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明安手下不少蒙古騎士在獨石口和宣化城攻城之時,損傷了不少族中士卒。
等到下午時分,一個小校快步過來,稟告說道:“將軍,漢軍出城了!”
此言一出,正在用著午飯的李、佟二人麵色倏變,對視一眼,說道:“迎敵!”
此刻宣化城大門洞開,巍峨高大的城門洞,如潮水一般湧來不少大漢精騎,旗幟如林,刀槍森幽,漢軍多是穿著紅色鴛鴦戰襖,身披玄色甲胄,恍若一團熾烈燃燒的火焰。
李國翰此刻站在紮好的營寨上頭,目光掠向遠處浩浩蕩蕩出城襲來的漢軍,心頭不由蒙上一層厚厚陰霾。
說是營寨,其實草原之上根本沒有可以采伐的土木,尤其是宣化城外,縱有零星樹木也被城內的漢軍砍伐一空,以防為敵寇采伐造為衝車。
一旁的佟圖賴臉色也有些凝重,眼前的漢軍比之以往那些邊軍,從軍容和旗幟來看,嚴整森然,而且多有沉默。
顧不上多想,李國翰急聲道:“列陣迎敵!”
隨著清軍下令,原本在營寨中弓弩上弦的清軍騎卒開始翻身上馬,向著列隊而來的漢軍迎擊而去。
一場騎軍會戰在午後的申時爆發,整個草原進入三月之後,綠地茵茵,滿目青翠。
但在馬蹄聲轟隆隆響起之後,踐踏得草屑和泥土亂飛,從天穹向下望去,如鐵騎洪流般向著紮著營寨的草原。
宣化城外的清軍營寨原本就沒有挖建著深溝高牆,多是以隨軍而來的騾馬輜重搭建而成,工事其實要簡陋一些。
甚至可以說,清軍就沒有想到戰力孱弱的漢軍竟會出城攻擊。
不過終究是精銳,在李國翰以及佟圖賴的號令下,漢軍八旗與蒙古的精銳翻身上馬,手持馬刀,列隊衝鋒,怡然不懼。
“殺!”
漢軍分為左右中三股,中路由謝再義親領,左翼則由龐師立所領,而右翼則是由蔣子寧率領。
三路兵馬宛如品字形,如三根箭矢,向著女真所在的營寨以及騎軍列隊衝擊。
一切毫無技巧,隻有冷兵器時代的軍陣衝鋒和穿鑿,此刻的漢軍依托身後堅城,在這一刻爆發出排山倒海的陣勢來,就是騎軍的對峙衝殺。
此刻漢軍以南向北,而正午的日光恰恰是南麵射來,故而舉起的刀槍在馬上炫耀人眸。
龐師立手中揮舞著一把大刀,揮舞如風,風雨不透,領著親兵如利劍一般向著清軍隊列衝鋒而去,刀鋒所過之處,鮮血混合著殘肢斷臂四散各處。
李國翰所部漢軍八旗一與京營騎軍交手,就頓覺壓力陡增。
因為整個京營騎軍在宣化城中養精蓄銳半個多月,正是以逸待勞,士氣昂揚之時,此刻猝然出擊,如猛虎出閘,攻勢迅猛。
而且再膽怯的人在大規模的衝殺之中,藏身在衝鋒陷陣的兵馬之中,也獲得了某種勇氣加成。
沒有多久,李國翰發現左翼的部卒就有萎靡之勢,在漢軍的攻勢下苦苦支撐,雖得漢軍兩旗中將校呼喝,但在漢軍豐沛的兵力源源不斷攻擊下,搖搖欲墜的陣勢仍有些止不住。
此刻,漢軍精騎四出,分成三股向著女真漢軍兩旗以及蒙古騎兵穿鑿,分割包圍,刀刃交擊之聲響起,伴隨著“噗呲、噗呲”之聲。
但女真漢軍兩旗與蒙古騎兵幾乎死戰不退,因此一旦崩潰,在整個草原上會成為對方隨意宰割的獵物。
其實崩潰之所以可怕,就是因為除卻敗兵逃亡四散,再無抵抗之心外,崩潰之後的兵力分割成數百股,不成軍陣,建製散亂,而被對方成建製的騎軍以多勝少分割絞殺。
如果大隊騎軍能夠脫離戰場,那就是有序退兵了。
而崩潰事後的兵馬收攏收攏,還有著幾千人,真正死於戰役中的兵卒其實沒有那麼多。
一直到夜色低垂,整個戰場的喊殺聲漸漸平息下來,目之所及,沾滿血汙的屍體以及斷裂的旗幟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
戰馬則是圍繞在屍體旁發出幾聲悲鳴,一派蒼涼之景。
李國翰戰死,而佟圖賴則與明安二將,領著三四千殘兵敗將分作兩股向著東北方向逃遁,而謝再義則是命令手下的將校借著皎潔月光的照耀,銜尾追擊。
此刻,龐師立看向那騎在馬上的謝再義,麵色怔怔,驚喜說道:“謝將軍,勝了!”
