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有了堅果類副食增值增收的方案,隻不過瀘溪縣體量太小,不太可能建立“姑蘇產業園”或者“兩江工業園”,因此還是要借助企業為載體。
“大橋食品”和“大橋工業園”是主要合作方,沙城市政府農業局則是在“華東六省一市和中原省”的大基建框架下,提供了市場谘詢、產銷溝通的技術支持,又在姑蘇市農業局的建議下,通過姑蘇市和臨川市的政府對接,建立了規模不算很大的崗位就業路徑。
原本臨川市政府興趣不大,但因為能創造就業,於是也就對瀘溪縣的自力更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當然總體上而言,多少還是臨川市要占一點瀘溪縣的便宜,隻不過這點兒利益來去,對劉諶、陳文林等人而言,無傷大雅,也懶得計較。
“張老板,這趟海岱省的白菜,有啥說法沒有?”
“能有啥說法,不就那幾招嘛,你又不是沒見識過洋人不要臉起來,其實一點底線都沒有。更何況南朝鮮人隻是洋人的狗,臉本身就沒有。”
調試線路的時候,海岱省那邊已經能看到大橋鎮這邊的畫麵,張浩南坐那兒的形象,瞬間將會議的氣氛拉低了不少。
從組織到“有活力社會團體”好像就差這麼一個人。
“張總旁邊的是誰?”
“陳文林,沙城農業局的局長,很有水平。‘大橋養豬場’在江北地區的推廣,他出力很大,在農民工權益保障上,也很出彩。”
“崇州市那個外沙港剪彩,我好像見過他啊。”
“噢,邱少飛跟他關係很好,好像是同學還是什麼,這個要回頭問一問。”
齊州這邊農業廳的人多了一些,還有進出口貿易公司的負責人,都是老相識了,有畫麵的時候,張浩南還招了招手算是打招呼。
其實齊州這裡看到陳文林跟張浩南磕鬆子聊天,特彆好奇兩人在討論什麼,要是知道一鱗半爪的,少不得又是流水一般的鈔票。
“那你是要包銷?”
“包銷啥啊包銷,‘大橋食品’本身就有一個產品線在推廣,之前做冷鏈冷藏冷凍測試,除了魚肉海鮮,還有低溫保存的酸奶和泡菜製品。”
“嗯?”
陳文林一愣,“川式泡菜?”
“對。南朝鮮的辣白菜總量沒多少的,與其浪費時間為了那幾個億,還不如盤活現在的國內市場。戰略部做過大區快餐飲食調查的,過去十五年,地方特色快餐飲食,基本都在被‘江湖菜’占領。就是我們常見的辣味川菜。”
“倒也好像確實有這種現象。”
“行業發展肯定有高峰有低穀的,‘江湖菜’會因為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而後衰退,地方特色又會重新抬頭,這個呢,主要還是看經濟發展。現在因為普遍工業區飲食消費人群,是外來務工人員,這跟人口流動趨勢是直接掛鉤的。那麼有了這個基本規律,南朝鮮的辣白菜市場,跟工業區務工人員消費市場比起來,不值一提的。”
“我記得川南有個醬菜廠,十幾年前就有五六個億的規模。”
“你沒記錯,確實是的。不過過去運輸條件困難,金沙江跟揚子江雖然是同一條長江,但通航能力根本不是一回事。隻能靠鐵路公路,川南地區的行業話語權……不能說沒有吧,但基本等於沒有。”
這裡麵就涉及到了當地省內的鬥爭,倘若有類似“五糧液”這樣的企業,地方政府的狗叫權,肯定要大一點。
但醬菜廠肯定沒辦法跟“五糧液”相提並論,自然就喪失了話語權,連帶著也傷害到了其在行業內的發展狀況。
可以這麼說,機會其實已經錯過了。
現在趕上好時候的,是成為直轄市的山城,在醬菜領域,賣榨菜就能穩住一部分城市就業和農村家庭生活水平。
“那現在是在‘大橋食品’開生產線?”
“這個隨意的,老徐這個月跑一跑,到時候在鬱州、彭城都可以直接改造廠房。我跟巴蜀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也有戰略合作,原本隻是談了白蘿卜的泡菜品牌開發,現在無非是增加一個大白菜。”
“那南朝鮮那邊……不出口了?”
“稍微弄個幾千噸或者幾百噸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張浩南突然笑得有些讓陳文林害怕,“你也不想想的,過年白菜不賣掉,開春是要廢了不假。但是你南朝鮮過年沒白菜吃,我就不相信南朝鮮政府法力無邊,能憑空變出來。”
“……”
陳文林沒想到這一茬,想想也是,吃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隻要是“硬需求”,那怎麼會是賣方著急呢?
海岱省內部不應該不清楚啊。
陳文林略作思量,就心中有數了,不過彆人家的“家務事”,他也不會去管,更不會去多嘴。
不過他想過之後,差點笑出來,他估計海岱省內部有些人壓根沒想到,會有人直接去找張老板打個商量,更沒有想到張老板對於這種級彆的出口貿易,不過是略微出手即可。
根本談不上什麼麻煩,跟內部大市場的開發比起來,怕是整個南朝鮮都無法納入“沙食戰略部”的考量。
陳文林敢斷定,跟南朝鮮人合作的某些家夥,現在估計已經在跳腳,甚至內部狗咬狗了。
兩人正聊得起勁,徐振濤捧著茶杯問道:“你剛才講的川式泡菜,省內預計市場多少規模?”
“一年八千萬斤。”
“多少?!”
“人均一斤多,有啥問題?”
“不是,你說的是泡菜啊,不是新鮮蔬菜,哪可能四萬噸?!”
“你什麼水平跟我狗叫?我說八千萬斤,就是八千萬斤,沒有八千萬斤,多出來的我全家這麼多人張嘴吃掉可不可以?”
“伱叼,你老卵,老子不跟你攀談。”
徐主任臉一黑,懶得再去跟這畜生說話。
而陳文林則是眼珠子都鼓在了那裡,“張老板,真的假的?”
“這還有啥真的假的,兩江省是不是七千來萬人?”
“嗯……是。”
“人均一斤多,是不是八千萬斤?”
“……”
陳文林猶豫了一下,半晌,他還是點點頭,“倒也是。”
“那不就結了。”
張老板兩手一攤,感覺陳局長問的問題水平很低啊。
“……”
什麼叫那不就結了?!
不是,生意是這麼做的嗎?
賬是這麼算的嗎?!
陳文林一時間無語了。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