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華夏古老的哲學中,這種行為有著一個恰如其當的名稱:知其不可而為之。
也許,這正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魂魄,也是司馬遷《史記》中的閃光點,也是《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原因。
divcass=”ntentadv”魯迅先生當年看著滿目瘡痍的大地,看著麻木的芸芸眾生,看著魚肉百姓的地主軍閥,那是怎樣一種悲痛才讓他知道學醫是救不了華夏的,決定棄醫從文。
也許,他也從司馬遷的《史記》中看到了那條路,那種精神吧。
劉瀚和舒雨竹來到了司馬遷的住所,不大,就五間房子,門口連仆人都沒有。
他輕輕的敲門,打開門的是一個28歲的婦人,看著年輕貌美,他旁邊是一個小姑娘,10歲左右,看著很可愛。
“你是?”這婦人很吃驚,看著劉瀚就知道這人不簡單,穿著很華麗,一看就是富貴人家。
“這裡可是太史令司馬遷的家?”
“正是,那是妾身的丈夫,您是?”
“蘭陵侯劉瀚,冒昧前來拜訪!”
“啊?”司馬遷的夫人下了一跳,長安誰不知道蘭陵侯的?
司馬遷其實不算富有,他的家庭條件也一般,他的先祖是重黎氏,從顓頊到唐堯、虞舜之時,世代執掌天宮地理的職責。
司馬遷的祖父司馬喜務農致富,以粟帛買了個有名無實的低等爵號“五大夫。”
西漢的時候,錢可有用了,平民百姓是可以捐官的,意思是給朝廷一定的銀兩,可以獲得一個職位,通常情況下,給的錢越多,職級也就越高。
當然,有些職位,還錢也買不來,能夠捐的官,並非什麼重要職位。
還有,如果你夠有錢,可以免死罪的,像是李廣呀,公孫敖呀,楊撲呀,本來是死罪,交錢就沒事了,隻是爵位沒有了。
由於祖父的原因,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也在朝中為官。
司馬談很有學識,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算是飽讀詩書。
在武帝早年,司馬談擔任太史令一職,主要的職責是編纂史書,記錄漢朝所發生的事情,第一次泰山封禪的時候,死了。
沒有過幾年,漢武帝便讓司馬遷當太史令了。
秦始置太史令,西漢因之,掌編寫史書和天文曆法,俸祿六百石,和郡縣的長官同級,按今天的級彆,也就是個正處級官員。
這個官職的很小,放到長安,一板磚下去,能拍死好多這樣的官,唯一的區彆就是他能常見到漢武帝。
司馬遷小時候和尋常百姓家的孩子一樣,經常乾農活,身體也很結實。乾農活之餘,他還讀了很多書,從董仲舒受學《春秋》,向孔安國問疑《尚書》,可以說小小年紀便滿腹經綸。
在父親的支持下,他行萬裡路,二十歲出遊,曆經長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黃河等流域,沿途考察名勝古跡,訪問曆史遺事,調查社會風俗。
在遊曆的途中,司馬遷結識了他同樣意氣風發的李淩。
李淩看見司馬遷之後,兩人一見如故,這個李淩還為司馬遷做了媒,因為他有位表妹,名叫柳倩娘,而這柳倩娘的外祖父,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李廣。
這大概也是後來司馬遷寫李廣寫得多的原因吧,這老婆的外祖父,不就是自己外祖父?
柳倩娘在李淩的撮合下,與司馬遷十一年前成婚了,生了一個女兒叫司馬倩。
司馬遷算老牛吃嫩草了,這柳倩娘嫁給他的時候才17歲,他那時候已經快30歲啦,如今更是40多歲了。
“呀,夫君,夫君,伱快些出來,侯爺來了,侯爺來了!”
聽到是劉瀚,一向特彆穩重的柳倩娘大叫起來,拉著自己的女兒就往屋子裡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