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潘美是名將一般的人物,那他做出來了臨陣倒戈這種事情之後也難免會受到不小的猜疑,更何況,在南離帝國那上百名上將之中,潘美壓根就算不上什麼名將,這等人物,按照常理來說應該是將其遣回金陵城委任一個閒職就好了,何必給他邊境重鎮襄陽城的太守之位呢?這不就是跟讓狼去看羊圈一樣滑稽可笑嗎?
也正是因為處於對潘美的不信任,所以南離這些年來的邊境駐紮任務也就陸續的以江夏城為中心,而襄陽城抵達金陵城的那一段距離,則是設下了重重的水寨,任誰都可以看得出來,此番舉動,就是在提防著潘美有朝一日突然反叛。
畢竟襄陽城若是安然無事的話,將會毫無疑問的與江夏城一般,成為守衛南離帝國北大門的兩大重鎮,然而現如今襄陽城無論是城中大小事務還是兵權,儘數掌握在潘美一人手中,這也就使得江夏城孤零零的論為了南離帝國北方邊境的最後一座重鎮,一旦江夏城有任何差錯,南離帝國的腹地便有了莫大的危險。
原先在十餘年前的大戰之前,襄陽城本就已經因為曆代太守的原因導致了有些遊離與南離帝國之外,當初趁著那番大勝之威,襄陽城原先的太守也是順勢被罷黜流放千裡,這本該是南離帝國重修北大門的關鍵時刻。
然而可惜就可惜在周敦頤的力排眾議,不顧許多人的阻攔,強行的將一個降將推舉了上去,這件事情饒是過了十餘年,也能夠算得上是周敦頤的一個黑點。
南離帝國的鼎盛時期,襄陽,江陵,金陵,這三座城池皆是南離帝國的三方樞紐,且這三座城池都在大陸當中享受著不同尋常的眼光。
可惜先代老離帝一時昏庸,導致襄陽城落入狼口,為了顏麵,先代老離帝直到駕崩臨死前,也沒有交代過任何有關於襄陽城的事情。
襄陽城變成了那般境地之後,南離帝國也就落入了一番岌岌可危的狀態之下,江夏城成為了孤島,老離帝執政的時期,每年江夏城總是會遭到中原諸國的時不時騷擾,這也使得江夏城的城防修築的越發的趕上了往年襄陽城的水平,不過雖然是如此,上一任江夏郡守李義府也是差點拚勁了一城之力和自己的性命,這才勉強守住了江夏城。
若是襄陽城還在南離手上的話,與江夏城就會形成犄角之勢,如此一來的話,也就可以使得南離帝國的北方邊境成為一道牢不可破的鐵門,即便是中原百萬聯軍襲來,一時之間,也是不會在出現江夏城十餘年前的那般慘劇。
“王爺,王爺?”
看著周敦頤有些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事情想的入神的時候,乾清陽喚了兩聲周敦頤,這才將周敦頤的思緒給叫了回來。
“清陽啊,我們,孤,孤剛剛說到哪裡了。”
周敦頤一時之間還是有些愣神,而這幅狀態下的周敦頤,也是讓乾清陽看到了有些疑惑,他印象中的周王爺可從來都沒有這樣子過啊。
“襄陽城的事。”
乾清陽提醒了一聲,周敦頤這才記了起來,而後點了點頭,道
“襄陽城的事,孤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公瑾,清陽,今日喚你們二人前來,孤隻是想讓你們二人看看,行軍襄陽,還有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地方?”
聽著周敦頤的這番話,周瑜連連搖頭,他始終打心底裡還是非常不建議周敦頤將大軍的行軍路線改至襄陽的,這實在是太冒險了。
本身他們好不容易因為東巽國內的暴亂而不用擔心東巽方麵的事情,可是現如今周敦頤卻要因為將大軍的行軍路線改至襄陽。
周瑜並不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他隻是覺得,此番的改動,實在是沒什麼利益可言,並且還會將北上之後與中原聯軍對抗的難度提高不少。
他們明明是可以選擇與北一軍彙合,到時候集結兩軍之力以及應該已經南下的北艮大軍合力將中原聯軍擊破的,可是現在卻偏偏要再為任務上多添加一個襄陽城。
“王爺,若您是想一改十餘年前的錯誤,請恕瑜多嘴,您明明大可待得北上戰事結束之後攜著大勝之威兵臨襄陽城下,到時候任那潘美這些年將襄陽城經營的如何牢不可破,瑜覺得,在大軍麵前,他始終隻能落敗。”
在周瑜看來,周敦頤之所以改道襄陽,無非就是現在就連周敦頤自己都覺得十餘年前將潘美推舉成為襄陽太守一事是禍事了,所以此番才想要趁著北上的時候趁勢將襄陽城重新收回南離之手,可是,這明明不是最優的選擇。
“公瑾,你的意思,孤明白,不過,孤從始至終都並沒有覺得,潘美那個家夥,有任何背叛孤的意思,孤此番改道襄陽,是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在其中的。”
周敦頤微微一笑,他當然明白周瑜在擔心一些什麼,他也並不覺得周瑜擔心的有錯,相反的,這是一個正常人都該去擔心的事情。
隻是,自己當年對潘美下達的命令,現如今已經是十餘年過去了,自己也該去,收收利息,驗收一下潘美這十餘年以來的成果了。
自己當年之所以將潘美扶持上那個位置,也是有一番用意的,隻不過,這其中還是有著賭博的一些成分。
“清陽,公瑾,這件事情,孤還是希望你們兩個能向孤保密,當然,不是對軍中保密,隻是,大軍改道襄陽的事情,清陽,你可否晚一些時日再將這件事情彙與金陵?”
