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哐當……”耳邊不時傳來列車與鐵軌連接處碰撞發出的聲音,秦克打了個嗬欠,從小憩中清醒過來。
旁邊的寧青筠已因為旅途的疲憊,枕在他的肩膀上睡著了。
秦小殼坐在寧青筠旁邊靠近窗戶的座位上,倒是頗有精神,正在拿素描本畫著畫,瞧畫到一半的線條輪廊,依稀就是秦克和寧青筠蹲在田地裡一邊扒著沙土,一邊與老農聊著天的情景。
這個小丫頭繪畫的水平倒是越來越高了。
秦克多少有點羨慕,他在藝術方麵的天賦幾乎為0,畫出來的畫比幼兒園的小朋友好不到哪去,唱出來的流行歌五音不全,也就兒歌能唱得好點。這方麵秦小殼與他完全相反,唱歌與繪麵方麵的天賦都是天才級彆的。有時秦克也不得不感歎生命的神奇,同樣一對父母所生的孩子,為什麼天賦能分配得如此極端。
閒來無事,秦克準備做些計劃。為了避免驚醒寧青筠,他不便從自己背包裡掏出紙筆,便示意秦小殼給自己一張紙一支筆。
秦小殼很快就遞了過來。
秦克接過,開始琢磨起“青檸新能源及淡水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究中心”近期的研究計劃。
目前一行人正坐在返回阿拉達市的火車裡,到了阿拉達市後會先休息一晚,然後便分為兩路,魏學銘等青檸植物培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乘坐飛機返回京城,秦克則與寧青筠、秦小殼、紀家海等人飛返遠州,繼續推進海水淡化技術的研究。
經曆過這次調研,秦克認為完美型沙漠紅薯的再次優化工作屬於錦上添花反倒不急,倒是清海湖的湖水淡化技術比較緊迫些。
自從三月左右試種結束、取得了極佳的實際效果後,國家就開始在各個沙漠邊緣的區域大力推廣沙漠紅薯的種植,並將沙漠紅薯列入戰略糧食儲備,農民種出多少,國家就收購多少,還保證價格與市場價格的相仿且長期保持穩定。
再加上網上有關完美型沙漠種子的好評與熱議,使得國內幾個大沙漠都興起了沙漠紅薯的種植熱潮,幾乎能搶購到種子的農戶都開始在沙漠邊緣連牧草都種不了的荒地種起了完美型沙漠紅薯。短短幾個月間,沙漠紅薯的種植麵積便翻了近百倍,如果不是因為製種速度跟不上,種子限量供應,推廣速度還會不斷提速。
此刻列車行駛在蒼茫遼闊的沙漠邊緣,從窗邊放眼望去,能看到遠處除了黃沙外,還有一片片的綠色,那都是完美型沙漠紅薯的種植田地。
看到自己研究出來的科研成果能造福社會,改善農民朋友的生活,秦克和寧青筠自然很欣喜也很自豪,但他們也看到了存在的問題,與欣欣向榮的沙漠紅薯相對應的,是淡水資源的進一步緊張。
原本靠近沙漠的區域就是比較缺水的,今年的夏天又格外炎熱,加大了江河流域的水分蒸發,使得江河的水流量大減。
一方麵是河流水量大減,一方麵是用水量大增——哪怕沙漠紅薯對水的需求量很少,遠不及常規農作物,但架不住推廣種植的麵積急劇增加,積小成多,就會形成很龐大的用水需求——這些都導致了西北地區的淡水資源緊張。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次調研的結果顯示,雖然淡水資源變得更加緊張,但暫時未發展到“危機”的地步,隻要平時節約用水,加強生活用水的循環使用,今天的夏天熬一熬還是能熬過去的。
但如果接下來三年的夏天都繼續出現這樣極端炎熱、甚至氣溫再屢創曆史新高,那西北地區的淡水資源緊張問題就幾乎會百分百發展為淡水危機。
“最短隻有三年時間啊……”秦克在心裡嘀咕著,他收起輕快地轉動著的筆,刷刷刷地寫下:“目標時限:最短三年”的字樣。
他雖然不認為人類真這麼快就會迎來滅亡的危機,但“學神拯救世界係統”明明白白地寫著要他研究出海水淡化技術,並表示“淡水資源會成為影響人類未來存亡的關鍵因素”,秦克還是不敢怠慢的。
尤其是近期的調研結果、以及對極端天氣的分析,都預示著人類在將來、甚至可能就在三五年後的將來,會麵臨比較嚴峻的淡水危機了,到時世界各國因為淡水資源而爆發矛盾衝突甚至激烈對抗,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
這讓秦克感到肩膀上的責任重大。
距離淡水危機的到來最短隻有三年時間,“青檸新能源及淡水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究中心”要取得清海湖的鹹水淡化技術突破,而且還要推出具備大規模實施條件、可以迅速推廣的能源淡水一體化方案,難度並不小。
幸而秦克腦海裡已有了特殊分支科技“水資源淡化淨化技術基礎知識入門級)”的理論知識,手裡還有份《一種高效低能耗全自動的新型海水淡化技術方案》,能知道正確的方向,手下也集結起一群經驗豐富的科研人員,成功的概率會大得多。
若是想先解決夏國西北淡水資源緊張的問題,甚至可以先放下海水淡化的方向,集中所有人力物力專門針對清海湖的鹹水水質進行淡化研究,估計一兩年內就能取得相當可觀的成果了。
目前距離研究中心正式啟用已過去兩個多月了,“新能源部”與“淡化資源再生利用技術部”的各項研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新能源部”分為三個小組,第一組研究高效電解水製氫技術,第二組研究低成本儲氫技術,第三組研究真正綠色無汙染的綠氫發電技術。
當今工業製氫的常見方法有化石燃料製氫、天然氣製氫、化工副產物製氫以及電解水製氫等幾種。其中天然氣製氫因為技術成熟、價格較低是業界主流技術,化石燃料製氫因為汙染大,基本上已被嚴格限製發展,而化工副產物製氫成本難以單獨核算,隻能作為輔助手段,剩下的電解水製氫技術,也因為電能消耗過大而很少被采用。
但秦克的研究中心目前研究的製氫技術方向,就出人意料地選擇了電解水製氫。一方麵是秦克有把握通過光電、風電、潮汐電等多種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極大地降低用電成本、形成正向循環,另一方麵是《一種高效低能耗全自動的新型海水淡化技術方案》裡記載有更先進更低能耗、純度更高的製氫技術——融合了催化劑、添加劑、化學電極鍍膜的質子交換技術。
至於想實現完全無汙染的綠氫發電技術,就必須研究氫能化學電池方向,隻有研究出這樣氫能化學電池,才能為海水淡化實現持續不間斷的穩定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