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是臭棋,可他情願
洛陽,東宮。
“你支持自己父親廢除自己的母親,那和唐朝的魏王說殺子立弟弟的話是差不多?在外人看來,你就是薄情寡義,連自己的母親都下得去手。”
說話的是阿依妹,她最開始是不支持劉瀚帶頭廢除自己母親的,就算是要廢除,他也不能那麼明目張膽的支持呀。
“喲,你還知道後世唐朝的事情?那都幾百年後。”
劉瀚微微一想,便想到了,“趙蘭講的?”
阿依妹笑著點頭,“是,閒著沒事,我問了些後世發生的事情,她也都給我說了,三國兩晉朝南北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明朝,清朝,還有伱們的現代,大致都了解一些。”
“不錯,不錯。”對於阿依妹說的,他自然也了解。
漢朝和唐朝是華夏曆史上最輝煌的兩個朝代,它們在很多方麵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無論怎樣都繞不過去。
漢朝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長時間統一的朝代,它的政治製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漢朝實行的是三公九卿製,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分彆負責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九卿則分彆負責具體的部門事務。
這種製度有效地平衡了各個部門的權力,使得國家政治能夠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框架內進行。
唐朝則實行的是三省六部製,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彆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六部分彆負責具體的部門事務。
這種製度使得朝廷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對於國家的繁榮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漢朝是華夏曆史上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之一,特彆是在西漢時期,國家的經濟實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當時,漢朝實行了一係列促進農業生產的政策,使得糧食產量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此外,漢朝還開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與中亞和歐洲等地區的貿易往來。
唐朝是華夏曆史上經濟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國家的經濟實力達到了巔峰。唐朝實行了一係列有利於農業和商業發展的政策,使得糧食產量和商品經濟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此外,唐朝還大力發展手工業和製造業,特彆是瓷器和紡織品等商品的生產,使得國家經濟更加多元化。
漢朝是華夏曆史上文化最為輝煌的時期之一,當時出現了許多重要的文化人物和作品。
例如,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等,都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漢朝還推崇儒學,使得儒家思想成為了國家的主導思想。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文化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出現了大量重要的文化人物和作品。
例如,杜甫、李白等文學家的詩歌作品,至今仍然被人們傳頌。
此外,唐朝還大力發展藝術和科技,特彆是繪畫、雕塑和建築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拋開這些不說,單看對外戰績。
唐朝從太宗到高宗時期,攻滅東西突厥、薛延陀、高昌、高句麗、百濟。
武周時期,白江口一戰,劉仁軌打敗櫻花海軍,疆域南至越南,北至白熊帝國,西至各種斯坦,東到東北。
國土麵積1237萬平方公裡,除卻元朝和清朝自帶嫁妝,可謂是古代王朝之最。
再看大漢,武帝時期,擊潰匈奴,修建長城要塞,收複河套地區,河西納入版圖,之後吞並南越、閩越、夜郎、清國衛滿朝鮮等國,又遠征大宛,降服西域諸國,打通絲綢之路。
