,這人在發光,全身都在發光……
在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國大旱,並發蝗災,受災最嚴重的青州百姓流離失所。
在王莽的帶領下,二百三十名官民捐出土地和住宅來救濟災民。在災區,他們普遍減免了租稅,並為災民提供了充分的撫恤。
還撤銷了安定郡的呼池苑,將其改為安民縣,用來安置災民。甚至在長安城中,王莽也為災民建造了一千套住宅。
大司徒司直陳崇為了宣傳王莽的功德,上表稱讚他的偉業,說他可以與古代的聖人相媲美。
陳崇的讚譽讓王莽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更加廣泛,他的善舉和智慧贏得了人們的敬仰和尊重……
不得不說,假王莽遵循曆史的腳步,做得非常好,一步步向著最高的位置走去,他掩蓋自己的野心,導致許多人最多以為他隻是下一個霍光。
王莽擔心漢平帝的外戚衛氏家族會瓜分自己的權力,於是將漢平帝的母親衛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國,並且禁止他們回到京師。
夜晚,長安城,王莽的嫡長子王宇的府邸內,此時的王宇已經23歲了,王莽47歲,這麼一算,應該是14歲的時候生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