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滿殿嘩然,除族籍?
賈家失心瘋了?
就連北靜王水溶等一乾四王八公等賈家親朋故舊,都是大皺其眉地看著賈政。
賈家此舉,簡直愚不可及!
除族籍?現在滿朝文武都要將賈珩當牌坊掛起來了,你那邊除族籍了?
一個不見容於宗族之人,辭爵禮讓,幾有上古賢民之風?
如三代之治?
這宗族……屬實全員惡人!
此處,賈赦還真沒有將除賈珩族籍一事提前透風給北靜王水溶,或者說,當初偶然提了一嘴,北靜王、南安郡王耳邊兒風一樣,完全就沒當回事兒。
直到《辭爵表》一上,名望加身,現在除族籍,就顯得荒謬絕倫。
賈政聞言,身形劇顫,再次叩首而拜,帶著烏紗官帽的頭,重重叩在地板上,聲音哽咽說道:“寧榮二府,先前受人蒙蔽,然除族籍一事,並未做成,聖上明鑒。”
前麵站著的工部郎中秦業,聽著一旁的磕頭聲,餘光瞥向賈政,目中也有幾分憐憫。
當日,他是親眼看著自家女婿,用時一刻,書就《辭爵表》一疏,對了,用的還是他的奏章。
當時就有預感,此表一上,恐怕於朝堂要引起軒然大波。
關鍵不在於《辭爵表》,這東西在國朝雖然沒有,但在史書上有過,但事後證明……彆當人是傻子,玩以退而進的手段,大家嘴上不說,但心裡都知道怎麼回事兒。
讀書人做閱讀理解的能力是很強的。
正因為賈珩奏表寫的懇切,那是真要辭爵的。
在一眾文武心頭,你竟然玩真的?
這個簡直就像發現了一個“傻子”,大家快來看啊,這人簡直是……高風亮節,古賢民之風。
崇平帝聞言,看著賈政,沉吟了下,道:“賈卿,平身罷。”
而後,將一雙威嚴的目光,投向一旁的禮部尚書賀均誠,道:“賀卿。”
禮部尚書賀均誠,拱手說道:“犯官珍雖有子嗣,但珍所犯之罪,係勾結賊寇,逞凶京師,有大不敬之嫌,既屬十惡之列,其子已無承嗣之資,而珩惟賢惟德,可以服人,現有榮國之人都再三懇切求舉,老臣請聖上準其所請,嘉允之。”
惟賢惟德,可以服人,連榮國之人都出來讓賈珩嗣承寧國香火,為賈族族長,這簡直就是有力佐證。
簡直可以說,品德感召的典範了。
這一幕完美的,這位禮部尚書甚至心頭都產生一絲狐疑,莫不是天子暗示了賈政?
然後,崇平帝並無“畫蛇添足”之舉,有些東西,隻要是人為,再是天衣無縫,都會被人察知破綻。
彼時,反而就是政治醜聞了。
崇平帝深深看了賈政一眼,道:“準卿所奏。”
賈政幾乎是熱淚盈眶,頓首再拜道:“臣謝聖上隆恩。”
內閣次輔韓癀麵色沉靜地看著這一幕,眸光深深。
心道,這賈存周倒是歪打正著,唯有如此,才能彌補賈族清譽。
相比旁人或還以為賈政老謀深算,但韓癀這位吏部天官,對賈政的性情、手腕,幾乎了解的一清二楚。
不通庶務,好做清談的假道學。
恩,就是歪打正著。
崇平帝道:“此事既了,就擬旨議交六部。”
陳漢承明製,內閣擬旨附署,傳達六部,六科給事中有封駁之權,等六科也簽了字,那就是可以備案可查的聖旨。
無可爭議,至高無上的法律效力。
旨意大意基本是“辭爵,嘉允之,然朕憫功臣,不忍香火斷絕,以珩承嗣雲雲。”
這就是放在全天下,都挑不出毛病。
爵位,我可以不要,我祖宗,不能不要吧?
讓賈珩以族長身份祭祀祖宗香火,這是天子的恩典光耀,對其孝道的最大褒獎,這是德政典範。
誰敢妄加置喙,就是悖逆人倫,喪心病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