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節 開戰通知_二戰之我是蔣緯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07節 開戰通知(1 / 2)

二戰之我是蔣緯國!

倫敦,唐寧街10號。

在一名英國官員態度冷淡的迎接下,顧維鈞不卑不亢地走進這座代表著英國政府最高權力所在處的建築。通往首相辦公室的走廊上,時不時有一個個英國軍政高層神色急匆匆地與顧維鈞擦肩而過,當看到顧維鈞的黃皮膚和黑眼睛時,這些英國高層都露出冷淡甚至毫不掩飾地露出一種厭惡神色,顧維鈞則露出一絲不屑的冷笑,他當然知道這些英國高層為什麼會對自己露出不歡迎表情。對於中國人,英國人其實是很不屑的,因為在此時英國人的心裡,德國人是明火執仗攻擊他們的強盜,中國人則是在背後對他們落井下石的小人。強盜是令人憎恨和恐懼的,小人則是令人厭惡和膩煩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強盜之所以讓人憎恨恐懼,因為強盜好歹還是有本事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強盜還算值得尊敬的,而小人是沒有本事的,小人就像地痞無賴,沒什麼本事,隻會給人添堵添惡心。時至今日,英國人仍然對中國人充滿了蔑視,一來是因為英國人固有的妄自尊大特性,二來是英國人身為西方白種人,本來就對其他有色人種充滿高高在上的優越感。顧維鈞可以肯定,自己來到倫敦,英國人表麵上冷淡,骨子裡則充滿蔑視和厭惡,如果是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來到倫敦,英國人表麵上也冷淡,但骨子裡則會充滿恐懼和緊張。

首相辦公室的門口,那個接待顧維鈞的英國官員麵無表情地說道“首相很忙,你隻有五分鐘時間。”

顧維鈞暗暗冷笑,因為眼前的這個場麵就好像自己是來乞討的,而英國首相則在日理萬機中大發慈悲地賞賜了自己五分鐘的見麵時間。“一分鐘就夠了。”顧維鈞氣定神閒地說道。

房門被推開,顧維鈞看到了坐在原先張伯倫位置上的英國新首相克萊門特·理查德·艾德禮,以及與其同在這間房間裡的原英國外交大臣、現英國陸軍大臣羅伯特·安東尼·艾登。

德國發動西歐戰役標誌著張伯倫一貫主張的“綏靖政策”徹底破產,特彆是英國援助法國的遠征軍在敦刻爾克戰役中全軍覆沒,更是讓張伯倫的威望和支持率一落千丈,這位“老實巴交的老好人”不得不在黯然和悔恨莫及中被迫下台,同時,因為張伯倫屬於英國保守黨,導致他在對德、對外政策上的重大錯誤殃及整個保守黨,保守黨競爭對手英國工黨趁機發難,屬於工黨的艾德禮因此而取代張伯倫。艾德禮此人勤奮、踏實、乾練,向來反對張伯倫的“綏靖政策”,不過,他也並非那種強硬得近乎狂妄自大的人,他是一個冷靜而理性的人。比起張伯倫的軟弱和短視,艾德禮更加強硬和堅毅,比起原先曆史上的丘吉爾,艾德禮更加溫和。二戰對於英國而言,是國運遭到重大改變的曆史關頭,在這個曆史關頭,張伯倫的對策是“掩耳盜鈴、得過且過”(張伯倫雖然不敢打仗,但他把英國的民生福利搞得很不錯),丘吉爾的對策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麵想要取得戰爭勝利,一方麵又竭力地維持著英國的全球地位,一毛不拔,一塊殖民地也不放棄,試圖讓已經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國在戰後仍然是一個日不落帝國(丘吉爾在二戰期間主要致力於兩件事,一是領導英國打贏戰爭,二是千方百計地死撐著大英帝國的龐大家業,不甘心大英帝國從此衰敗。對於英國的殖民地,丘吉爾死不鬆口,一塊都不肯放棄);艾德禮介於兩者之間,他清醒地認識到,英國的實力、勢力、全球地位都在不可避免地衰退,英國的全球第一霸主地位已經不可能還能保住,早晚被美國取代,因此,英國不能“過於貪心”,不能“活在以前的輝煌裡”,不能“死抓著以前的輝煌不鬆手”,要看得開,隻要能換來英國本土萬無一失,“破財消災”也不是不可以,即適當地放棄一些海外殖民地。

