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頭不由暢想,他如果到了神京城,不僅能一覽天下第一繁華之地,更得娘舅、兄弟庇佑,該是何等快意!
那像現在提心吊膽的。
此刻薛蟠的一顆心,已經飄到神京城。
薛姨媽長出了一口氣,笑道:“留管家福伯將這個事兒了了,咱們這就啟程上京。”
薛蟠歡喜應著,說道:“那我去收拾行李。”
說著,不等薛姨媽喚著,一溜煙兒,撒著歡兒跑了。
寶釵杏眸瑩光閃了閃,輕聲說道:“媽,這就是哥哥買的那個香菱了。”
薛姨媽這時也看向一旁的香菱,見著少女身形嫋娜,眉眼柔美,光潔如玉的額頭上,一點胭脂印記嫣紅如桃蕊,頗是討人喜歡,隻是一張小臉愁悶,不由感慨道:“你哥哥為了這麼個女孩兒,人命官司都鬨將出來了。”
寶釵柔聲道:“媽,我剛剛和哥哥說,先讓香菱在我跟前兒,省得再生出事端來。”
薛姨媽笑著點頭道:“對,對,我剛才都說呢,先不能讓這丫頭放你哥哥屋裡,再過一二年再說。”
寶釵點了點頭,也不再說什麼。
薛姨媽歎了一口氣,道:“等到了京裡,他舅舅在,應能約束著他一些罷。”
寶釵輕聲道:“媽,舅舅那邊兒,上次來信說是查邊去了?”
薛姨媽笑道:“對,你舅舅去年在京營任節度使,今年去查邊,這趟回來必是要大用了。”
這自不是薛姨媽的推斷,而是王家兄妹書信往來時敘說過的事兒。
“媽剛剛說的東府那位,原不是寧府嫡支兒?可現在是……我尋思著上了京,不明就裡,彆觸犯了人家的忌諱。”寶釵杏眸眸光盈盈如水,聲音帶著幾分嬌俏,清聲問道。
薛姨媽聞言,麵上笑意也緩緩斂去,說道:“我給你說說,等會也得和你兄長說,往來書信說的含糊,大概就是東府裡的那位是寧國公那一代的庶出……”
說著,就將賈珩的事跡簡單說了,以薛姨媽內宅婦人的見識,也說不出多少門道。
“他也不知怎麼的,就入了朝堂那些官兒的眼,原本東府裡的珍哥兒,我早年隨著你爹入京,也是見過一麵的,不知怎麼的反而丟了爵位,然後就被流放了……記住了,乖囡,咱們到了京中,彆明著麵兒打聽人家這事兒。”
“媽,哪能哪壺不開提哪壺?”寶釵哭笑不得說道。
薛姨媽拉過寶釵的纖纖玉手,笑道:“也是我糊塗了,我的乖囡聰明伶俐,最是讓我放心了,你哥哥才是不叫人省心呢。”
說到最後,長籲短歎,又是麵帶愁容。
寶釵寬慰道:“哥哥過兩年娶了親後,想來應能穩重一些了。”
薛姨媽聞言,也是笑道:“我想著也是,乖囡,聽說你姨媽家有個銜玉而生的,她們家老太太寵得跟什麼似的,他們賈家現在聲勢浩大,為官作宰的,就有好幾個。”
說到最後,就有幾分豔羨。
寶釵聞言,臉頰就有些羞澀,以其內秀藏心,自是聽出了一些弦外之音。
而且,這已不是薛姨媽第一次在說,薛姨媽時常在家裡提及寶玉。
薛姨媽輕笑道:“還是準備明年禮部那邊兒的事兒,為娘尋思著就算不是選秀,就是和甄家幾年前那一遭兒一樣。”
甄家那幾年前一遭,自是楚王妃之事。
寶釵抿了抿櫻唇,不好接話,隻是抬起了螓首,一雙瑩潤如水的眸子眺望遠處,似穿過南國江山的重重煙雲,落在千裡之外的神京城中。
不提金陵城中,薛家母女如何計議——
卻說第二日,賈珩神清氣爽,換了一身居家常服,用罷早飯,不久之後,就在廳中領了聖旨。
“公公,怎麼親自來傳旨。”賈珩看向戴權,清聲問道。
戴權笑了笑,說道:“你領兵出征,旁人傳旨,雜家不放心,你這兩天籌備一下,就可去剿寇了。”
賈珩道:“先前就有準備,明日就可點兵出發,等下午就要進宮麵聖,還需煩勞公公向聖上提前說一聲。”
戴權笑了笑,拍了拍賈珩的肩頭,道:“子鈺啊,聖上雖未給予你期限,以防催著你,但還是有著一些期望的,三輔賊寇,早一些平定,聖上也能早一些安心,看著聖上因為這些疥癬之疾而吃不下飯,雜家心裡難受啊。”
賈珩拱手說道:“公公放心,我定當竭儘全力。”
“你賈子鈺的能為,雜家是佩服的。”戴權哈哈一笑,想要作出爽朗豪邁之勢,但笑聲卻尖細、陰柔。
“公公不如裡間喝杯茶再走?”賈珩麵色頓了下,抬眸問道。
戴權聞言,輕笑了,心領神會,隨著賈珩來到偏廳。
賈珩問道:“上次,托公公的事?”
