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一個怪圈_大漢永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漢永存 > 第267章 一個怪圈

第267章 一個怪圈(1 / 2)

第267章一個怪圈

“上朝。”

“山呼。”

“吾皇萬歲。”

“再呼。”

“萬歲。”

“三呼。”

“萬萬歲。”

劉秀高坐龍椅,穿著冕服,特彆隆重,接受百官的朝拜,這是東漢的大朝會。

朝會是華夏古代國家君主與臣民、中央與地方的會晤、決策和禮儀體係。

它源於原始社會議事會議,經夏商周的發展,在秦漢得到進步完善。

漢代的朝會形式還分為:常朝、內朝、大朝會。

除此之外,還有廷議,廷議的參加者除了宰相、禦史大夫等重要大臣之外,還有其他一些相關的大臣。由於廷議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因此能夠在大臣討論之後就能做出決定。

常朝是比較常見的,是漢代中央決策性會議的重要形式,通常漢代皇帝會召集大臣召開決策性會議,在史料中經常出現“召公卿議”“召群臣議”公卿、群臣主要是朝中二千石到六百石的朝官。

在朝會中,皇帝對議事有很大決斷權,但是皇帝也會審時度勢,並不是隻根據自己喜好意孤行的對議事做出決定。

另外,漢代參加常朝的人員複雜多變,在不同時間段有資格參加常朝的人員有明顯特點。

如漢初諸侯王參加常朝議政,並在常朝決策會議中發揮主導作用,之後在常朝會議中逐漸失去決策權。而整個漢代常朝參與的主體是官僚係統人員。

常朝地點也一般在丞相府百官朝會殿中,皇帝也會親自召開並參加的議事。

另外,漢代常朝召開的時間理論上是固定的,可能五日一次,可能初一,十五。

常朝具有自身特點,正是由於常朝召開的相對固定性,參加朝臣的相對廣泛性,才更顯示常朝在漢代政治上體現的的積極作用,減少議事的決策失誤,發揮集思廣益的作用,定程度上保證國家穩定發展。

隨後便是內朝了,這是武帝弄出來的,參加內朝的人員主要是大司馬大將軍及侍中、常侍、散騎等加官。

這些能取得加官身份的成員都是在皇帝身邊比較受寵的人,主要是皇帝身邊的侍從官,他們不屬於三公九卿係統,也不同於為皇帝日常寢食服務的仆役。

他們本職主要是議論政事、諫諍拾遺、作為皇帝顧問、宿衛皇宮保護皇帝安全等,與皇帝關係密切。

由於內朝議事的重要性,其召開地點也是具有私密性的。

比如,東漢議事決策地點有章德殿、崇德殿、宣德殿。

另外,內朝召開相對頻繁,其靈活性來自於當權者,內朝召開地點的私密性,參加人員的親近性,也使內朝召開的靈活性更突出。

大朝會是漢代最典禮性的朝會,其召開規模較大,主要是彰顯國家威儀。參加人員龐大,部分是兩千石到六百石的官員,還有部分是臣服漢朝的周邊少數民族代表。他們都有資格參加大朝會。

漢代大朝會舉行地點多在前殿,西漢單宮城製結構中,多在未央宮前殿舉行大朝會,東漢雙宮城製情況下,大朝會舉行地點在兩宮前殿輪換舉行。

“好,眾位愛卿平身,這太子提出改製度,將原來的三公九卿製度改為三省六部製度,還引入了科舉製度,你們以為如何呀?”

下麵坐著文武百官,鄧禹、郭伋、杜詩、侯霸、韓歆、歐陽歙、郭況、陰興等一些重要大臣。

對於這個,可能提前打招呼了,大家有所了解。

“陛下,我們認為不可……”

以郭伋、杜詩、侯霸、歐陽歙為代表的文官基本都反對,武將倒是沒有發言,理由還是一樣的,以穩妥為主,翻來覆去,還是那些理由,什麼天下初次定,應該遵循舊例……

除了鄧禹幾人,支持的不多,其他百官暫時沒有發表意見,也幾個發言,也偏保守。

“太子,說說理由吧,也好讓眾愛卿信服。”

“諾。”

“孤想問,世間可有萬世不變的法度?周未建立前可有周禮?始皇帝未稱帝之前可有皇帝?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再到大秦,再到高祖一統天下,建立大漢,到王莽篡漢,再到父皇削平天下,中興大漢……

世間的製度,法令,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變則通,俗話說得好人挪活,樹挪死,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鄒忌改革、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

或失敗,或成功,但不可否認,秦朝因為商鞅變法而強大,遂能一統天下,而其他六國固步自封,最終被滅亡。

秦興於變法,也亡於變法,秦國一統天下後,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鞏固政權,如設置三公九卿製、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等。

但是,為什麼商鞅變法之時類似的政策促進了秦國的強盛,秦始皇時期卻沒能如願呢?

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過度壓迫下層百姓,原本剛剛統一的國家應以修生養息為重,秦始皇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興土木,發動對外戰爭,百姓苦不堪言。

然而,在大肆修建宮殿、頻繁發動戰爭的背後隱藏的是沉重的賦稅徭役,統一不到十年,天下苦秦久矣的呐喊已經出現。

所以高祖斬白蛇起義,順應天命,一統天下,建立大漢基業。

回想一下,秦亡當真隻是秦二世昏庸?主要是秦法嚴苛,當時天下已經一統,不是戰國時期,需要年年征戰,百姓已經受不了那些嚴苛的法令,環境和時代已經變了。

若是他們立刻廢除殘酷的法令,像是高祖一般做,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那大秦還會這麼早亡嗎?”

劉瀚說完,大家都沉默了,因為他們大多有一個共識,那便是大秦亡於暴政,若是廢除暴政,大漢還會亡嗎?

劉瀚繼續說道:“製度改變是必須的,高祖一統天下,封異姓王,這很不利於天下穩定,所以他剪除異姓王,封劉家諸侯王,郡縣和分封並列。

但後世也證明,這依舊風險很大,地方諸侯王尾大不掉,文帝,景帝一直致力於削藩,甚至爆發七國之亂,直到武帝的推恩令出現了,才算徹底解決這麼麻煩,幾乎沒有藩王能作亂了。

父皇英明神武,再造大漢,所以很多製度和法令,最好這個時候確立,當年若是高祖不封劉家諸侯王,或者不給他們那麼大權力,亦或是也推行推恩令,還需要文帝,景帝,武帝幾代帝王去辛辛苦苦的削藩嗎?

這三省六部製度,類似於三公九卿,但有所改進,想必諸位大臣都是聰慧的也知道孤要乾什麼。

對,就是削弱丞相的權力,把它一分為三,這就為了防止王莽一般的權臣再一次出現,保我大漢江山穩固,免得生靈塗炭呀。

想想王莽篡漢,天下亂戰,百姓水深火熱,難道你們想這樣的事情再發生一次?

亦或是有人再做下一個王莽?”

劉瀚說完,冷冷的看向反對的郭伋、杜詩、侯霸、歐陽歙。

他們嚇得連忙跪拜下來,“臣等不敢。”


最新小说: 從日入過萬開始的財富自由之路 殺神係統之異世滅世 網戀對象是清冷校花,她私下兩副麵孔! 吾與皇座之上,萬年又萬年 韓娛之全職丈夫 豪門盛宴之婚約伴我成長 偷聽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 鑒寶:開局覺醒黃金瞳 躺平修仙:道侶修煉我變強 重生九零霸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