“顧先生,有什麼事情嗎?”艾德禮顯得十分溫和地問道,表情和語氣裡並沒有厭惡、反感、不耐煩等負麵情緒,隻有溫和的平靜。

顧維鈞開門見山“首相閣下,我此次前來是代表中國政府通知您和英國政府,在一個小時後,即中國時間2月23日清晨6時整,我國軍隊會對貴國的馬來亞、文萊等領地展開軍事進攻,特此通知,以免貴國誤會我國對貴國不宣而戰。”

艾德禮險些瞠目結舌,但這種失態失色稍縱即逝,迅速恢複成不動聲色的平靜,不過,他隻是在表麵上強裝出不動聲色,內心裡則是掀起了驚濤駭浪,震得他一陣陣頭暈目眩。“貴國…這是要對我國宣戰嗎?”艾德禮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沉聲問道。

“這不是宣戰,而是開戰通知。”顧維鈞用詞嚴謹地糾正了艾德禮,“先前,我國政府已經多次照會貴國政府,請求貴國為了徹底改善中英關係以及從中英兩國長久發展的角度上進行考慮,把原屬於中國的藏南三國、緬甸、馬來亞、文萊歸還給中國,可貴國卻置若罔聞,一直沒有理睬,沒有給我國政府明確回複,我國政府在無奈之下,隻得使用軍事行動以證明我國政府的決心,對此,我國政府深表遺憾。”

艾德禮心知肚明,先前,法國把印度支那三國“歸還給”中國隻是德中兩國唱的雙簧,法國新政府完全受到德國的操控,身不由己、被迫無奈,中國在吞下印度支那三國後又照會英國,要求英國歸還屬於中國的英國殖民地。對此,英國高層采取的是“拖延政策”,既不一口回絕,也不一口答應,試圖“一推二拖三研究”,從而爭取到時間。艾德禮是支持這個對策的,他認為,“不要跟中國交惡,必須穩住中國”,不能讓英國重蹈蘇聯的覆轍,中國的國力軍力雖然大不如德國,但跟在德國屁股後麵為虎作倀時還是具有很大威脅性的,沒想到,中國政府如此強硬,根本就懶得跟英方在談判桌上浪費口舌,一言不合直接下達開戰通牒。

一旁的艾登勃然大怒,幾乎暴起“先前,你們要求歸還英租界和香港,我們都歸還給你們了,可現在,你們卻又貪得無厭、得寸進尺!簡直是欺人太甚!”

顧維鈞笑了笑,沒有理睬艾登,在向艾德禮行禮後,他以勝利者的姿勢甩袖而去。

辦公室內,艾德禮先命人立刻發電報給馬來亞英軍總司令珀西瓦爾和印度英軍總司令韋維爾,緊急通知剛才的最後通牒,告訴他們,中國軍隊即將開戰,要求他們做好戰爭準備,隨後,艾德禮陷入沉默的思索,艾登則咬牙切齒“首相,中國人實在太可恨了!他們此時對我們玩弄的伎倆跟他們當初用在蘇聯人身上的那一套簡直就是一模一樣!德國人纏住蘇聯人,中國人在蘇聯人背後趁火打劫!現在,他們又如法炮製、故技重施了!德國人纏住我們,他們在我們背後趁火打劫!”

艾德禮苦笑一聲“在我們背後趁火打劫的可不隻是中國人,還有日本人呢!”

艾登臉色的怒色慢慢地凝固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焦躁和憎恨“是的,德國人正在我們家門口為所欲為,中國人和日本人則合夥挖我們後院的牆角。這些可惡透頂的黃皮猴子!首相,難道我們要向他們低頭嗎?”

