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代表還有沒到的?”
“就差張浩南了,兩江省的奧運冠軍前天就到了京城。”
兩江省的學生代表,一般都是“德智體美勞”裡麵挑,體育研究生通常就是學生代表之一,正常情況下就是奧運冠軍。
建康大學和兩江工業大學原本就概率大一點,隻不過現在冒出來一個“浩南哥”,風頭也就碾壓了好些年。
“怎麼個事兒啊,這也沒幾天了,不會不來吧?”
“誰不來?”
辦公室外麵有人風塵仆仆進來,打開飲水機就給手裡的水壺裝水。
“說張浩南呢,還沒到京城。”
“嗐,他家裡生孩子呢。”
“又生?”
“不但生,還是兩到六個。”
“……”
坐裡邊的一個老大姐探起腦袋,“什麼叫兩到六個啊?這還能先生兩個,然後忍一忍等兩天再生?”
“於姐,人家待產的有仨呢。昨個兒剛生一對‘龍鳳胎’,另外兩個也是快生了,就這兩天,要還是‘龍鳳胎’,那不得是六個?”
“這是生大白菜呢?‘龍鳳胎’隨便生?”
“昨個兒那可是第四對。‘貓貓茶’上麵的,是第一對。”
“啥?就那飲料瓶上的兩個?”
“可不是麼。”
然後就有人摸了一瓶暖茶出來,看了看瓶身上嘻嘻哈哈的小男孩小女孩,“還彆說,一開始還沒看出來,這現在一看,還真是雙胞胎。這小姑娘的眉形,可真像她爸。”
“這回搞計生的又得炸毛,還得摁著人不亂嚼舌頭。”
“去年不是有人檢舉張浩南的私生活嗎?還把兩江工業大學給舉報了。”
“那要不然安獨秀這個老好人能堵著人大院兒罵街?人家那是檢舉張浩南嗎?人家那是饞兩江工業大學校長的位子。”
“你這孩子,這樣的話少說,當自個兒家呢?”
“怕什麼,我又不求進步,我就過來混日子的。”
“嘿,說你你還來勁了是吧?混日子這話是能亂說的?!”
“成成成,我檢討,我馬上寫檢討……”
雙手一舉作投降狀,年輕人真就摸了紙筆出來寫檢查。
辦公室的氣氛頓時又恢複了往常,不過很快就聽到走廊裡有人腳步匆匆,旋即便又有人到處打聽事情。
很快就有消息傳過來,說是政務院社會發展科技司的張建剛高升了,另有任用。
“他去年不是才轉正嗎?”
“聽說是‘航天大院’有個大獎,讓他過去幫忙。”
“大獎?大獎跟政務院有啥關係?”
“濠鏡澳的‘錢氏工程獎’,也叫‘塞恩工程獎’,第一屆的二等獎出來了,一等獎輪空。二等獎是工程院‘地麵力學’相關成果,聽說也有四十萬還是六十萬的獎金。”
“什麼時候的事兒?”
“就這個月,月底吧。”
然後辦公室裡的人就聊起了“錢氏工程獎”,聊著聊著,才有人咂摸著味兒來,突然說道“不會是有什麼戰略項目,是‘航天大院’發起的吧?然後讓政務院的人過去維持項目穩定推進?”
“而且肯定跟張浩南有關。哎,你們說……”
八卦是一種本能,辦公室的“嚼舌根”更是標配,哪怕明知道大多數時候都是禍從口出,但還是忍不住。
因為猜準了一條線路,那就是金山銀海的回報率。
更何況,這跟“財神爺”相關。
辦公室裡的老老少少,都很清楚,如果提前猜對了戰略項目,那他們稍微布置一下,幾十個億不敢說,讓人十億八億撿到手軟,那並沒有什麼難度。
京官兒苦日子熬起來是難受,但爽起來……那也是加倍啊。
在京城最不缺少的就是消息渠道,隻要勤快點兒,飯局酒局趕場趕得到位,再整點兒“小紅樓”的微挨屁中屁,一個新時代的“包打聽”也就誕生了。
張建剛這光景忙得很,他跟張浩南一直保持著聯係,知道把兄弟又添了一窩小崽子,道喜的電話已經安排了,不過在此之前,他得連軸轉考察“航天大院”的技術支持項目。
其實說是“航天大院”的,倒也不準確,但“兩彈一星”相關單位並不少,主要目的就是籌措經費。
幾個單位的預算委員會都有人過來,熟麵孔生麵孔都有,借著選舉這個時機一起討論討論。
“張主任,安東省的合作項目,放在冰城,會不會引起爭論?”