宣帝時期,徹底擊敗匈奴,發出“明犯強漢著,雖遠必誅”的時代最強音,把西域納入版圖,除卻附屬國,疆域達600多萬平方公裡。
國恒以弱亡,獨漢唐以強亡,討論武功,漢唐並列沒錯,因為就對外作戰和國內製度而言,大漢是開荒者,而大唐是繼承,並且優化升級。
他們都是亡於自己的手裡的,而不是被外部終結的,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說漢要亡的時候有黃巾起義,唐要亡的時候有黃巢起義。
而且這兩個都失敗了,但是王朝也同時快要結束了,並且還沒有外部勢力,都是自己人在鬨。
造成這種情況的還真就是太強了的,漢的邊塞諸侯就有很強的比如說董卓,和那個四世三公的袁家,他們還真有能力去顛覆漢朝。
然後說說唐朝,那直接看節度使的權力就知道了他們都有“資本聽調不聽宣”了,隨便一個節度使就吊打周邊的一切其他國家。
公元643年的四月初一,太子李承乾謀反案爆發,一夜之間,李承乾從太子之位狠狠墜落。
李世民的嫡次子魏王李泰大喜,儲位之爭經曆7年,自己終於等到了摘取勝利果實的時刻了。
他強忍住歡喜的神情,每天一大早就進宮陪伴李世民,體貼周到地安慰父皇。同時,為自己哥哥求情,哪怕他很想李承乾立刻就死。
除此之外,他指使了多位大臣,向李世民上書,請求立自己為太子。
魏王李泰的這一番操作,果然令李世民動了心,他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時常生病了,而他培養多年的太子又謀反被廢除,他是非常需要一個繼承人的。
就在他進宮陪伴父皇的第五天,李世民摸著他的頭道:“青雀吾兒,朕要立你為太子。”
這青雀就是李泰小名,李泰在狂喜之下,便激動地說出了那段著名的話:“臣有一子,臣死之日,當為陛下殺之,傳位晉王。”
豈料,這段話成了葬送李泰前途的一個大坑。
李世民聽後非常感動,人越是缺失什麼,越是想得到什麼,他唯一和最大的汙點就是玄武門之變,殺兄奪取皇位,他自己不想自己的兒子也因為皇位自相殘殺。
後來他專門向自己的大臣們講述了這個故事,此時的李世民顯然是想把李泰立為太子,他希望可以用這個故事博得大臣們的認可。
但曆史像是輪回,他開了個頭,就難以終止了,大唐一朝,子反父,父殺子,子反母,母殺子,弟殺兄,兄弑弟…………屢見不鮮。
為了皇位,唐朝皇家就沒有消停過,大家都以為自己是李世民,隻要能登上至高位置,做一番大事業,自然名流千古,洗去汙名,可他們往往高看自己了,李世民隻有一個。
看看李世民的生平,就知道他有多牛掰了。
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於武功的李家彆館,父親是時任隋朝官員的李淵,母親是北周皇族。
李淵采取“濟世安民之義為兒子,取名為世民。李世民自幼聰明果斷,學習騎射。
公元615年,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包圍,年僅16歲的李世民率軍去雁門關營救出了隋煬帝。
公元616年,李淵出任太原留守,年僅17歲的李世民跟隨到太原,並隨後多次出征,平服各種叛亂,抗擊dtz人的入侵。
公元617年,隋煬帝的各種騷操作,步子邁太大,百姓苦不堪言,引起天下大亂,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史稱晉陽起兵。
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李世民統帥右三軍攻入長安,消滅隋朝。
同年,李世民出任右元帥,率兵10萬進攻東都洛陽,不克而還,設三路伏兵於三王陵擊敗隋將段達。
公元618年,李淵稱帝,改國號為唐,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翌衛大將軍,進封秦王。
同年,薛舉及其子薛仁杲20萬大軍入侵,李世民率軍破薛舉,淺水員之戰,平定隴西薛仁杲,鏟除了大唐西方的威脅。
公元619年,劉武周、宋金剛大軍攻陷晉、澮二州,危急關中,李世民率軍出征,擊敗宋金剛、劉武周,收複並、焚失地,鞏固了大唐的北方領地。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軍消滅勾結突厥的劉武周,恢複了在山西的統治。
同年,李世民率軍攻伐王世充,成功將王世充圍困在洛陽。王世充向竇建德求援,竇建德率十餘萬大軍開赴洛陽,抵達虎牢關,與唐軍激戰。
虎牢關一戰,李世民一戰擒雙王,一舉消滅了王世充與竇建德勢力。
公元621年,竇建德舊將劉黑闥舉兵造反,李世民率軍東征討伐,重創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
同年,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這是單獨為他創作的職位,職位在親王、三公之上,僅次於名義上的文官之首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