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你們到了南方,我會按人口,一個人口分你們五畝地,男孩女孩老幼都算數,還免你們兩年稅,”
“爹爹,這是大貴人,快拜見下,”張豹說道。
“你說話算數,”張豹父親看著胡湘說道。
“是的,你現在的家產,價值多少錢,我全部購買了,”胡湘說道。
“少爺,不用你出錢,隻要我們全家能安全到南方,我張豹就感謝少爺了,”張豹說道。
這幾天的相處,張豹也對胡湘充滿了恭敬,畢竟相對於張豹的地位,胡湘屬於貴人了,如果貴人能禮賢下士,對底層人來說,那肯定是受寵若驚的。
就好比後世的胡湘,如果那個億萬富豪對胡湘客客氣氣,再請胡湘吃頓大餐,胡湘也會對他尊敬的,可是做美夢,都夢不到這好事。
“這是你們積攢幾輩子的家產,我不能讓你們張家幾輩子的心血全部白費,”胡湘說道。
在胡湘的堅持下,全部家產作價二十兩銀子,二十畝地,一條漁船,還有幾間茅草屋。
其實他們的地也可以賣給鄰居,但鄰居要是買了,官府的人來了,肯定又要得收回去,而且還要懲罰購買的村民。
不過一些農具和鍋碗瓢盆可以給鄰居。
胡湘想,官府的人,也不可能很快就來抓捕張豹家人,畢竟胡湘路上沒有耽誤時間,於是讓張豹父親準備豐盛的夥食,要大吃大喝一頓。
再說,就是官府的衙役來了,又能怎樣,縣衙的幾個衙役,百姓們怕的要命。
但在胡湘等人麵前,還不是隻螞蟻。
飯準備的很豐盛,魚肉,野鴨肉,還有羊肉,羊那是張豹父親用十隻母雞和鄰居更換的。
在缺乏調料的古代,也就羊肉加鹽,胡湘吃的還美味些。
其實張豹的全家,過年時候也沒有吃過這豐富的飯菜。
豐盛的夥食,讓張家孩子們咧嘴傻笑。
吃完飯後,又休息了一個晚上,準備一早就出發。
晚上這段時間,張豹父親讓幾戶鄰居做了一晚上的乾糧,準備路上吃。
這次跟隨走的人,除了張豹全家,還有張豹的叔叔一家,共計十五口人。
後世有人說故土難離,但那是離開故土成了無根無衍的遊子,離開熟悉的故土,生活更艱難,能闖出一片天,那還好,但大部分的社會螻蟻,都是煎熬著身體,麻木著大腦,熬人生。
但要是離開故土就過上幸福的生活,誰會說故土難離。
張豹一家是充滿著幸福的向往,去南方胡家的地盤的。
往回返的路程,明顯慢了很多,婦女兒童走的慢,為了不暴露目標,胡湘等人儘量夜間行走。
過河的時候,胡湘看到張豹的父親,叔叔,大哥,還有他叔的孩子,都會水,不愧是水邊長大的,會水是他們的吃飯家夥。
“我們漁村婦女兒童都會水,有亂兵來的時候,我們就跳進湖裡麵,避兵禍。”張豹的父親說道。
又經過十多天,進入了彭義斌管轄地盤,其實現在史天澤和彭義斌的地盤,是犬牙交錯,老百姓都不知道,誰是官府。
他們的統治都是以城池為中心的,對農村除了征糧,拉丁,其他的幾乎不管。
胡湘決定到恩州一趟,拜訪一下彭義斌。
到了恩州,彭義斌宴請了胡湘等人。
“胡公子,到北方哪裡了,”彭義斌問道。
其實一到彭義斌的地界,胡湘就通告驛站的人員,不然胡湘等人白天不好在官道上行走。而且還雇傭了驢車。
“是從雄州回來,我是到北方探查史天澤虛實,路上遇見一家流民,外出逃難,就收留了他們,”胡湘說道。
“這探查,還需要胡公子親自去嗎?”彭義斌道。
“彭總管,不知道彭總管有沒有聽過這句話,人的位置不同,對情況事情的探查也不同,因此我才親自到清樂軍的地盤探查一下,我此次到雄州,收獲很多,”胡湘說道。
“哦!是嗎!你們有手槍,龍潭虎穴都能闖,”彭義斌道,“有哪些收獲,”
“我準備派一夥人馬,深入到史天澤的後方,這樣史天澤後方不穩,他在真定府就站不穩了,也許會撤離真定府,就是他不離開,也不敢發動大軍南下了,”胡湘說道。
“那你們準備派他們到那個地方,”彭義斌問道。
“北方地方如此廣闊,可以四處落腳,這樣史天澤也無法查到我們的行蹤,”胡湘說道。
“那糧草怎麼解決,”彭義斌問道。
其實深入敵方,最大的困難就是糧草,當然也可以搶劫,但那樣,就和老百姓結仇了。
“糧草,我們可以用銀子購買,”胡湘說道。
“用銀子購買,怕是到時候,就是有銀子也購買不到糧食,”彭義斌說道。
“這個不用總管擔心,怕到時候,我籌集的糧食,不但能自給有餘,還能運回來些,運到武安有點遠,能不能這樣,我們把糧食運到恩州,你們從邢州糧倉如數轉給我們些,”胡湘說道。
胡湘這樣說,雖然彭義斌沒有撈到一點糧食好處,但這不重要,因為胡家派人深入到史天澤東後方,那就極大的減輕了彭義斌的壓力。
“如果你們能籌集到糧食,運糧的事,就由我們辦,就是到深入到史天澤地盤,我也會派人去,”彭義斌道。
這個時代,糧食可是最寶貴財富,史天澤的區域少一些糧食,史天澤可就少征繳些,這個時代,糧食缺乏,就沒法發兵。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不是說說玩玩的。
因此彭義斌才爽快的,不怕危險的派人從史天澤的地盤運糧食。
“哈哈,就這麼說定了,”胡湘說道。
其實胡湘想派一隊人馬深入到白洋澱,那裡湖泊眾多,很容易隱蔽,可以依托白洋澱,輻射周邊百裡,因為人一晚上可以行軍百裡。
胡湘要讓白洋澱周邊百裡,史天澤任命的官吏和官府全部癱瘓。
而且有張豹熟悉白洋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