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汽車修理廠,和誌民與蘇教授幾個人對著他們花了一個月時間趕出來的“米格15”原型機議論紛紛。
太原汽車修理廠簡稱“太原汽修”,是閻老西當年開設飛機廠生產飛機的地方。
當初閻老西因為擔心樹大招風被中央軍找到借口“收編”,於是就整了個“汽車修理廠”這名字偷著造飛機。
之後王學新從日不落那買了噴氣式發動機又買了流星戰機的生產線,就借用了這廠房繼續生產飛機了。
畢竟這裡設施齊全而且大多都是用於飛機的,比如燃料庫、機庫、備用電力等,還自帶一個用於試飛的機場。
把飛機生產線放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省八路軍並不寬裕的經費。
原本王學新還想為這飛機廠正名,畢竟用“汽修廠”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誤會。
因為時不時的還真有汽車兵把故障汽車開到這來修……汽車兵對太原的情況不太熟悉,這時代又沒有導航找點隻能靠一張嘴問:
“老鄉,請問汽修廠在哪?”
“汽修廠哪?往這直走,到了儘頭再左拐往東,七八裡路就到了!”
“哦,謝謝老鄉!”
然後就“隆隆隆”的拖著故障車照這路走了,好不容易到了地頭一看,傻眼了……這他娘的汽修廠居然是修飛機的。
確切的說不是修飛機的,而是造飛機的。
這事還不是一例兩例,每周都要碰上幾次。
因為這,王學新就想給把汽修廠改成“太原飛機製造廠”,這樣就不會有誤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但總部那邊卻不同意,首長說:“當年閻老西為了麻痹頑軍,今天咱們也有這需求嘛!否則頑軍那邊看著眼紅,說不定又會出什麼亂子喔!再說了,這也可以給鬼子間諜增加些麻煩!”
王學新一想覺得也對,於是就繼續延用“汽修廠”這名稱了。
由於八路軍此時已經能生產噴氣式發動機,又有生產“流星”戰機的生產線,此時生產“米格15”就有相當一部份是用已有的零件拚湊的了,再加上王學新給的圖紙十分詳細,這才隻用了一個多月就生產出來。
蘇教授看著這飛機的樣子就指著機翼疑惑的問了聲:“老和,你以前見過這樣的飛機嗎?”
和誌民搖了搖頭:“這是頭一回!”
蘇教授指的是“米格15”機翼的角度,它的後掠角達到35度,是一架後掠翼戰機。
和誌民沒見過是正常的,此時還沒有後掠翼戰機。
&n262,現在還沒投入戰場因此不為人知。
史上的“米格15”也不是第一款實用性後掠翼戰機,它比鷹醬的“佩刀”稍遲一些問世。
但現在,“米格15”可以算得上是第一款實用性的後掠翼戰機了。
蘇教授看了一會兒,又問了聲:“這玩意,能飛得起來嗎?”
和誌民深吸一口氣,回答道:“飛起來應該沒什麼問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