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人生如棋
“咚咚咚!”
鐘聲燎原悠長,香火的煙霧徐徐升起。
“咕咕咕!”
鳥兒在啼叫,猿猴在嘶鳴。
這裡樹木叢生,山巒疊翠、溪流潺潺,形成了壯麗的自然景色。
茂密的樹木覆蓋著山脈,山間草木蔥蘢,鬱鬱蔥蔥,四季變幻著不同的色彩。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山巒蒼翠挺拔,景色宛如仙境。
白雲繚繞,一座座道觀在白雲中若隱若現,這些道觀建築以黃色為主,雕梁畫棟,飛簷翹角,古香古色。
道觀門前常常有石獅,顯得莊嚴肅穆。道觀內部設有供奉神明的殿堂,壁畫、雕塑裝飾著道觀的各個角落。
在道觀中,你可以感受到一種寧靜的氛圍,仿佛時光在這裡的腳步都變得緩慢了。
可以看見許多道士袍裝整齊而古樸,常常在道觀或山間進行修行。他們或閉目打坐,或揮舞法器,或修習武藝,專心致誌地修行和研究道法。
“早呼星宿,暮引神仙,神龜合德,使鬼萬千,左輔右弼,立在壇前,隨吾驅使,禁聞魔緣神龜。”
“天下神兵,八卦之精,攝到神將,安坐慰吾身,聞咒速至,百事通靈,無事不報,不得違令,吾奉!”
……
有時候還會看到道士們手持符咒,念念有詞,以辟邪驅靈。他們注重內心修煉,追求與自然靈氣的交融,以提升修為,達到心身合一的境界。
這裡是茅山,地處江蘇省西南部,突出於句容、丹徒、金壇、溧陽、溧水和高淳之間,略呈s形走向。
南北長約90千米,東西寬約10千米,區域麵積約900平方千米,山體總麵積約450平方千米。
一百多年前,武帝時期,有一個男子在這裡建立的茅山派。
葛洪《神仙傳》卷五《茅君》雲:“茅君者,名盈,字叔申,鹹陽人也,高祖父蒙字初成,學道於華山,丹成,乘赤龍而升天,即秦始皇時也。
有童謠曰:"神仙得者盈初成,駕龍上天升太清,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
秦始皇聞之,以為己姓符合謠讖,當得升天,遂詔改臘為"嘉平"。茅君十八歲入恒山學道,積二十年,道成而歸,父母尚存,見之怒曰:‘為子不孝,不親供養,而尋逐妖妄,流走四方!舉杖欲擊之。’
君跪謝……父怒不已,操杖擊之,杖即摧折而成數十段,父驚即止。
父問:‘汝言得道,能起死人否?’君曰:‘死人罪重惡積不可複生者,即不可起也,若橫受短折者,即可令起也。’
《神仙傳》記其事,並稱有驗。後茅君與父母宗親辭彆,登羽蓋車而去,至江南治於句曲山。”
隨即,又有兩個兄弟來到茅山,故而茅山有三茅真君。
傳言,大茅君茅盈,字申叔,十八歲時就棄家赴北嶽恒山讀老子書及《易經》,服餌內修積六年,後麵見西王母,受玉佩金鐺之道、太極玄真之經,四十九歲時學成得道而歸。
中茅君茅固,字季偉,漢景帝時舉孝廉,累遷至武威太守。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漢宣帝時遷洛陽令,後拜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
茅盈飛升後,兩兄弟均棄官還家,求兄於東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兩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轉還丹後,亦飛升成仙……
此時,在茅山一座清幽的庭院中,陽光透過樹梢灑下,照亮了一張圍棋棋盤。庭院內坐著幾個道士,對弈的是一個年邁的老者和一個年輕而英俊的青年道士。
