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多大軍已經到達了江華島。
牧民韃子們,現在也都更換上土灰色新軍裝。
穿上新軍裝草原韃子,立馬展現出昂揚的士氣。
這軍裝本就是為方便作戰設計的,因此穿上軍裝,個個顯得精神抖擻。
葛財旺帶領大軍開始了南下,配合高麗軍隊,收複被扶桑占領的國土。
也不知道扶桑國大將乃木希口采用什麼戰術,沒有直麵硬剛聯軍。
而是命令扶桑兵快速撤到了漢江以南丘陵區域。
這很不符合扶桑國的武士道精神。
高麗大將崔怡說,扶桑兵應該是害怕凶殘的草原蠻子。
胡湘命令威海衛電報局,收到戰報要立馬傳到青島港電報所。
現在胡湘正在和宋國談判。
宋國的談判代表還是史岩之。
談判雙方又在望海樓開始了奢華聚餐。
酒過三巡後,史岩之笑說道,“三公子,我這次來,是為兩國友好來的,市舶司允許硫磺售賣了,你們準備拿什麼貨物兌換,”
“除了火器,我們現在可是啥都賣,你們還想要啥,”
“成套的機器設備,比如製作盤條的整套設備,製作釘子的成套設備,”
“盤條,鐵釘,我們賣的也不貴,你們何必自己生產,”
“三公子,我宋國無業遊民無數,工錢很低,他們要是製作盤條,鐵釘,會比你們製作的更加低廉,我們還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賣給你們,是不是比你們自己製造更合算,就像麻袋,麻繩,”
胡湘聽到史岩之的話,看似有道理。
現在北方自己放棄了麻袋,麻繩,荊條筐生產,都是從宋國進口,雖然工業不完整了,但那是輕工業,無關緊要,這樣就能騰出了很多勞動力從事彆的行業。
麻袋,麻繩旺盛的需求,宋國市舶司官吏也是知道的,有宋國官吏妄言,隻要不出口麻製品,北方就沒有袋子裝糧食,沒有漁網捕魚。
但盤條,鐵釘不行,因為它們是機械化流水工藝生產的,機械設備的起的作用比人的作用大得多。
史岩之也想象不出盤條,鐵釘是如何規模化生產的,雖然知道是采用機械設備,但機械設備先進到何種程度,達到什麼樣的流水工藝,史岩之是不清楚的。
以前為什麼要研製釘子,鐵條的流水工藝生產,因為釘子,鐵條的應用太廣泛了,而且需求量也大。
而且製作盤條的機械設備,是重工業的結晶。
現在南宋每月都買十幾噸的盤條,鐵釘,而且還在逐月增加。
盤條,鐵釘銷量的增加,其實這也反映了宋國在逐漸富裕。
史岩之對胡湘說道:“硫磺換鐵軌怎麼樣,一斤硫磺一米鐵軌,”
“你們想修建鐵路,”
“我們就不能修建鐵路,”
“南方不是河流遍布,適合行船,修鐵路,你們也不怕勞民傷財,”
“我大宋勞民傷財,不正合三公子的心意,“史岩之微笑道,“確實是勞民傷財,但官家想乘火車巡遊天下,工程在浩大,也得執行,”
“那你們想修哪條鐵路,”
“具體是哪條,工部還在商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