說著,並行之間,將一遝銀票塞了過去,正是一萬兩。
戴權麵上笑意繁盛,輕聲道:“你托的那件事兒,正在想辦法,娘娘那邊兒似乎很是關照那位,但看著又不是那回事兒,雜家尋思著,許是……因著你?聽說宮裡都在傳,三皇子明年要出宮開府,似是要到五城兵馬司觀政。”
最後一句話,就是壓低了聲音說著。
賈珩聞言,心頭有著幾分猜測,低聲道:“公公費心了。”
“這算什麼費心?”戴權笑了笑,似有些過意不去,畢竟,沒把事辦成,還連收了兩次銀子,就是壓低了聲說道:“東城的產業落空,內務府那邊兒有些不大痛快,戶部那邊兒也有微詞,不過,你那件事兒辦得實在漂亮,上下說不出什麼怪話來。”
賈珩心領神會,情知忠順親王在進著讒言,但他……有晉陽長公主。
戴權笑道:“子鈺好好辦差事,隻要忠於王事,任他陰風鬼風,安若磐石,誰也撼動不得。”
賈珩麵色鄭重,拱手道:“多謝公公提點。”
戴權笑了笑,遲疑了須臾,緩緩道:“還有一件事兒,你調任一位錦衣府千戶往遼東,仇良和陸敬堯二人啟奏,說你插手錦衣府人事,聖上說你重視刺探軍情,還說擬得經略安撫司籌建軍情司提議很好,反而訓斥了陸敬堯和仇良二人,不懂兵事,鼠目寸光。”
賈珩聞言,心頭暗道了一聲好。
這正是他有意為之。
他借曲朗調一位被陸敬堯發配到江西府的錦衣衛藍姓千戶,加派人手前往東虜探事,這是他故意留下一個破綻,甚至事後當作忙忘了一樣,沒有稟告天子。
目的自是釣魚。
如果釣不上來,那麼他在麵聖時打上這個補丁,如果釣上來,那就更好。
待陸敬堯彈劾他插手錦衣人事,而他再以重情報之言,這樣就給天子造成一種強烈的心裡暗示。
現有的錦衣府掌舵之人,並不太重視對敵虜情報的搜集以及對軍情的協同。
而他賈珩,無論是在經略安撫司分司架構中,單設軍情一司,還是和錦衣府聯動,對情報尤為重視。
那樣就造成了一種印象。
而崇平帝方才的旨意,仍是讓他以天子劍節製著錦衣府,原本這一句是不用提的,因為先前清剿三河幫時,他已經在用天子劍調錦衣府聽事。
但在詔旨中非要加上一句,這其實就是潛意識中認可他對錦衣府的領導,更便於他行事。
“所以這一次,如能使錦衣府再次大放異彩,再向天子兜售我這一套情報戰的理論,錦衣府就可順利落入囊中。”賈珩心思電轉,麵上不動聲色。
麵對帝王,愈是想要哪個位置,愈是不能心急,因為愈是表現的迫切,疑心病的帝王愈是懷疑你另有企圖,圖謀不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