謝再義臉上血汙一片,哈哈大笑說道:“以多擊少,以逸待勞,如何不勝?”
但這種沙場決勝的戰機不過是一閃即逝,在以往的大漢與草原戰事上並不罕見,隻是隨著清強漢弱,此刻的大勝顯得難得。
而且根據以往邊將的怯敵心理,也不敢出城主動邀戰。
此刻城牆上拿著單筒望遠鏡眺望著遠處大勝的漢軍,麵頰因為激動而現出異常的紅暈,目光振奮不已。
剛剛竟取得一場大勝?
雖然是麵對女真的漢軍八旗,但也是切切實實的一場勝利。
也該勝了,女真兵馬圍困宣府已有半月,如今以守待攻,以逸待勞,當取此勝!
而謝再義一邊兒吩咐著手下兵丁打掃戰場,一邊與龐師立重新返回宣化城,派人向著賈珩報信,打算休整一夜,準備調兵前往北平馳援。
……
……
北平城,都司衙門
這原是北平都司衙門改建而成,成為北平行營的官署,此刻下方兵丁執兵把守,神色警惕。
此刻距離居庸關被破已有三四天,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女真自南口而下昌平,就在昨天,昌平縣縣破,知縣傅文廣殉國。
此刻,官署之中北平行營諸將濟濟一堂,鴉雀無聲,看向那坐在上首的當朝內閣次輔李瓚。
李瓚端坐在帥案之後,身上也換上一身戎裝,問著下首的一位武將,道:“康提督,這次帶了多少兵馬?”
康鴻道:“回閣老,保定府所有騎軍兩萬,悉數到此。”
保定一直是拱衛北平的重鎮,大漢在保定設河北提督軍務總兵官。
李瓚望向下方密密麻麻如同蟻聚而來的兵馬,臉上現出一抹凝重,說道:“女真兩支偏師會師於昌平,合兵而進,兵馬在三萬餘眾,這是三萬女真精銳,而我北平都司兵馬原有三萬,薊鎮方麵兵馬應援於此有一萬,陸提督的兵馬還在路上。”
這時,康鴻道:“閣老,女真兵馬應該不會攻城,按照以往之例,我等隻要堅守城池,待敵退去,再行追擊就是。”
李瓚看了一眼康鴻,說道:“不可因循守舊,彼等在宣大一籌莫展,如今想要在幽燕之地進兵,攻勢當十分迅猛,況且北平之重鎮一下,彼等可得山河興盛。”
如遼宋之局,幽雲同樣可以落在胡虜手裡,作為俯攻中原王朝的橋頭堡。
其實,皇太極還真有下北平重鎮而固守的打算。
李瓚看向一旁的鄒靖,問道:“永寧侯那邊兒可有急遞遞送過來?”
鄒靖道:“閣老,剛剛的急遞,永寧侯送來了一封書信。”
“哦?”李瓚麵色微詫,從鄒靖手裡接過一封書信,取開火漆,拆開而閱。
下方的眾將都好奇地看向那正在拆信的李瓚,都有些想知道那位平虜大將軍究竟寫了什麼。
康鴻問道:“李閣老,大將軍在信中說什麼?”
李瓚麵色平靜許多,說道:“永寧侯已經派了援兵收複居庸關,我軍在北平堅守,待諸部兵馬趕至,就可圍剿入寇的女真精騎。”
李瓚說著吩咐小吏道:“去準備輿圖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