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殘存篇章來看,全書沒有任何反漢的內容,反而是包含輔國之策的大百科全書,其內容博大,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實之災異、神仙等諸多領域。
divcass=”ntentadv”以天人合一思想無為而無不為的統治之術和陰陽五行學說,勾勒出了一個。理想的社會圖景。
全書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展開,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麵。
一是構築了早期道教的神學思想及體係,提出了、身中神、求長生等觀念,後世常提到的精、氣神也是源自於此。
其二就是為帝王治太平,提出了一套統治術,也是全書最主要的部分,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以無為而無不為的黃老學說為治國方針,認為天人一體,人的共同意誌能夠影響天道。
人病了,出現損傷疾病,而天地病了,則是災禍降臨,瘟病肆虐,重則滅國亡家。
並以此勸誡、警告昏君和貪官汙吏,譴責他們的貪婪、不勞而獲和殘暴,要求平等,反對過度剝削,提出了建立人人勞動、周濟貧窮的平等社會為目標的太平思想。
三是修養方法,提出了辟穀、食氣、服藥、養性、返神、房中、針灸、占卜、堪輿、禁忌等諸般方術。其中豐富的中醫中藥知識更是可補皇帝內經之不足。
四是勸善思想,提出了“承負”的善惡觀,認為先人犯有過失,積累日多,由後輩子孫負其過,前人為“承”,後人為“負”。如果為善,則前人積福,後人受蔭。如果人類作惡太多,則天地必將在易。
《太平經》包容了古代道家、方仙道、黃老道思想,並且書中肯定了儒家的倫理道德,表明了對明君清官的擁護和向往……
這麼一看,這根本不是妖書,是正二八經的道家經典。
也不要覺得劉宏完全不學無術,他也有一定的文學造詣,在東漢皇帝裡麵算是突出的,他不僅喜歡書法曲賦,還留下了不少名句名篇。
他自己創作過《皇羲篇》共五十章等作品,後來憐憫皇子劉協幼年就沒有母親,又追思王美人,創作了《追德賦》、《令儀頌》等。
《漢詩》還收錄有其作品:《招商歌》。
當然,他極其貪財,貪婪到無所不用其極。
這也是有原因的,他當小小的解瀆亭侯的時候,收入微薄,入不敷出,可能經常舉債度日,讓債主們嚇怕了。
登基後,他大罵前任皇帝也就是他的叔父桓帝劉誌不會過日子,不懂經營家業,一點“私錢”也未給他留下,皇家內庫空虛。
大概是曾經的貧窮給予他極深的刺激,因此要大肆撈錢。
同時,他的生母董太後以往跟著劉宏父子二人吃儘了苦頭,對金錢的渴望更為緊迫,免不了在皇帝兒子麵前憶苦思甜,攛掇兒子發財致富,劉宏當然要聽他娘的。
其次,這個皇位對於劉宏而言,可能來得過於突然,過於僥幸,使他有騰雲駕霧之虛幻,而無腳踏實地之感覺,總感到皇冠不是自己的,總有一天要被人拿去。
所以他拚命斂財,回老家買房子置地,大概是預備一旦皇位不保,仍可回去當一位腰纏萬貫的富家翁,他將自己家和天下分得非常清楚。
天下他是絲毫不管,也不是他的,他隻管眼前的錢。
對於這次司徒楊賜的提醒,他沒有在意,揮揮手說道:“接著奏樂,接著舞!”
……
與此同時,冀州,汝南,安陽縣,小刀村,
幾個頭戴黃巾的人端坐在一間廟宇中,麵前擺放著一張小桌子,上麵擺滿了各種符水、符紙和爐香。
其中一個年輕男子他手持羽毛筆,專注地寫著符咒,眉頭微微蹙起,他是張角的記名弟子,叫劉辟。
屋外,鄉村的百姓們已經無法忍受連日來的乾旱,田地枯黃,村民們的希望早已隨著水源的乾涸而消散。
他們穿著破爛的衣衫,紛紛聚集在這周圍,滿臉焦灼的神情映照著他們疲憊的身影。
“排隊,一個個來!”
“我兒風寒了,求太平天師救命!”
“我孩子肚子疼!”
“我頭昏!”
“我的腿有毛病。”
好幾張桌子,麵前都排滿了人,
幾個頭戴黃巾的人把劉辟畫好的符咒燒入水中。
排到前麵的一個30歲的漢子,隻有30歲,卻看著像是後世50多歲,身體佝僂,麵容發白,一看就營養不良,穿得破破爛爛的,他算是好的,好些人就把下麵圍了一下,上麵根本沒有穿,吃的都沒有,更彆說穿的了。
“跪下!”隨著一個黃巾道士說著,那男人立刻跪下來。
“是!”
“可曾做過壞事?”
男人仔細回想,臉色猶豫。
“認真說,天師會饒恕伱的,心要誠懇!”
“8歲的時候,偷看過王寡婦的洗澡!”
“吾奉天平天師之命,按行酆都地獄,考定天下有罪人民事實。
見夫黑籍如山,皆是世人一生孽案。其間作惡多端,惟淫惡之報,天律最嚴。
人奸妻女,玷人閨門。在地獄中,受苦五百劫,方得脫生。為騾為馬,又五百劫,乃複人身,為娼為妓。
設謀造計,奸宿寡婦女冠,敗人操履。在地獄中,受苦八百劫,方得脫生。為羊為豕,供人宰殺,又八百劫,乃複人身,為瞽為啞……
此為淫罪,下次不可再犯!”
黃巾道士振振有詞,說著在男子頭上臨空比劃,似乎在施法一般。
“還有嗎?”
“13歲的時候,偷過王大爺家的雞蛋!”
“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為能,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剛強不仁,狠戾自用……
此乃盜竊,亦不可再犯。”
“是!”
“可誠心悔過?”
“誠心悔過!”
“喝下符水吧,消除災難!”
“天師庇佑!”男人一臉的誠懇,恭恭敬敬的喝下符水
……
類似這樣的場景,遍布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荊州今湖北、湖南)、揚州今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兗州今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和豫州今河南東部、安徽北部)各州。
天下苦漢久已,隻差一把火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