周敦頤咬了咬牙,他知道大軍改道意味著什麼,自古也是有許多的大戰就是因為大軍改道的原因而導致兵敗,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因為大軍原本的行軍路線都是事先規劃好的,就比如他們這支軍隊北上原先的目的地是江夏城,一路上無論是各地的城鎮還是水路,都是已經提前布置好了的,荊州水師也是專門掉來的一支偏軍前來護航,可以很明確的說,他們行軍江夏的這一路上,都是已經安排妥當了的。
但是現在貿然之間改道襄陽,他們如今所在的地方,去往江夏和去往襄陽城,可以說是根本礙不到什麼邊的,也就是說,去往襄陽城的路上,是沒有提前布置好的,一路上,他們甚至是有可能在水路上碰見北海水師的。
沒錯,就是中原諸國當中的北海水師,從他們如今的這個地方去往襄陽,最快的辦法就是走水路,而襄陽城與新野城的距離,在地圖上也是相距不遠,而他們若是走水路的話,就算是碰見北海水師,也是算不得什麼稀奇事的。
“王爺,這件事情,我可以如您的意,至於此事回報金陵,我也可以晚些時日,隻不過王爺,在此之前,我還是希望您能將您心中的那番執意要改道襄陽城的原因,與我和公瑾所交代一遍,您的打算和布局我和公瑾已經見識過不少次了,我們自然是相信您的,隻不過這件事情事關重大,您還是提前與我和公瑾交代一聲的比較好。”
乾清陽歎了一口氣,自從那位監軍大人消失不見之後,他也就隨之而擔任起了監軍的權力,畢竟無論如何,前線軍情每隔三天都是要快馬彙報回金陵一次的,更何況他的另外一重身份可還是錦衣衛指揮使,這件事情讓他來做,也是再也適合不過的了。
聽著乾清陽所說的這些話,周敦頤有些猶豫,不過他思考了一陣子之後,抬起頭看了一眼乾清陽和周瑜,最終猶豫了一陣子之後周敦頤開口說道
“如此的話,那好吧,孤,便與你二人說,孤為何執意要改道襄陽。”
說完了這話之後,周敦頤露出了一抹苦澀的笑容,而後便是給乾清陽和周瑜講述起來了一個故事。
在十餘年前的大戰之前的江夏保衛戰末尾時候,周敦頤率著騎兵馳援而來,配合著李義府他們,將原本已經湧入江夏城中原大軍打了一個大敗。
而正是在那一戰當中,周敦頤看見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而那道熟悉的身影,便是日後魏國倒戈而來的將領潘美。
在十幾年前的時候,周敦頤曾經有過一段時間跟在風不平身旁學習劍道,也隨著風不怕遊曆天下,在途徑中原的時候,周敦頤在魏國見到了那時候還是一個青年的潘美。
那時候的潘美啊,還沒有入伍,他也隻不過是一個鄉下的村野小子罷了,依靠著整日裡跟著父輩外出獵殺一些動物為生,說到底,就是一個鄉下的獵戶罷了,不過,碰巧遇見了那時候跟在風不平身旁四處雲遊的周敦頤就是了。
周敦頤也不知道是怎得,一眼便是注意到了這個平平無奇的農家小子,並且在那段時間裡麵,周敦頤還與潘美二人一同上山獵殺掉了一隻禍害當地許久的大蟲,進而的,二人的關係也是日漸的變得形影不離,那一段鄉村生活,也讓周敦頤的心神在那個時候得到了徹底的釋放,而潘美,也是對這個看起來就身份不凡跟他同齡的周敦頤產生了一抹好奇。
到了後來,潘美所居住的那個村子遭到了土匪的襲擊,而碰巧當時周敦頤和潘美一同正在山中打野味吃燒烤,等到他們二人回到村子的時候,村子裡麵早就已經是被那夥土匪給燒殺搶掠的不成樣子,遍地的屍體,就連潘美的父親,也是倒在了血泊之中。
而周敦頤當時也是看著這一幕有些失神,畢竟這些村子裡麵的人在這段時間裡麵對他也是極好的,驟然之間便統統倒在了血泊之中,不過還好,他們二人最終還是找到了一個因為躲在了地窖之中撿回一條命的婦人,從那個婦人的口中,周敦頤和潘美得知了那夥土匪的來曆,最後他們二人翻山越嶺,計劃了好一陣子之後,在那夥土匪日常飲水的井中下了瀉藥,而後趁著夜幕降臨,二人殺入營寨當中,將那夥土匪殺了一個痛快,看著那土匪頭子躺在地上苦苦哀求二人饒過他一條性命的樣子,周敦頤當時隻是將手中沾滿了鮮血的鐵劍交給了潘美,最後由潘美一劍揮下,了解了那個土匪頭子的性命。
最後二人處理完了這些事情之後回到了村落中,將村中死在那些土匪手上的村民們就地掩埋,為他們修箭了一座土墓。
而在此之後,潘美也是對周敦頤說出了他接下來的理想。
