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臚寺承建的驛館之中,廊柱前後都是大漢的兵丁持矛而立,不時有嗬著熱氣的兵丁往來遊弋,而在二層西廂的房間中,燈火亮起,彤彤如火。
女真此行的使者,張尚以及碩讬坐在炕幾上,正在用著晚飯。
碩讬四十出頭,這位原本在平行時空因為與兒子擁立多爾袞被代善捆縛處死,但此刻卻是代表著女真與漢廷和談的使臣。
碩讬一邊拿著竹簽剔著牙,一邊笑著說道:“彆說,這漢人的廚子的手藝就是不錯,比在盛京的就是一個地道兒。”
張尚說道:“王爺,漢人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如是那淮揚菜更是少有的美味佳肴。”
碩讬壓低了聲音,說道:“等到我們入主中原時,我非要在府中養上十來個淮揚的廚子。”
“王爺,漢廷的官員最近已經吵起來了。”張尚忽而說道。
碩讬目光閃了閃,說道:“範先生先前不是說,這些漢官就是這樣,隻要一聽有和談機會,就開始心存幻想,現在果然亂成一團。”
張尚聽著碩讬說著,道:“王爺,但永寧伯賈珩聽說已至洛陽,將要返京,此人不好對付。”
碩讬目中寒芒閃爍,沉聲道:“就是他生擒了王叔,這人誠是我女真心腹大患。”
張尚道:“王爺不必著急,等到漢廷朝爭一起,這永寧伯也就被架到了火上烤,他一個武將站在了文臣的對立麵,將來縱然一時壓過,隻要戰事不利,這些人就會為了驗證自己的正確。”
碩讬笑了笑說道:“還是你們這些漢人有法子。”
“王爺,這都是青史有載的舊例。”張尚笑了笑道。
……
……
開封,巡撫衙門後院
廳堂之中,忠靖侯史鼎正在與夫人周氏招待著賈珩以及一同前來的湘雲。
史鼎看向不遠處的少年,目中有著幾許熱切,低聲說道:“子鈺,番薯在河南大獲豐收,記得上次與子鈺相見之時,河南衙門公差吏員還牢騷滿腹,中傷子鈺,如今卻全部啞口無言。”
賈珩拿起酒盅,道:“世伯,先前放歸的百姓,現在都回到鄉裡,安事稼穡了吧?”
“根據罪行輕重都編練了冊子,不少都被放歸鄉裡了。”史鼎低聲說道:“此事,藩司衙門原本還不同意,說用這些人為苦役修築城牆、官道,可節省民力。”
賈珩道:“先前既已承諾了百姓,就不應出爾反爾,尤其是先前方經大亂,正是重塑官府威信的關口。”
史鼎點了點頭,說道:“子鈺說的是,我也是這個意思。”
周氏拉著湘雲的手,笑了笑,叮囑說道:“雲丫頭這次回去,將帶給老太太的東西送將過去。”
湘雲平日的爛漫消失了一些,臉上見著一些不習慣,隻是在周氏的“噓寒問暖”之中頻頻點著頭,顯然在史府之時與這個三嬸子沒有多麼親近。
史鼎低聲道:“你和湘雲說話,我和子鈺先去書房。”
周氏陪著笑說道:“老爺去罷。”
兩人進入書房,重新落座,下人上了茶盅,轉身離去。
史鼎目光落在少年臉上,感慨道:“子鈺此去江南,整飭鹽務,平定寇虜,如今也算功德圓滿了。
這次回京以後,定然封侯,而且不是他這種三等侯。
賈珩輕聲道:“這一路的確前後奔波,幸在諸事料理停當。”
史鼎點了點頭,擔憂問道:“子鈺,最近京裡議和之聲甚囂塵上,可否會影響到對虜國策。”
身為封疆大吏,一省要員,自然對中樞的動向十分敏感,正如紅樓原著所言,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賈珩如果倒台,史家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賈珩道:“世伯勿憂,現在隻是一些科道起議,況且從崇平元年以來,女真什麼時候與我大漢議和?如今不過是彼等的豹變之計。”
