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怎麼了?什麼事情如此慌張?”
“今日早朝太皇太後下旨封了國舅董卓為驃騎將軍,她還想著垂簾聽政,可惜被何太後給阻止了。”
何進大怒,“什麼?這件事情如果不是十常侍的注意,就是太皇太後胡作非,我馬上進宮去看看。”
何進當即就帶人進宮去見了自己的妹妹。
“兄長,此事我看不見得與十常侍有關,我並沒有聽說什麼,兄長你想,辯兒繼承大位,那太皇太後能不生氣?
你當大將軍,掌握兵權,我們何家一起富貴,她能不眼紅?
我看她的意思無非是想要與咱們何家爭權奪利而已。”
何太後拿著一個蒲扇在前麵走,神態優雅。
何進點頭,“是啊,那日張上等人詛咒發誓效忠於我,諒他們也不敢與我為敵。
太皇太後勢單力薄,想拉攏十常侍,這也是自然之中。
這樣吧,你找個時機勸勸那太皇太後,讓她少管朝廷大事。”
“嗯。”
於是,沒過幾天何太後就找了個機會和董太皇太後一起飲酒。
董太王太後喝了一杯酒,大概也猜出了什麼,輕笑起來。
“自家人,有話就講,不必多禮。”
“母後,你我都是婦人,妄自參與朝政恐怕不太合適。”
“嗯?”
“昔日呂後因為手握重權而乾預朝政,結果她死後,呂家人一千多口都被滅族了。
如今你我應當身居內廷,頤養天年,朝廷這些大事就交給朝廷的那些元老們。
他們都協助過先帝,受到先帝重用,自然有才能,能夠很好的處理這件事了,這便是天下的大幸事了,還請母後聽兒媳之言,不要妄自乾擾朝政呀。
否則,呂後就是前車之鑒。”
“哼,你這是威脅我,還是教訓我?要不是我當初抬舉你,你焉能有今日的榮華富貴?
莫非今天你以為你兒子當了皇帝就有了依仗不成?”
和太後裝作非常惶恐的樣子,其實一點都不惶恐,“兒媳不敢,隻是提醒母後。”
“提醒,我可是清醒的很,當初你妒忌王美人,直接把她給毒死了,如今又想害我不成?”
董太皇太後冷哼起來,一點都不給何太後留情麵。
刷一下,何太後臉色好難看,心裡暗罵,“倚老賣老的老太婆。”
看見他臉色不好看懂太皇太後不依不饒的說道,“你不用在胡言亂語,不然我讓票騎將軍娶你和你兄長的狗命。”
這一下何太後的臉色帶著怒氣,拳頭都捏緊了,“母後,我以好言相勸,你竟然如此不通情理?”
“哈哈,你,你也敢妄談情理二字,笑話,笑話。”董太皇太後說著哈哈大笑起來。
“你……”何太後怒目而視,隨即冷靜下來,然後反駁起來,“話不是這樣說的,兒媳出身寒微是不假,但母後當年也不過是一屆藩妃罷了,若非兒子過繼給恒帝,怎麼能成為一國之母?
以我們現在的身份還是不提過去為好,哈哈。”
不得不說,當初董太皇太後的身份確實不算高,基本就是鄉下的一個地主老太太的感覺。
董太皇太後臉色難看,“藩妃怎麼了,藩妃也是妃,總比你強上百倍,你就一個殺豬的,屠夫。”
“哈哈哈,此一時彼一時。”
“此時怎麼樣?彼時又待怎樣?難道你還敢殺了我不成,我可是太皇太後。”
這就是董太皇太後的依仗,她料想這何太後不敢殺她。
“兒媳怎麼敢謀害太皇太後,充其量殺豬而已。”
“你,放肆!”
“兒媳豈敢,那不是犯上,犯上皇帝可是要治我都罪的。”
好家夥,皇帝是她兒子,能治她的罪?
“不用了拿皇帝嚇唬我,皇帝我也不怕。”
“是呀,如今您可是太皇太後,害怕什麼?”
兩人一番唇槍舌劍,自然不歡而散。
五月二十八日,何進與三公共同上奏:“董太後派前中常侍夏惲等與州、郡官府相互勾結,搜刮財物,都存在她所住永樂宮。
按照過去的貫例,藩國的王後不能留住在京城,請把她遷回本國。”
何太後批準了這一奏章,得知這個消息的董太皇太後一度差點昏倒。
六月初六,何進舉兵包皮圍了票騎將軍府,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職務,董重自殺。
六月初七,董太後又憂又怕,在宮中突然死去。
其實哪裡是突然死去,明明就是何太後賜給了她一杯毒酒,讓人灌給她,把她毒死了。
她萬萬沒有想到,何太後竟然如此狠心,如何大膽,她可是太皇太後呀。
可惜,人家能毒死王美人,還不能毒死她?
當然明眼人也看得出來,這董太皇太後就是他們毒死的,在以孝治理天下的大漢這就是以下犯上了,所以何進一家,從此不太得人心了。
六月十七日,朝廷把漢靈帝安葬在文陵。何進警惕會發生蹇碩那樣的陰謀,自稱有病,不入宮去陪喪,也不送靈帝的棺槨到墓地。
七月,改封勃海王劉協為陳留王。
袁紹繼續又向何進建議說:“從前竇武他們想要消滅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殺害,隻是因為消息泄露。
五營兵士一向畏懼宦官的權勢,而竇氏反而利用他們,所以自取滅亡。
如今將軍兄弟同時統帥禁軍勁族,部下將領官吏都是俊傑名士,樂於為您效命,事情全在掌握之中,這是天賜良機。
將軍應該一舉為天下除去大害,垂名後世,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何進點頭,“本初所言有理。”
於是,何進向太後建議,請求全部撤換中常侍及以下的宦官,委派三署郎官代替他們的職務。
何太後在宦官的攛掇下,自然不答應,說:“從古至今,都是由宦官來管理皇宮內的事情,這條漢朝的傳統製度,不能廢掉。
何況先帝剛剛去世,我怎能衣冠整齊地與士人相對共事呢!”
何進難以違背太後的意思,打算暫且誅殺最跋扈的宦官。
袁紹認為宦官最親近太後和皇帝,百官的奏章及皇帝詔命都由他們來回傳遞,現在如果不徹底除掉,將來一定會有後患。
但是何太後的母親舞陽君和弟弟何苗多次接受宦官們的賄賂,知道何進要消滅宦官,屢次向何太後進言阻止,又說:“大將軍擅自殺害左右近臣,專權獨斷,削弱國家。”
何太後心中疑慮,認為他們的話有理。
何進即使掌握重權,但他一向對宦官們既尊敬又畏懼,本身隻是屠夫出身,見識少。
雖然羨慕得到除去宦官的美名,但心中不能當機立斷,因此事情拖下來,久久不能決定。
做事拖拉,猶豫不決,前怕狼,後怕虎,瞻前顧後……
性格決定命運,何進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滅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