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廂房之中,隨著夏風搖曳的紅燭,將一大一小兩道身影,投映在書房的立櫃上。
黛玉在太師椅上坐著,懷中抱著粉雕玉啄的水歆,正自教著水歆寫字,小蘿莉白生生的小手握著羊毫筆管。
「姑姑,我的名字怎麼這麼難寫啊。」看著歪歪扭扭的「水歆」兩個字,水歆糯聲說道。
黛玉忍俊不禁道:「因為歆這個字的筆畫多呀。」
抱著又香又軟,粉嘟嘟的水歆,黛玉一時也湧起一些特殊的感觸,隻有抱起小孩兒,才忽而意識到自己成了大人,也有了心上人。
就在這時,忽而聽到外間襲人的聲音傳來:「珩大爺來了。」
不多時,就見賈珩從外大步而來,進入屋中看向伏案書寫的一大一小,笑道:「你們兩個玩著呢。」
水歆就像是小一號的黛玉,粉雕玉啄,眉眼彎彎,臉蛋粉膩的能掐出水來。
「乾爹。」水歆甜甜喚了一聲,粉嘟嘟的小臉之上見著欣喜。
賈珩近前,屈膝抱起水歆,溫聲說道:「歆歆,你娘親先回家了,今晚歆歆留下這陪乾爹睡一晚啊。」
水歆糯聲道:「娘親剛剛和我說了。」
賈珩抱過水歆,笑了笑道:「歆歆和你林姑姑做什麼呢?」「姑姑教我寫字那。」水歆輕笑道。
這時,黛玉星眸熠熠地打量著剛剛沐浴過後的少年,柔聲道:「珩大哥,前麵忙完了?」
賈珩點了點頭道:「忙完了暫時沒什麼事兒了。」
黛玉秀眉之下的粲然星眸眨了眨,行至近前,伸手撫了撫脖頸上的紅印,問道:「珩大哥脖子上受了傷?」
賈珩笑了笑道:「前天與敵交手的時候,不小心在門框上蹭了一下,沒什麼事兒。」
這個甄晴在他脖子上留下的印記,方才清洗了胭脂,但這印記隻能幾天才能下去了。
黛玉也看不出什麼名堂,倒也沒再相詢,輕笑道:「珩大哥,我說晚
上讓歆歆和我睡一個屋呢。」
賈珩道:「既然妹妹想和歆歆睡在一起,讓歆歆今晚陪著你睡,等給你們講了故事,我再回去。」
歆歆揚起粉嘟嘟的小臉,糯聲道:「乾爹,你和姑姑睡在一起不就好了,我睡你們中間呀。」
賈珩、黛玉:「......」
賈珩伸手輕輕拉了拉黛玉的素手,在黛玉羞嗔目光中,輕輕捏了捏手背,兩人總有一天是要睡在一張床上。
黛玉臉頰彤彤如火,隻是嗔怒地看了一眼賈珩,輕輕掐了掐那手,隻是···也不舍得用力。
而後,賈珩與羞紅了臉的黛玉落座下來,圍著一張桌子開始用著飯菜,兩個坐著,中間是水歆。
黛玉看向那少年,拿起筷子夾起菜肴,似是隨口問道:「楚王妃還有北靜王妃找珩大哥說什麼呢?」
賈珩也不「隱瞞」,笑了笑,低聲道:「就是江南江北大營整頓的事兒,甄家的老二和老四都在江南大營為將,我提前問問楚王妃還有北靜王妃兩個。」
說著,夾起一筷子鵝肉放在黛玉碗裡,輕笑道:「妹妹吃吃這個,這個好吃。」
黛玉輕輕「嗯」了一聲,星眸垂下,心底泛起一抹狐疑這是嫌她問東問西,問的太多了?