大漢對虜國策是一貫的、明確的、不容動搖的。
史鼎默然片刻,說道:“隻要此事天子立場堅定,餘者倒也不足論,但如果上下皆持和議之論,子鈺將來的對虜壓力就大了。”
力排眾議這個東西既容易形成威望,也容易傷威信,尤其是如果事後證明錯了,那麼就成了倒行逆施。
而一旦是朝臣的共識,那麼就成了中樞的集體決策,決策失誤的風險自然就大家共擔,縱然決策失誤,也是大家選擇一起遺忘,然後往前看。
同樣對賈珩也是如此,如果最後戰事失利,可能就要扔賈珩出來頂鍋,天子也可能一蹶不振。
原本吃敗仗也就吃敗仗,無非是坐冷板凳,但一旦把火燒的太旺,如果再打了敗仗,結局就比較慘烈。
這是史鼎的擔心所在,現在的賈珩身上所係不僅一人之前途命運,還有其他幾大家族。
賈珩點了點頭,道:“世伯放心,如今的大漢,不是全無一戰之力。”
京營經過多番錘煉,如果再加上一些軍工利器,應該是可以抵擋住女真的。
史鼎感慨了一句,說道:“兵家之事,勝負難知,還是太過凶險了。”
另外一邊兒,周氏也拉著湘雲的胖乎乎的小手,笑著說道:“雲丫頭現在也快長成大姑娘了,再等一二年,嬸子給你尋門好親。”
湘雲白裡透紅的臉蛋兒紅的像富士蘋果,忙說道:“嬸子,我不著急的,姐姐妹妹都還沒有許人家。”
周氏笑道:“也就在這二三年,等早些定下來。”
而就在說話的空當,卻聽著外麵傳來史鼎的聲音,說道:“你和孩子說什麼呢。”
周氏道:“這不是許久沒見雲丫頭了,和她說說將來成親的事兒。”
史鼎皺了皺眉,道:“這事兒自由老太太操心,你跟著湊什麼熱鬨?”
如果不是子鈺已經成親,湘雲許給子鈺倒是不錯,將來再過幾十年,賈家的老太君還是他們史家的。
周氏不敢還嘴,隻是陪著笑道:“老太太忙的跟什麼似的,哪有這個時候。”
“行了,準備午飯去,我等會兒和子鈺小酌幾杯。”史鼎擺了擺手,低聲說道。
湘雲看向賈珩,走到近前,說道:“珩哥哥。”
賈珩點了點頭,與史鼎用罷午飯,也沒有停留,在史鼎相送中與湘雲上了馬車,前往停泊在渡口的船隻上去。
馬車之上,車簾從四方垂掛下來,車廂內的溫度多少有些低,兩個人並排坐著,賈珩拿過一旁的褥子蓋了起來。
賈珩抬眸看向湘雲,輕笑問道:“雲妹妹,剛才你嬸嬸說著讓你嫁人了。”
湘雲一張白裡透紅的臉蛋兒羞紅成霞,輕聲說道:“珩哥哥,我才不想嫁人的,每天和姊妹們幾個玩著挺好的呀。”
賈珩凝眸看向蘋果圓臉的少女,輕笑說道:“也不能這樣和玩著一輩子,總是要嫁人的。”
湘雲忽而漲紅了一張臉蛋兒,定定看向那少年,鼓起勇氣問道:“珩大哥,寶姐姐和林姐姐是不是要嫁給你呀?”
賈珩:“……”
“你是從哪兒聽說的?”賈珩定了定神,輕笑問著,捏了捏少女紅潤如霞的臉蛋兒,打趣道:“這說著說著,怎麼還臉紅了。”
湘雲歪著腦袋,烏眸眸光流盼,輕笑說道:“我瞧著林姐姐平常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這又是學做菜的,又是幫著珩大哥縫製衣裳的,我覺得都納罕。”
湘雲雖然嬌憨爛漫,平時也有些大大咧咧,但其實並沒有表現的那般缺心眼,這般長的時間,對釵黛珩的這段三角關係也漸漸有所察覺。
否則,原著中在湘雲說黛玉像戲子一節以後,就不會對寶玉說:“你給慣會使小性拿捏你的人賠禮去。”
賈珩輕笑道:“你林姐姐平常也挺勤快吧,怎麼在雲妹妹嘴裡,好像懶得不行一般。”
湘雲和黛玉兩個人平常感情其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