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小河上的木橋早不知被衝到了什麼地方。
洪水湍急,想要安全渡過這條洪水河道難之又難。
河對岸此時有好些看熱鬨的京城百姓,感慨這洪水之大。
河這邊卻蕭條的生靈塗炭,好似是兩個世界。
不過既然劉仁慈打算去京郊求助,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
劉仁慈對身後老仆道:“老海,放蒼鷹!”
頭發半白的老仆點點頭,從馬側的麻布袋裡放出一隻老鷹來,而後在老鷹的腳上拴上麻繩,隨後老仆對著蒼鷹做了幾個動作,手一揚,將蒼鷹放飛天空。
拴著麻繩的蒼鷹往對岸飛去。
雍州偏僻乾燥,那裡住著哈突族,他們信奉鷹神,訓鷹有一手,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一隻老鷹。
劉仁慈到了當地做官,也讓老仆阿海學著當地人養了一隻,隻是沒想到會被用在這裡。
小雨並不影響蒼鷹飛行,很快這隻蒼鷹就飛到了對麵。
阿海對對岸的人揮手,對麵觀潮的人就小心解開蒼鷹爪子上的麻繩,而後看到了麻繩上的字條。
找了識字的人看了字條,眾人恍然。
這是要他們幫忙將麻繩固定住,而後對岸的人要借助這根麻繩涉過洪水,到他們這邊來。
得知這些,立馬有人幫忙將麻繩拴在不遠處一棵大樹上固定好,而後對著劉仁慈一行揮手。
對岸的人幫忙固定好了繩索,劉仁慈讓官兵取下帶來的木盆木桶。
而後每人腳下踩著一隻木盆或者木桶,借著繩索,打算漂過洶湧的洪水到達對岸。
一位官兵和一位老仆當先,劉仁慈在中間,後麵是一位官兵斷後,留下一位老仆看守原處,守著他們的馬匹。
對岸的人看著劉仁慈一行極為危險地借助麻繩往這邊移。
突然洪水一個猛烈的浪頭將為首的那名官兵腳下的木盆打翻了,官兵一個趔趄,雙手懸吊在繩索上,體重將繩索拉成了一個駭人的弧度,瞬間影響了後麵的幾個人。
還好在官兵身後的老仆阿海機智,及時抓住了那名官兵,而後讓官兵抬腳踩到他的木盆裡。
這名官兵身強體壯,動作飛快,這才避免繩索承受過多的體重,發生意外。
對麵觀看的人看到這個場景心提到了嗓子眼,紛紛為劉仁慈一行人加油鼓氣。
等到五人借著木盆木桶漂浮到水道三分之二的位置,突然他們出發的位置竄出來了一群流民!
這群流民衣衫破舊、渾身汙泥,臟地看不出五官,顯然是受災多日。
他們守在附近,就是想找機會去對岸,可洪水湍急,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有膽大的直接涉水過河,已經被淹沒在洪水裡。
他們藏在暗處,早就看到了劉仁慈一行。
劉仁慈一行過河的方法他們也看在眼裡,此時他們哪裡還忍耐得住。
見劉仁慈一行已經過了三分之二,頓時就朝著留守老仆的方向衝了過來。
衝過來後,這些流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抓住繩索,也不踩著任何東西漂浮在水麵上,就要強行涉水過河。
短短瞬間,就有十來個流民抓住了繩索往洪水裡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