老者身著寬大的道袍,手持法器,頗具仙風道骨之美,頭發,胡須都是白的,看著像是70歲上下,滿臉皺紋展現歲月的痕跡,垂眸間透著滄桑與智慧。
他手執白色棋子,步步深思,麵容上溢滿從容自信的微笑,仿佛對圍棋已經洞察了一切。
他擺棋沉穩有序,每次出手都像是精心布局一般,讓人感歎他的老道的棋力強勁。
與之相對的是年輕的道士,頭發黑亮如鴉羽,眉目清秀,神采飛揚。他筆直地坐在圍棋棋盤的一側,眼神中透著幾分看淡世俗的滄桑。
年輕道士手握著玉質的黑色棋子,時而緊盯著棋盤,時而沉思良久,努力尋找突破的機會。
他不時頷首一笑,顯露出對老者執子之技的佩服和不屈的決心。
兩人的棋局如潮起潮落,在黑白交織的對弈間,形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麵。
老者的每一步都似乎順理成章,將圍棋的智慧引發得淋漓儘致。而年輕道士則時而苦思冥想,時而如悟了什麼般展開進攻,全情投入。
雖然年輕道士努力著,但老者的執著與經驗漸漸占據了上風,場上的氛圍如同靜謐的經院,略帶凝重和莊嚴。
他們的左邊是同樣是一個道士,看著像是30歲上下,頭發花白,但麵容年輕,年輕和老邁似乎同時在他身上出現。
他們的右邊是一個美貌的道姑,身軀修長挺拔,姿態高雅,宛如梅花一般的清雅。
似乎有刻意修煉的輪廓線條,儘顯完美的曲線美,棱角分明的五官則襯托出她高貴氣質。
眉清目秀,幽邃清澈的眼神如同清泉一般,散發著攝人心魄的神采。那稚嫩的耳垂輕搖,宛如春芽抽出的嫩綠,容顏白皙如液態的牛奶一般嫵媚誘人,承載著一絲神秘的色彩,讓人不得不為之傾倒。
她的著裝自然簡潔,卻不失華貴,恍惚中好像有仙氣繚繞,在陽光下泛出淡淡的金色光輝,仿佛春天裡花朵初綻的輕盈感。
一隻紅色的蟲慢慢爬上道姑潔白如雪的手,她沒有絲毫的害怕,輕輕的撫摸著這蟲子……
這四人分彆是茅盈、茅固、茅衷、還有趙蘭。
也可以叫他們共工、祝融、蚩尤、鄭旦,都是穿越者,但好些已經輪回好幾世了。
“提子!”茅盈下了白色的棋子,把一顆被包圍的黑色拿出棋盤。
“到你了。”
茅固看了看棋盤,放下了掙紮,苦笑起來,“還是師兄厲害,我甘拜下風,幾千多年了,我始終下棋不如你。”
“伱的心思沒有師兄純淨,不認真修道,自然比不上師兄,人生如棋,落子無悔,變化莫測,花開花落,一生隻有一局。”
一旁的茅衷開口了,他是後來才來到茅山的。
茅固看了他一眼,“蚩尤兄,那是彆人,我們自然不一樣,你還是不懂嗎?想學那劉瀚?”
茅衷愣了一下,“蚩尤,多麼久遠的名字,盤古、女媧、伏羲、神農、炎帝、黃帝、蚩尤,刑天、帝俊、太一、共工、祝融、有巢氏、燧人氏、太皞、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誇父、後羿、虞舜、夏禹、東王公、西王母……
或者有你們編造,或存在,或死去,已經幾千年前的事情了,何必再提,我如今隻是茅衷,茅山的一個修道者。”
茅固或者說祝融笑了,“修道,修什麼道?道就在腳下。
《史記》上記載的是:‘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
於是軒轅乃習用乾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三戰,然後得其誌。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可他們哪裡知道這其中內情,你也曾經妄圖改變曆史,但結局如何?
來了茅山這麼些年,修道修得如何?”
茅衷沉默,似乎回憶起往昔,幾千年的前的歲月,還有那段痛苦和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