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1851年開始建造的“大東方號”蒸汽明輪船,排水量達到兩萬七千噸,能裝五萬噸煤,蒸汽機馬力是八千馬力。
那時候的機械工業還不完善,電也隻是用於電報應用,近代鑽床都還沒有出現,英國的軍隊還是前裝米尼槍。
就製作出來幾千匹馬力的蒸汽機。
而且就在1840年,鴉片戰爭時期,英國主要軍艦還是風帆戰艦。
這些廢話說這多,是想表達,大功率蒸汽機的製作,相對於內燃機,它是簡單的。
胡湘從蒸汽機製造廠。
來到了鐵管廠。
這個廠是製作輸水管,也能用於輸油,及各種液體。
水管直徑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四種規格。
這水管用用薄鐵板卷製的。
現在已經不用盤條鐵管,那種製管工藝了。
因為現在有了卷板機。
卷板機也是一根圓滾軸,滾軸轉動能把鐵板卷成圓筒形狀,最後會留道縫隙。
這種方法製作的鐵管,是做不了大炮炮管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輸水鐵管,其實不需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就像後世農村澆地時,用的塑料水帶,水壓也沒能把塑料帶撐破,更彆提薄鐵板了。
薄鐵板卷成管後,縫隙是用乙炔焊焊接的。
現在電焊還沒有研製出來。
為了防止生鏽,把鐵管放在熱鋅池,鍍了一層鋅。
不過鍍鋅之前,還需要去除表麵灰塵,鐵鏽,就需要把鐵管放在酸液池,酸洗下。
酸液池的酸,可以是鹽酸,硫酸,也可以是它們混合酸。
製作的鐵管每根長5米,厚度3毫米到5毫米。
製管廠負責人說,這鐵管要是采用流水線生產後,產量必然增加。
但哪能用到這多的鐵管。
但胡湘對負責人說,不要管用不用得完。
製管廠重要任務目標,就是提高製作質量,提高鐵管產量。
其實鐵管的用途,可廣泛了。
化工廠,就需要各種鐵管,用於輸送原料。
在化工廠,管件,閥門,泵,是化工廠設備基礎部件。
那根直徑5厘米,還可以做腳手架的鋼管。
胡湘也對李冶說了。
化工廠要不斷把製作工藝流程升級,實現流水化,生產連續化。
其實也都在不斷的升級。
以硝化甘油生產為例。
現在早已經不是人端著陶瓷盆,站在水裡,把甘油硝化了。
而是建立工廠,采用流水冷卻反應容器。
硫酸和硝酸的給料采用管路。
生產作業采用流水化。
有人說,當年八路軍的炸藥廠,為什麼不用流水化作業,工廠化生產。
一直采用土法,人工生產。
你個古代製作工藝比八路軍兵工廠還先進。
那是因為抗戰時期條件太艱苦了,生產設備都必須是移動的,便於埋藏的,還把兵工廠建在大山深處的黃崖洞裡麵,防止敵人發現,空襲。
因此到建國後,所有土法生產炸藥,子彈,全部停止了,都采用工廠化生產了。
喜歡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請大家收藏:()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