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進義正準備將王後三人送去天界寺。
可臨出發之際,突然有傳令士兵過來。
“可是烏斯藏邊軍指揮使汪進義當下。”傳令士兵語氣恭敬客氣。
汪進義回道:“正是在下。”
士兵掏出一張宮廷傳令官的腰牌,同時說道:“還請屏蔽左右。”
汪進義對旁邊的親衛跟王後等人點點頭。
等人走了,傳令官才走過來悄聲道:
“太孫有令,召烏斯藏邊軍指揮使汪進義,於今晚亥時於平安茶樓等候傳喚。”
汪進義連忙作揖:“謹遵太孫令旨。”
這是口頭上的命令,因此汪進義也不用下跪接旨,隻需要表示恭敬即可。
皇宮裡傳令的不一定是宦官,也有專門的傳令官。
一般都是隨口的吩咐,不是特彆的命令。
“這位小哥,可是知曉太孫有何要事。”
過了流程,汪進義連忙問道。
士兵回道:“這事我也不知道,是上頭傳下來的命令。”
見著傳令士兵著急要走,汪進義連忙再次問道:“小哥這是還要去找其他人嗎。”
士兵點點頭:“我這邊負責三人,汪指揮使是第一人,其他的弟兄少則一人,多則數人都要通知到位。”
說罷,也顧不得閒聊,連忙趕時間去了。
要是晚了沒通知到,罪過可就在他這裡了。
汪進義這邊有些無奈。
馬上也就是酉時了,距離亥時還剩一個時辰,他自然是要提前到的,說是亥時,要是太孫殿下先行到了呢,難道讓太孫殿下等他嗎。
這邊到平安茶樓,也就半個多時辰,難怪傳令官那般著急。
指不定現在太孫都已經準備出發了。
汪進義隻好對王後說道:“今夜去不了天界寺了,先行到京師城裡住上一晚,明日再去天界寺辦理入住吧。”
“今夜太孫有令召我相見,此事耽誤不得。”
王後剛剛就在旁邊,聞言不由說道:“太孫要來?這難道不是我們的機會嗎,還請汪大人幫忙引薦。”
汪進義毫不猶豫的拒絕道:“不可。”
“王後想要讓公主遇見太孫,要麼是順其自然,要麼就是通過朝廷頒布的流程求見。”
“這是規矩,且這其中涉及到太孫殿下的行程隱秘,一旦透露出去,那就是大罪。”
汪進義很清楚,即便是王後的兩位公主被太孫殿下因此看上,但錦衣衛同樣會調查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其中假若發現太孫殿下遇見公主是人為,也就是他汪進義布局做的,到時候即便兩位公主都已經成了妃子,他汪進義不僅是任何好處都得不到,反而會被降下大罪。
任何針對陛下,太孫的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一經發現,立即以大不敬之罪懲治。
這也意味著他烏斯藏都司指揮使的位置保不住同時,可能軍旅生涯也到此終結。
對於汪進義來說,犯不著去冒這個險。
哪怕是公主一直不被太孫所遇見,那又能如何。
穩中求勝,才是關鍵。
王後聞言有些失望,卻也不再說什麼。
平安茶樓。
朱英第一次抵達京師後,燕王朱棣送給他的產業。
這些年朱英已經來得少了,這次過來,已經跟記憶中的樣子完全不同。
整個京師城內,一直在搞建設,規劃。
平安茶樓在前年的時候,也曾推倒重建過一次。
當時工部的官員特意請示了朱英,朱英批準後才進行動工。
現在的平安茶樓,比之前要大了數倍,樓層從曾經的兩層變成了三層。
一樓大廳,二樓雅間,三樓主要是個大會議室,加上幾間小房間。
“來了多少人了。”
“回稟殿下,已經有二十七人。”
“亥時還有多少。”
“兩刻鐘。”
朱英點點頭。
他沒有急著去到平安茶樓裡,而是在周邊轉悠。
這次叫到平安茶樓的各級軍官,都相當於他的學生。
也就是說,全都是從大明軍事學院結業的優秀學子,而後這些年立下了功勳。
之所以要單獨召過來,朱英是打算培養一些心腹。
作為太孫,培養心腹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這大明天下都是他朱英的,各級軍官本身就應該聽從他的號令。
隻需要稍微表露一下,那麼自然就很順理成章。
兵權要怎麼去抓?
在這個時代,首先就是主體以將軍的軍官效忠。
曆史上那麼多次將士造反,真以為是士兵造反嗎?
並不是,造反一般分兩個情況,一個是到了絕境,不反就是死的結果。
第二種最為常見,那就是受到上峰的蒙騙。
很多時候,哪怕都已經是打進了王宮,士兵們都覺得自己才是正義的一方。
是幫助皇帝,聽從皇帝的命令才進來的。
到了知道被騙後,已經沒辦法收手了。
前進一步就是改天換地,加官進爵,後退一步滿門抄斬,傻子都知道怎麼去選。
所以想要徹底的抓住兵權,作為上位者,首先就是要有一批忠誠的高級軍官。
大明軍事學院結業的學子,天然就跟朱英就有一種羈絆產生。
所有的學子都從心底裡,默認自己是太孫的學生。
這一批能夠被召集到平安茶樓的軍官,都是大明軍事學院畢業的佼佼者,把他們作為心腹,天然就有很高的親密度。
汪進義來的時候,距離亥時還有段時間。
一進來,就看到許多熟悉的麵孔。
“呀,是我們的邊軍指揮使汪指揮使。”
“汪指揮使可是咱們中最厲害的幾人,快請上座。”
“在這裡,大家就不要以官職相稱了,這可是學長。”
“還是汪學長厲害,選中了烏斯藏都司,那裡立功的機會可太多了,爾等可是知曉,汪學長曾經以咱們大明使團主使的身份,領著數萬人去支援德裡蘇丹,回來後直接晉升為指揮使,真是令人羨慕啊。”
汪進義連忙拱手:“諸位高抬了,我也隻是運氣好些罷了,當不得如此,當不得。”
他雖然是烏斯藏都司指揮使,但烏斯藏的情況有些不同,目前他的級彆依舊是正千戶。
在這裡的,都是千戶級彆,從級彆上來說相差不大。
當然,同千戶之間的權力相差很大,像是汪進義這樣的,已然是千戶頂層,稍稍積累一些資曆,就能升上去。
這也就是現在軍官製度改革後,升職的要求更多了,如果是之前,現在的汪進義都已經前進一步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改革,汪進義才有這樣的機會。
汪進義來後不久,陸陸續續不斷有人進來。
每個人來的時候,都會有同界的學子站出來幫忙介紹。
直到臨近一刻鐘的時候,這才算是全部到位了。
因為這裡隻有三十七張座位,主位上的自然是太孫,其餘的位置都已經坐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