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漲工資,就不是張老板可以染指的,就像西域省的“棉農”,一個性質。
中央相信“張浩南同誌”沒有重演“收買人心”這個典故的動機,但難保
所以這個月開始,就在考慮正式成立國字頭的糖業公司。
跟原先的番茄醬業務剝離,暫時脫離中糧,要獨立運行。
這從行政上來說,是個大動作,因為很有可能會增加一兩個部堂級的“大佬”。
如果沒有,那就算是侍郎這個級彆,也足夠高了。
有想法的人都在活動,但主動權完全在中央,在“財神爺”,地方上想要進步的,連去拜哪個衙門都沒頭緒。
雷州“二周”之一的周正法,因為之前“雷州特大走私案”後續對基層的安撫工作做得極其到位,再加上穩定住了短期混亂的經濟,所以上麵也在研究,讓他來主持兩省國有甘蔗園的總生產總管理。
再有就是他跟“張浩南同誌”關係融洽,工作上時有配合,組織都是看在眼裡的。
尤其是組織還知道姓張的王八蛋在外麵黑了不知道多少億的“黑錢”,這些“黑錢”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黑了,根本分不到一毛。
所以組織希望周正法同誌努努力,說服這孫子把黑的洗成白的,然後重新投到偉大的甘蔗種植事業中去。
拜托了,周正法同誌!
周正法現在壓力不小,他要從嶺南省的“省府大院”跳出來,選擇餘地並不多,現在新增這麼個糖業公司,能不能真正成為糖業公司的“一代目”,那就要看一看能力了。
畢竟正式籌劃和正式開張那還是兩回事。
個人級彆跟著單位級彆走,能不能進步,那就成了一錘子買賣。
所以周正法現在散了各種亂七八糟念頭,就一個想法,緊跟“財神爺”腳步。
張浩南說要怎麼整“糖料倉庫”還是說“白糖倉庫”,都行。
中央的指示他要聽,張老板的意見同樣不能少。
畢竟走錯一步,搞不好就是萬丈深淵。
悠著點兒一準沒錯。
此時周正法並不知道張浩南在“麵試”李凝華,他的想法是如果有“港口製糖”業務,那怎麼著雷州港高低得有一整套工業。
這掐指一算,差不多三到五億的投資。
如果“財神爺”還有一些人情往來,可能羊城港也會搞一個,畢竟蘇潤眾蘇市長是老朋友了。
再加上老家沙城港以及經濟中心鬆江,這就是四家十幾二十億的投資。
但肯定不可能隻有區區四個,國家太大了,從市場需求來計算,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的還有東北,所以東北至少有兩個港口。
問題在於這兩個港口放哪兒。
這是周正法無法預測的。
之後還有華北保底兩個,津門和膠澳肯定也會有,剩下的港口再去競爭名額。
總賬不算還好,一算就是心驚肉跳。
倘若上位,真去給國字頭糖業公司掛帥,那保底就是個百億體量。
上限就要看水平,有能力做到五千億也不是不行。
沒能力就要做好“守成之君”。
不管哪一種發展情況,周正法現在都做好了心理建設。
他也給自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自己乾得一塌糊塗,然後退休待遇全無……
和周正法比起來,李凝華就輕鬆多了。
“現在我的想法是扶持本地村辦集體毛紡企業,然後把亂來的小老板一把打掉。也做好了消化不良幾年的準備,現在要是說張老板願意抬一手,那肯定是再好不過。”
此時虞山的毛紡城或者說羊毛衫市場,還是紅火的。
但是大量本地老板根本無所謂讓利不讓利的事情,再加上先富起來之後的風氣極差,整個虞山的賭博群體中,基本就是以毛紡廠老板為主,其餘紡織業老板為輔。
在炒作原材料價格以及毛紡城攤位費上,更是勾結了兩浙省的炒客,搞得正經商販生意完全失控。
而與此同時,價格炒上去之後,虞山市對這個行當的抽稅,居然沒啥大變化,甚至還略有走低。
這種情況李凝華就算想要改善,首先就要有地方上的配合。
鄉鎮企業就要鄉鎮政府乃至建製村村乾部的共同合作,才能對症下藥。
可在發展浪潮下,人都是趨利生物,有錢不賺王八蛋,甭管那是什麼錢。
所以和羽絨品類的良性發展不同,虞山的毛紡產業從吊打澄江,在今年上半年,已經被澄江完成了全麵碾壓。
各項指標都落後澄江的競爭對手。
再加上澄江市政府也確實有一套,“企業博士後流動站”可圈可點,品牌戰略也初見成效。
這讓李凝華急得上火。
“嚴重違規的呢,你查一家我吃一家,‘玄鳥文化’有服裝公司的,雖說毛紡這一塊並不是主業,不過我在蒙兀省還有東北底子比較厚,幫你穩住羊毛羊絨原材料價格問題不大。提貨可以在崇州,直接鐵路運輸。”
其實可以走海運,但跟濱城沒談好,這事兒就隻能跟鐵道部門直接談。
張老板這點麵子還是有的。
彆人找老丈人包車皮是麵子,他去政務院喝杯茶就不是麵子了?
一樣好用。
“紅線劃在用工、環保、偷稅漏稅上,你看怎麼樣?”
“這個無所謂的,到時候有人說你出賣虞山企業給我,輿論上不要怕,全部往我身上甩。不服的打到服。”
“……”
張浩南接著又道,“還有可以查一下村辦廠的集體資產流失,我們本地最靠得住的,絕對不是城裡的,隻有鄉下人才是最好用的。”
“這個我有數。”
長三角的一個特殊之處,就在於城鄉收入差距不大,城市人口收入不是碾壓性的。
所以在城市化進程中,誰能“收買”本地區的農村居民,誰就獲得一個牛逼到嚇死人的“票倉”或者“市場”。
“關於‘港口製糖’呢,可以拿來當籌碼,跟一些有毛紡企業的村裡做交換。招工讓一點指標出來,直接到村,算是‘農村供銷合作社’之外的指標。你捏在手裡,讓二十個村買賬,就等於穩住了五六萬人。這個模式可以做三年,問題應該不大。”
“可以這麼久嗎?”
“伱對我在布雷西亞的生意有多大,還沒有清晰的概念。”
“……”
“簡單來說,隻要我想,今年白糖產量可以是國內總產量的一倍多點。”
“入娘的……”
李凝華整個人都麻了。
明明喝了點兒紅酒,結果臉非但不紅,反而有點白。
知道張浩南牛逼,但牛逼到這種地步,他可以接受,就是有點害怕。
“通過白糖來做一次資源集中,之後再弄一個招牌規模企業,就要省力得多。”張浩南說的經驗就是隔壁澄江的,本地區很難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虞山國資公司誰負責?讓他出趟差,跟劉老師一道去嶺南還有嶺西。”
“沒問題,這個我來安排!”
這個機會就是“天上掉餡餅”,所以第二天一堆人來李凝華這裡求帶飛。
管他媽的國資公司不國資公司的,閉著眼睛享受的事情,有個卵的技術水平,他們也可以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