他想要去城裡麵,他要入伍,他要當兵。
那時候的魏國對他們這種沒什麼起色的村子是不怎麼在乎的,所以也就導致了土匪以及強盜的四處橫行,無人去理會村子裡麵的慘狀。
而潘美最開始是想要走仕途,而後想要改變這些現狀的,隻不過,在周敦頤的建議之下,潘美最終走上了當兵這條道路。
與手握政權相比起來,還是手握兵權,更能讓潘美完成自己的理想,而且,在周敦頤看來,潘美若是走仕途的話,就魏國那時候的國內政壇,潘美若是走了仕途去了京城,最後的下場也就隻有兩條道路。
因為自己太過於理想化,導致冷落一生孤苦伶仃一人落寞的走向人生結局。
而第二條道路則是,潘美在進入了政壇的大染缸之中被同化,最後成為了那些他原本最厭惡的人之一。
而進入行伍之中,憑借著潘美的這些身手,而且再看看中原這裡的亂戰,周敦頤相信潘美還是能夠很快的從人群中脫穎而出。
而在潘美決定當兵之後,周敦頤與潘美,也是就此分開了。
而二人怎麼也不敢相信,他們那時的分開之後,第二次的相見,竟然會是在江夏城外的戰役之中,而且二人那時候,竟是已經變成了敵人。
看見一身戎裝的周敦頤,潘美失神了,而看見一身甲胄的潘美,周敦頤也是楞住了。
二人僵持了好一陣子,最後潘美咬了咬牙,下令撤軍,二人的這一次短暫的會麵,才最終宣告了結束。
而也是如此之後,在接下來的大戰之後,潘美最終選擇了倒戈,他在大戰開始之後沒多久,選擇背棄了那個曾經讓他失望過不止一次的母國,他最終,還是選擇來到了在他年少時候,幫助他為村子裡麵的村民複仇的周敦頤。
聽完周敦頤講述完了這個故事之後,乾清陽和周瑜都不由得沉默了,他們二人這時候麵色變得有些難看。
而當周瑜抬起頭看向周敦頤的時候,也是看見這時候的周敦頤眼神之中有些悲傷的神色閃爍而過。
“王爺,那風王爺呢?他當時”
當乾清陽剛剛問出來這個問題的時候,他也是意識到了,自己說錯話了。
是啊,當時一直跟在周敦頤身旁的風不平,在潘美的村子遭遇土匪的時候,人在哪裡呢?
隻見周敦頤在聽到了乾清陽這麼問了之後,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而後自嘲的笑了一聲,有些無奈的說道
“是啊,風王爺他當時啊,就在村子旁邊看著土匪燒殺搶掠,並沒有出手。”
有關於這件事情,周敦頤也去問過風不平,他明明有實力可以救下那些村民的,可是他為什麼會選擇袖手旁觀呢?
風不平的回答也很乾脆。
他為什麼要救下那些村民?
這一句話,就讓周敦頤無言以對,不過現在啊,周敦頤也早就已經想明白了風不平當年所說這些話的原因了,現在想想,自己當年也是可笑。
周瑜有些不忍的看著周敦頤,他雖然無法體會到周敦頤在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心中的悲傷,但是他通過想象,也是能夠感受到一些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當時戰爭落幕之後,為了防止潘美進入金陵遭受眾人嫌棄唾罵,孤才將他安置在了襄陽,並且將襄陽太守以及兵權,一並交在了他的手上,並且孤要他與孤承諾,下一次等到孤再次來到襄陽的時候,孤希望看到一個,當年在魏國鄉下的農家小子,與我說的景色。”
周敦頤說到這話的時候,臉色上終是浮現起來了一抹淡淡的笑意,看來,在這件事情上,他還是無條件的相信潘美的。
就如同潘美當年在大軍當中無條件的倒戈與他一樣,這份信任,是二人當年在魏國境內村落之中短暫的時間之中培養起來的。
“此番改道襄陽,孤的心中,也是想讓潘美出手,他啊,沉寂了太久太久了,若是再這般下去的話,此戰結束之後,金陵方麵也該開始對他施加壓力了,所以,孤想要幫助他也在這場大戰當中,摻取一些軍功,清陽,公瑾,你們二人,懂孤的意思吧。”
周瑜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他看向周敦頤,認真的開口說道
“王爺,改道襄陽,瑜沒有任何的意見,並且,荊州水師方麵,瑜即刻書信一封令太史慈去執行調令,還請王爺放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