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戴著眼鏡的瘦弱男青年首先站出來道:“我認得路。”
還有幾個大學生模樣的男生女生也跟著叫道:“我們也可以帶路。”
“好,麻煩你們帶路。筠兒,你先去會場?”
“我和你一起,指不定要辦手續什麼的,我能幫幫忙。”寧青筠幫忙擰起了老者的手提包。
“好,你打電話和薑老師說一聲。”秦克仗著過人的體能,抱著百多斤的老者,儘量保持平穩的同時,邁開腳步向著醫院方向急走。
那眼鏡青年和幾個大學生跑在前麵開路,叫嚷著讓行人讓開通道。
那打電話的國字臉中年人和不少行人也跟在旁邊相助,更多的人是掏出手機來拍照片拍視頻發到網上。
“喂喂,好像真是秦克和寧青筠啊。”
“肯定是他們,我見過他們的照片幾十次了,不會認錯的。那個漂亮至極的女孩是寧同學,我手機屏保的圖片就是她的照片,更不可能認錯。”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他們真人,寧同學比照片還要好看,秦克也很帥。”
“那個倒下的老人是他們的長輩嗎?”
“不知道啊,也可能隻是仗義相救?”
“不管了,跟上去,不曉得秦克他們會不會被訛詐,咱們去做證人。”
那安保人員也跟在後麵,他怕秦克中途沒力氣,本想做替換的,沒想到秦克的體力好得驚人,一路小跑了兩三百米也沒見氣喘,讓安保人員又驚又奇。
不過這一路還真是波折,秦克抱著老者剛跑到路口,發現路口裡也堵得水泄不通,卻是有兩輛車發生了碰撞,司機正下車爭吵,使得交通嚴重堵住了。
這也使得秦克慶幸自己沒等救護車、選擇直接將人送到醫院是正確的決定,這樣的路況救護車想開過來也難逾登天。
在十幾個青年男生女生大聲叫嚷開路的幫助下,秦克抱著老者艱難地通過了擁擠的路口,繼續向著醫院跑去。
一行人衝到急診室,馬上有醫護人員過來詢問情況,很快就安排了擔架過來,秦克將老者小心放到擔架上,老者依然還有意識,隻是說不出話了。
他嘴唇動了動,用顫抖的手握了握秦克的手,眼裡全是感激,秦克露出了陽光的笑容:“老伯,放心,你一定會沒事的。”
那邊的寧青筠已在急診室的前台裡做登記,當被問及老者的姓名時,寧青筠搖頭:“我們也不認識他,姓名就先空著,緊急聯係人可以填我,我叫寧青筠,費用我也可以先墊著。”
她的爺爺奶奶身體也不好,從小寧青筠就習慣了到急診室,倒是應付自如。
至於墊付費用,她更是連眼都不眨一下,不提青檸科技,光是她自己的銀行卡裡存款都好幾千萬了,先交一萬幾千的押金就能迅速拯救一條生命,她覺得很值。
前台的護士小姐姐原本就覺得眼前的少女很是眼熟,一聽“寧青筠”的名字愣了愣,隨即眼睛便睜大了,原來真是不久前在新聞媒體裡鋪天蓋地地報道過的天才女學神!
她忙點頭道:“可以。”
而一直跟來的眾人聽寧青筠報上姓名,終於印證了心裡的猜測,看向這個跑得氣喘籲籲、秀發有些淩亂的俏麗少女的目光也更多了幾分的溫度與感動。
寧青筠接過收費單跑去交費,先前打電話的國字臉中年人跟過來遞上名片:“寧教授你好,我是京城日報的編輯徐同海,這是我的名片……”
寧青筠秀眉輕蹙:“我現在不方便接受采訪。”
徐同海笑道:“雖然我也很想采訪你和秦教授,但也知道現在不是時候,你們是不是要去參加大會的?這裡可以交給我來處理,你和秦教授先去參會吧,可彆誤了你們的正事。”
這時秦克正好將老者交到醫生手裡後返回來,聞言伸手與徐同海握了握:“謝謝徐編輯,我們確實有要事在身,那老人家的事就交給你了。”
他看看時間,剛才這麼一耽擱,居然已過去了半個多小時,距離大會開始隻剩下半小時不到了。
這時寧青筠已交完押金了,秦克接過收據,掏出筆在上麵寫了自己的手機號碼,交給徐同海:“這是我的手機號碼,那老人家如果暫時沒聯係到家人,醫藥費又不夠了就聯係我,我會過來先墊付。”
他又朝四周一直跟著幫忙的十幾個男生女生道謝:“謝謝大家幫忙,我是秦克,徐編輯手裡有我電話,大夥兒有空了就約出來一起吃頓飯,咱們可是並肩作戰過的‘戰友’。”
時間有限,他朝眾人笑笑,便在眾人叫好聲與鼓掌聲中拉著寧青筠,向著會場方向飛奔。
……
會場裡,薑為先老院士、王衡老院士,郭維陽院士、田劍蘭院士、邱老先生等都坐在一起。
郭維陽院士憂心道:“他倆怎麼還沒到?不是說將人送到醫院就馬上回來嗎?”
之前寧青筠匆匆打了電話來簡單說明了情況,幾個老院士還是知道情況的,秦克救人是好事,隻是怕他倆遲到了。
這可是全國科研界學術界最高規格的大會了,哪怕有特殊情況,遲到了也不是鬨著玩的,總不可能在台上領導都在發言了才入場吧?那可是真是成為滿場的焦點了。
薑為先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距離大會開始隻剩下十分鐘了,一般要求最晚提前十分鐘入場,再遲的話入口就會關閉,想進來就不容易了。
“我去入口去接接他們。”薑為先起身要離開,這時楊伯伯也過來了,皺眉道:“怎麼,秦克和寧青筠還沒到?九點左右不是說已到了附近?”
郭維陽院士將情況說了遍,又道:“剛才我打電話給秦克和寧青筠,兩人都沒接電話,哎,急死人了,不會有什麼意外吧?”
王衡老院士卻道:“生命比什麼都重要,他們做得對,哪怕遲到也是值得的。”說這話時他的目光看向老楊,顯然不太滿意老楊剛才的態度。
楊伯伯搖頭苦笑:“您老說得對。不過這兩個孩子……真是……我安排人去和安檢人員說聲,儘量讓他們一到了就走綠色通道進來,縮減入場時間。”
這邊幾人都在擔心秦克與寧青筠會不會有什麼意外,四周關注著這邊的人見秦克二人遲遲未到,也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每個人的座位前都有水牌寫著姓名,秦克和寧青筠的座位都安排在前排,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了,也引得了許多人的眼紅與不滿。
——兩個年輕人,雖然在數學方麵取得了些許的成就,但多少院士都沒資格坐得這麼靠前,他們憑什麼能坐那裡?更彆說很明顯會獲得讓人妒忌得發狂的大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