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田妻腹黑相公來種田!
“娘娘,我們說話可要小聲,不知道楚複那個無恥卑鄙小人是不是又派什麼人追蹤我們,也說不定。”
慕容雲嵐突然之間警覺起來,這些年在西越京城,她見過太多太多那個六林叔在幕後使絆子,耍陰謀詭計之事,人前一派模樣,人後又是一派模樣!
“是呀。”太子妃娘娘摸出帕子來,擦拭著自己臉上的汗珠,“那我們可小聲點,有道是隔牆有耳。”
太子妃娘娘又跟文軒說了不少當年之事,隻是有一事,楚文軒很是不明白,“十六年前,是你們將我拋棄在深山老林子,如今需要我了,又要尋我回去,這是為何?難道……”
楚文軒看了一眼自己的腿,狠狠得瞪著東方玉瑤,“尊敬的太子妃娘娘請您告訴我,是不是當日我出生之時,你,還有那個所謂的西越太子,見他們的其中有一個兒子腿有殘疾,就狠心將他拋棄,對不對?對楚軒那個孩子,他們可以說是煞費苦心。至於另外一個孩子楚燁,你們對他日夜疼愛備至,恐怕彆是另外一番光景吧,我是命好,沒有被野獸叼走,倘若,連我也死了,那麼西越是不是也跟著完了?”
“軒兒,你是在怪母妃的對不對?!”說到這裡,太子妃東方玉瑤拿著帕子緊緊咬了咬銀牙,“母妃知道你的委屈,可是這其中有我還有你太子爹爹不得已的苦衷啊!軒兒!”
“我的名字叫做文軒!不是你口中的什麼軒兒!哼!還有什麼苦衷!能夠讓你們夫婦二人做到拋棄一個出生不久的嬰孩,你們無非就是看見我腿從小殘疾,所以就拋棄我的,一定是這樣,一定是這樣……”
頓時間,楚文軒突然怒吼了起來,如果說重新認識自己的身份,讓他自己感到無比痛苦的話,那麼楚文軒寧願永遠也不知道這樣的身份!未來可以繼承大統,做西越新帝又能如何?他,楚文軒,不需要!
“對不起!軒兒!求求你!給母妃一次機會吧!你要體諒母妃和你太子爹爹的一片苦心啊。孩子!”
如今最傷心的人也莫過於東方玉瑤了,十六年前,她也是逼不得已才那麼做的。
十六年前的太子妃,東方玉瑤誕下一對孿生兄弟,原本這是整個西越最為榮耀的,可是有一天,太子楚秀發現其中一個兒子患有腿疾,他認為這個孩子大大以後定然無法像尋常孩子一樣行走,這關乎太子府的天大麵子,當朝太子楚秀實在不想被天下人詬病,被天下人取笑,遂,他做了一個決定,反正他有一個大兒子楚燁,這已經足夠了,那個患病的小兒子楚軒,便是多餘的。
太子府從來對所謂的多餘的東西都狠下殺伐,隻要威脅到太子府榮譽,太子楚秀一定會永遠用最為殺伐的手段對付他,哪怕他是太子楚秀的親生骨血。
可終究看穿的人,還是楚文軒,“體諒你們?那這麼多年來誰來體諒我?以前不需要我了,將我拋棄在深山老林,如今又需要我了,又想著趕快回去認祖歸宗,天底下有這樣便宜的好事嗎?我怎麼聞所未聞?!”
“對不起……”
“母妃知道軒兒在怨我這個當母親的。”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我的軒兒,如果可以,母妃原意在以後的每一個日子裡好好彌補你,隻要你能夠回到母妃的身邊,回到你太子爹爹的身邊。”
於太子妃娘娘而言,楚文軒如今每講的一句話都在狠狠戳她的心坎,挖她的心肝,這叫她如何不傷心欲絕?
太子妃娘娘仍然苦苦哀求著,她知道這些年來她都不曾一絲一毫儘過為母之責,所以她又有什麼資格來要求文軒,東方玉瑤她永遠也無法直視這樣的痛楚。
“彌補?嗬嗬,算了吧。”楚文軒唇角勾起一抹冷漠的笑意,“以前的你怎麼不想著彌補我呢,今時今日,我已大大成人,不需要你的這種彌補!你還是回京城找你那位楚燁皇大孫殿下吧!我楚文軒乃是農家子弟,出生低賤,配不上你太子妃娘娘這般尊貴的母親!”
“軒兒,你……”
激動的太子妃唇皮深深一繃緊,拉出一絲血痕出來。
惹得身旁的慕容雲嵐,她心疼不已,對著楚文軒斥責道,“夠了!夠了!軒兒!你皇大孫殿下!我敬你是皇大孫殿下!可你要明白太子妃娘娘可是你的親生母親!你不能夠這樣對待你的親生母親啊。那樣的話,是連畜生都不如的,你知道嗎?”
“你是何人?有什麼資格在我麵前指手畫腳?”
楚文軒眼裡更是無儘嘲諷之意,恨不得目光一一逼退這兩個人打破自己平靜生活的煩人,不錯這兩個人人就是煩人,如果可以,楚文軒一輩子也不想看見她們的。
沒有想到,楚文軒性格執拗竟到如斯,氣得慕容雲嵐不知道該做什麼,該說什麼,她好歹是文軒的太子爹爹的師父,是當今西越舉足輕重的人物,是當朝太子太傅,受太子楚秀擁戴尊重許久,雖然慕容雲嵐這些人一直以十三歲女娃子的形容自居,但是她腦袋裡的滔天智慧,不知道勝過天底下多少門客。
“娘子,大姐,勞煩你們二人將這一對瘋婦趕出去!我不想看見她們兩個!她們兩個定然是瘋子!所以才會跑到我們楚家來撒野的!一定是這樣!一定是這樣的!”
楚文軒說著,站在殷殷娘子的身邊,誰知道殷殷卻一動不動得回眸凝了楚文軒一眼,“相公,她們二人年齡那麼大,是我們的大輩,這樣做不合適,再說,她好歹是你的生母,是當今的太子妃娘娘,你怎麼可以說她是瘋婦。你侮辱她,豈不是代表也在侮辱自己麼?”
“豈有此理!竟然說我是瘋婦!你說我不要緊!怎麼可以這般說你的母親呢。若是換了旁人,膽敢有人這樣誹謗當朝太子妃,早已杖殺也不在話下的。”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