話分兩頭,正是夜幕時分,天地昏暗,然而瘦西湖沿岸燈火通明,一串串花燈的光芒炫在河麵之上,時而有歌舞管弦之音順著燈火水影遙遙傳來。
因為浣花樓起了一場大火,馬家男女老少被抓,故揚州鹽商群聚於此,商議應對之策。
此刻,汪家莊園,花廳之中,揚州七位鹽商俱是列坐,被一股愁雲慘淡的氣氛籠罩著。
「汪老爺,現在揚州鹽院那邊兒是什麼個風向?」鮑祖輝唉聲歎氣,問道。
黃日善、黃誠兩人也都看向汪壽祺,作為八大鹽商資格最老的一位,見識過隆治帝數次南巡,可以說經曆過不知多少大風大浪。
程培禮冷聲道:「隻怕是將我等都一網打儘,在座幾位,年景差時,誰敢說沒有向北邊兒走私過東西,真要嚴格論起來,一個都跑不掉。」
黃日善苦著臉,說道:「也不能這麼說罷,罪有輕重,哪能一概而論。」汪壽祺皺了皺眉,道:「這永寧伯拿了老馬,整件事兒,老朽瞧著更像是個巧合。」
「巧合?」幾人麵麵相覷,交換著眼神。
汪壽祺眉頭緊皺,環視向一眾鹽商,問道:「如果沒有前天那起刺殺,老朽問問諸位,永寧伯這會兒在做什麼?」
眾人臉上若有所思。
汪壽祺道:「他那天剛收了咱們幾十萬兩銀子,還說打算前往金陵討要軍械、糧餉,南下要務在於整頓江北大營,這也是他軍機武勳的職責,從頭到尾,不曾提及鹽務。」
「直到那天刺殺,因為事涉女真人的一位親王貝勒,這件事兒才鬨大了去。」汪壽祺說到此處,心頭暗恨馬顯俊愚不可及,好端端的惹出這麼一出禍事。
縱然不是他與東虜暗通款曲,也不該坐視刺殺,起碼要和他們通一聲氣才是。
「汪老爺,現在說什麼都晚了,現在人家拿刀動槍的,究竟想做什麼?」江桐沉聲道。
都挨打了,還擱這兒反思哪裡錯了呢?
汪壽祺手撚頜下胡須,道:「江兄稍安勿躁,老朽的意思是,永寧伯未必有那個意思,咱們還是弄清楚了才好,眼下靜觀其變,不宜輕舉妄動。」
蕭宏生見著這一幕,暗暗歎了一口氣。
眼前這些,平時一個個都是在揚州威風凜凜的人物,但真的朝廷鐵拳砸下,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反擊之力。
不到萬不得已,總不能扯旗造反。
幸在蕭家與東虜牽涉不深,還有回頭路可走。
就在蕭宏生思量利弊之時,外間忽而傳來仆人的稟告,「汪老爺,劉大人來了。」
此刻,汪壽祺等人連忙站起身,將劉盛藻迎至艙室之內。
因是沾親帶故,黃日善當先開口道:「劉大人可算是來了,如今老馬已經完了,揚州鹽商還剩七家,我等的身家性命都在劉大人身上了。」
劉盛藻落座下來,道:「黃老爺言重了,我們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不過是同舟共濟而已,以本官所見,這永寧伯已是磨刀霍霍。」
此言一出,眾人心頭都是大驚,這怎麼就磨刀霍霍?
劉盛藻道:「本官在京城中,觀曆次大獄,深知錦衣府辦案,從來是拔出蘿卜帶出泥,如今馬顯俊落網,諸位以為會有多少線索落在錦衣府手中?一旦馬家有人招供出來我等,讓人順藤摸瓜地查到鹽務上來,根本不經查。」
程培禮道:「劉大人所言甚是,我看也有這般架勢。」
如論走私,程、馬兩家協同了好幾次,甚至還共用船隻運輸貨物,如是一些掌櫃招供,程家也可能被拖下水。
汪壽祺歎道:「劉大人如這般說,那就算不拿老馬,隻要人家下了決心查,哪裡經得起查?」
很多事兒,如果真要查,根本逃不掉。
「本官的意思是及早提防,想辦法將永寧伯趕回京師去,哪怕是聯絡兩江官場的人,也要將他送回京城。」劉盛藻幽幽道。
鮑祖輝問道:「永寧伯南下是為了整飭江北大營,如今軍務在身,這怎麼回去?」
劉盛藻輕聲道:「本官明日也打算前往金陵一趟,前河道總督高斌的連襟兄,兩江總督沈邡沈大人與永寧伯因為河務的事兒多有齟齬,可以聯絡聯絡。」
江桐點了點頭,說道:「他不是要去金陵討餉嗎?與金陵的人必有一番。」
黃日善道:「我打探了消息,聽說是明天走。」
程培禮目光閃了閃,低聲道:「江北大營拖欠餉銀已久,現在又行整飭,不少將校忐忑不安,不如讓他們鬨將一場,他一個軍機大臣,整軍都整不好,想來也灰溜溜地跑回京城去了。」
黃誠眼眸一轉,提議道:「江北大營節度使的其他幾個將校,最近是不少埋怨,如能鬨出一些亂子來,想來再有旁人發力,這尊瘟神也就能送走了。」
就是用錢賄賂一些將校士卒,鼓噪聲勢。
汪壽祺道:「諸位先不忙如此,否則,一旦查出是我等所為,也就徹底撕破了臉,不如老夫明日去試探試探那位永寧伯再說。」
程培禮問道:「汪老爺,這如何試探?」
「我明天去金陵,早早在鹽院衙門等著,隨著永寧伯一同乘船出得揚州,看看他的口風。」汪壽祺蒼老目光深處幽閃幾分,低聲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