有個機器人專家眉頭微皺,顯然有些擔憂一些安排。
在“科學的倒春寒”時期,就吹過“產學研”的牛逼,但正經拿到錢,還是“新聞聯播最佳男主角”頂著壓力搞定的,就這也不過是仨瓜倆棗的。
但基本也做成了“產學研投”的整體閉環,隻不過在宣傳口徑上,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大多隻提“產學研”,不提最後的“投”。
這也跟當時倒賣物資帶崩了太多東西有關,其惡劣影響波及到了太多人,這其中當然包括研究人員。
所以多少有些後遺症,爭奪資源的時候,可不認什麼兄弟單位情誼,口水仗之後全武行那都是常有的事情。
“發起方是‘紫金科技’‘沙洲物流’還有‘金橋電腦’,他們要測試自己的控製軟件,所以不管是測試單位還是試生產工廠,都會放在冰城。為的也是方便數據對接,畢竟黑水工大在沙城有個分校區,有獨立的數據庫……”
張建剛底氣很足,他這把兄弟玩女人的本事和搞產業一樣高,不需要什麼技巧,玩的就是兵臨城下、聲勢浩大。
其實安東省院校、科研機構沒啥意見,之前虧損倒閉的液晶麵板廠,也是由建康市政府打包走的,包括工人。
放以前,建康市政府根本沒有這樣的膽量,畢竟不算科研人員,光技術工人要打包,沒有一兩個億下不來。
但因為張浩南擺平了那條液晶麵板生產線,現代公司如今也知道這裡有尊大神,乖巧得很,甚至還從濠鏡澳向大神借了八千萬美刀熬過內鬥的尷尬期。
此事帶來的好處不言自明,圈內都清楚有“看不見的黑手”在瞎攪和,媒體口徑出奇的平穩,沒有羅圈屁,也沒有黑屁,總之就是實事求是,也算是挺為難這幫搞新聞傳播的。
“這工業視覺技術,是安東省的強項,放冰城,這也太……”
“我再說一次,發起方是‘紫金科技’、沙洲物流”還有‘金橋電腦’,你們有意見,可以提,但我解決不了。你們實在是想要反應困難,可以嘗試溝通一下‘紫金科技’的副總虞小龍先生,他目前就在南郊區,離得不遠。”
“……”
“……”
虞小龍這個二代在京城搞風搞雨也不是一天兩天,之前還把本家給打了。
現在他那老爹虞龍,又成了“東北第一酷吏”,大概率不會回鬆江退休,而是會持續惡心東北官場最少三年以上。
可以這麼說,聽到虞小龍還是虞龍這破名字,都會讓不少人愁得頭禿。
讓他們去找虞小龍?
謝謝了。
但讓他們去找張浩南……
那更不敢。
這貨給“國流辦”的人敬酒,至今都是經典名場麵。
舉報張浩南的流求各界人士,比東北官場舉報虞龍的還要多得多。
虞龍一共也就收了幾百封舉報信,跟張浩南上萬舉報信根本沒得比。
隻不過流求人錯判了張浩南的特殊性,他根本就不是體製中人,也不怕傷害這個群體感情那個群體感情。
論“統戰價值”,張浩南獨一檔的遙遙領先。
“今天這個會,我再強調一次,不是說討論怎麼分配投資。投資內容已經確定了,項目公示也已經做過了,現在隻是討論一下如何讓更多的政府、科研院校機構還有一些社會團體共同融入進去。”
張建剛知道這些老乾部老學究不死心,所以直接讓他們死心,“張總在去年的一場內部會議上,已經明確了他在東北的投資模式以及內容。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大板塊,第一個大板塊,毫無疑問就是農業。”
伸出的手指彎回一根,張建剛手肘支著會議桌,一邊說一邊晃,“涵蓋範圍很廣,是廣義上的農業。實際上農牧水產都有,現代化的養殖場也不是隻有養豬場,還有相當規模的封包技術、冷藏技術,這些都是東北老工業的強項,但要轉化成競爭力,肯定也要機遇,更要平台。張總解決的問題,是我們的硬性顧慮。一是投資,二是就業,三是市場,等於說他來當爹又當媽,剩下的,就看底下子女成不成氣候……”
“……第二是高技術,其中當然也有高新技術,像工業軟件,工業機器人,控製係統,傳動係統,儲能係統……這些呢,都是張總名下各企業現實和將來需要的。這第二個的大板塊,還要反哺第一個大板塊,比如現代化養殖場的溫控係統,比如現代化農場的無人機、聯合收割機、滴灌係統、噴灌係統、生產加工一體裝備設計,等等等等,這些都是高科技。哪怕是低速電動車,從世界範圍來看,也是高新技術的範疇嘛。去年安東省不也是拿到了一個控製器的委托生產?隻要四月份還是五月份,通過了‘紫金科技’的驗收,以現在‘紫金科技’的產能,有百分之十的供貨量,那也是一千萬的產值,對不對?”
其實沒人不知道張建剛說的是啥,隻不過眼下都想多整點兒薯條,畢竟以前沒想過還有這等美事兒。
原本安東省也不是沒人琢磨著“關門打狗”,把人騙過來投資然後一波帶走,但虞龍在隔壁黑水省殺瘋了,甚至跨過安東省,在渤遼省也得罪了一大批,更是直接導致了渤遼省在海港建設上的路線分歧。
這事兒鬨出來的麻煩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得多,牽扯的人也更廣。不過都被專線鐵路方案給掩蓋了過去。
對於張浩南的投資有什麼計劃,目標是什麼,其實很多人壓根不關心,他們要的很簡單,把錢投過來,就行了。
張浩南要高科技給現有產業賦能,提高產品產值,關他們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