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人世間之戰,書院後山,不同的選擇!
書院後山,寒風蕭瑟。
簌簌雪花從那湛藍夜空下,飄飄灑灑的落下,那湖泊中的那一頭,很是高傲的大白鵝,嘎嘎嘎的叫嚷著。
那一頭老黃牛,愁眉不展的趴在地上,不願意去吃那肥美的青草。
也隻有鮮嫩的烤羊肉,或是牡丹魚,才能勾起來老黃牛的饞蟲。
餘簾站在二層小樓下,目光平靜的看向了,那滿是陣法的思過崖。
那是她老師夫子,在登天時所布置的陣,一座集書院後山的山門陣法之大成的陣。
如今那思過崖的洞中,住著一位神靈,一位可能是昊天神的神靈,隻是究竟是與不是,哪怕那日親眼見到了,夫子登天時的大場麵的餘簾,亦是不敢相信。
若是桑桑真是,那位高居神國的神靈,那麼現在與老師,相互抗衡的那一位神靈,又該是誰呢?
無論怎麼看,桑桑都不應該,算作是那位昊天神,姑且算作一部分才對。
她是明宗的最後一任宗主,或許冷漠無情,便是她的本性,她的本性如此,哪怕是抄寫了,二十三年的簪花小楷,也未曾改變她的想法。
一縷炊煙,自二層小樓旁邊的院落內升起,飯菜的香味,不是的回蕩在,二層小樓附近。
從溪水畔歸來的五先生宋濂,領著八師弟從遠處走來,當兩人看到在三師姐身旁站著的那道人後,心中頓時勝出了許多疑惑。
那位道人,他們自然認識,名滿天下的道門真修陳玄!
應算是書院前院的學生,隻是沒有人,會真的把道門真修陳玄,當成一位書院前院的學生。
五先生宋濂領著八師弟,朝著三師姐餘簾行禮後,宋濂問道:“陳真人,此來何為!”
陣眼杵在長安不在後山,這不是什麼隱秘,所以宋濂對於,這位陳真人,來到書院後山,還同三師姐,站在一起,感到了深深的疑惑。
陳玄看著手中端著一盒棋子的宋濂,平靜說道:“為了,人世間的革鼎而來。”
“神靈不願來此大好人間,那麼我當自去,見神靈!”
“二位先生,亦是人世間的存在,確定要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站在那位神靈那邊嗎?”
“這本就是一場棋局,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某些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夫子想要避免,卻總是難以避免。”
“所以夫子才會收了,那寧缺為第十三位親傳弟子,若非寧缺生而知之,無論是隆慶,還是王景略,都比寧缺的天分,強了太多!”
“隻是寧缺性情本就如此,為了桑桑,很容易做出,讓人世間毀滅的事情來。”
“我不能說寧缺這麼做有什麼錯,終歸隻是個人的因果承負罷了。”
他沒有辦法,強行更改旁人的選擇,同樣他的選擇,也不應受到旁人的乾擾。
他既然在這個風雪夜,來到了書院後山,那麼就注定了,今夜注定無人入眠。
五先生宋濂神色凝重的看向了餘簾,質問道:“三師姐,陳真人是想要殺了桑桑,您真的不阻止嗎?”
“桑桑可是小師弟的妻子,您真的要看著,陳真人殺掉桑桑嗎?”
正是因為他了解小師弟,所以他們才不能讓,這位遠道而來的陳真人,殺掉桑桑啊!
那樣做小師弟,又如何能夠,挺得住呢?
餘簾麵色從容的說道:“那真的是桑桑嗎?或者說,一開始就不曾有桑桑這個人,自始至終有的隻是那位神靈,那位神靈的一部分。”
“在人世間,那位神靈的一部分,所化身的桑桑,隻不過是那位神靈,在無數次大夢中的一場罷了。”
“我是明宗的最後一任宗主,我不在乎桑桑會怎樣,我也不在乎人世間會怎樣,我隻在乎我所在乎的事情。”
她不想讓她的這些師弟師妹們,死在這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中。
神殿與唐帝國的戰爭,不該讓她的這些師弟師妹們牽扯進去,誰的因果,就該誰去承擔。
而不是躲在書院後山,靜靜的看著,前線局勢的變化!
八先生焦急的說道:“可是,三師姐,那是小師弟的妻子啊!”
餘簾冷冷的說道:“沒錯,我知道啊!”
“可小師弟的妻子,要殺了你們,你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老師可從來,都沒有教給你們,要舍身報怨!”
“當以直報怨,書院前院的那些人學傻了,莫非伱們也傻了嗎?”
“你們去睡吧!明日睡醒了,繼續下你們的棋。”
而後餘簾默不作聲的朝著思過崖走去,那是老師的陣,她的確破不了,但是能夠看見老師的陣,被人給破了,那也頗為不錯。
正如當初在荒原上,她踩下了老師的黑色罩袍,讓老師他老人,摔了一個大馬趴一樣。
陳玄平靜的說道:“兩位先生,不妨跟過來看看,那位所謂的神靈,是如何自青天之上的神國,來到人世間。”
一柄八麵漢劍,已然出鞘而來,懸在了陳玄的身後不遠處。
陳玄踩著地上那一層單薄的雪花,朝著那思過崖走去,今日來此後山,斬一斬那神靈。
待到三先生餘簾、道門真修遠去之後,宋濂才待著八師弟,一同跟了上去。
最近一段時間,桑桑一直都待在思過崖的崖洞內,他們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除了桑桑的修為境界高了點,也比之前白了許多。
有人至後山,有人至思過崖。
正在同桑桑用飯的寧缺,雙目中現了冷光,直接抄起了一旁的元十三箭,彎弓搭箭朝著,思過崖外射去。
連射數箭!
數道白色的湍流,在思過崖外飛舞著,攪得雪花亂竄。
可隨著道人,衣袖輕輕揮舞,那正在空中飛舞的元十三箭,好似被施了定身術一般,被定在了空中,一動也不動。
陳玄看著那崖洞中的兩人,言道:“三先生,看來寧缺,已然知道了,這桑桑究竟為何須人也!”
“天道無常,而大道恒常,無常最終歸於恒常也!”
“人世間的生靈,皆如芻狗一般,沉淪於苦海,每飄零而不得解脫。”
“可我觀寧缺,如今已成為,曾經主宰了,此方天地無數萬年的神靈的夫婿。”
“神靈本無,男女相!”
“三先生,以為這般因果承負,誰能承擔得起。”
天道變化無常,因其變化,故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變化著,天道在於變。
而大道在於不變,是謂之恒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