艾德禮歎口氣,然後冷靜而理智地說道“羅伯特,我跟你一樣,堅定地反對張伯倫的綏靖政策,不過,我們也不能隻知道死拚。張伯倫不斷讓步,他讓步的目的是希望敵人可以吃飽,然後放過英國,我們也要讓步,但是,我們的讓步跟張伯倫的讓步是截然不同的性質,我們進行讓步,是為了獲得時間,為了反抗,為了獲取最終勝利。”

“首相,你要答應中國人的要求?把那些地方讓給中國人?中國人已經給我們下達了最後通牒,我們隻有一個小時,我去把顧維鈞叫回來?否則,一個小時後,戰爭就要爆發了。”

艾德禮先是點頭,然後又搖頭“讓,肯定要讓的,實際上,我們心知肚明,時至今日,那些地方已經難以繼續被大英帝國牢牢地掌控了,它們早晚會回到中國人的手裡,我們必須承認這個很令人傷心的事實,不過,我們不能拱手相讓,不能一槍不放地讓出去。我們對華政策的目的,是讓中國不成為英國的敵國。光是一個德國,已經讓我們難以支撐了,日本也已經對我們宣戰,如果再加上一個中國,英國的處境就雪上加霜了,少一個敵國肯定好一點。中國人向我們索要那些地方,好,我們給,但並不是老老實實地、按照他們說的那樣交出去,如果我們那麼做,中國人會進一步地輕視我們,認為我們軟弱可欺、不敢跟他們打仗,不把我們當成一個真正的對手,我們讓中國人太容易地得到那些地方,還會導致中國人愈發貪心不足,到時候,中國人的膽子和胃口都越來越大,又極度地看不起我們,他們極有可能不會見好就收,而是變本加厲地勒索我們、敲詐我們、逼迫我們;所以,我們必須打!必須迎戰!在戰場上打敗中國人,或者重創他們,然後,我們再趁熱打鐵,把那些地方交給他們,這樣,中國人一方麵得到了利益上的滿足,一方麵也在戰場上被我們教訓了,對我們產生忌憚心理,不敢輕視我們,所以在得到利益上的滿足後不會貪心不足,不會繼續對我們趁火打劫。”

艾登心悅誠服地點頭表示同意“首相,您考慮得非常正確。”

艾德禮歎息道“組建遠東艦隊,也是我貫徹這個對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我們可以做出一定犧牲,喂飽日本人和中國人,同時,我們要震懾住日本人和中國人,向他們展示英國的實力,讓他們知趣識相地見好就收。失去一些殖民地,是英國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為了尊嚴和榮譽,以及能在談判桌上更好地壓製住日本人和中國人,英國必須在戰場上跟日本人、中國人好好地打一場。如果我們的遠東艦隊能夠在那場海戰中打敗日本海軍,擊沉幾艘日本海軍的軍艦,最好能擊沉一二艘主力艦,事情就大有轉機了,可惜…”他痛心疾首地歎口氣。

艾登露出感同身受的神色“是啊,真能那樣,日本人就會被震懾到,不敢再如此肆無忌憚,可惜…我們的遠東艦隊卻一敗塗地、全軍覆沒,並且敗得十分難看,日本人就損失了八架飛機而已,代價小得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卻乾脆利索地全殲了我們整支艦隊,這場敗仗給我們帶來的負麵影響實在太大了!彆的不說,日本人更加驕橫了,中國人也一樣蔑視我們。”

艾德禮點點頭“是啊,我們在海上已經顏麵掃地,那麼,唯一還能挽回顏麵和敗局的,就在陸上了。我希望珀西瓦爾將軍和韋維爾將軍能夠力挽狂瀾,在陸地戰場上重創中國軍隊。打海戰,我們的敵人是日本人,打陸戰,我們的敵人是中國人。如果珀西瓦爾將軍和韋維爾將軍能夠在戰鬥中消滅大批中國軍隊,我們此時的不利局勢就會柳暗花明,到那時候,我們乘勝談判,把中國人要的東西給他們,他們既嘗到了甜頭,又嘗到了我們的厲害,自然不會再打我們的注意。”

艾登讚同道“是的,這是我們目前穩定遠東的最好的辦法。”

中國對英開戰但不宣戰,這是一個十分微妙的政治策略。說到底,英國亡不亡跟中國沒有多大關係,那是德國的事,中國需要的隻是英國的殖民地,考慮到英國不足為慮,但其背後站著一個美國,所以秉著“打狗也要看主人”的原則,中國既然不想跟美國交惡,自然無需跟英國徹底變成敵國。不宣戰,同時又不能不宣而戰,所以蔣緯國讓顧維鈞前去下達“開戰通知”。武漢的軍委會高層會議上,關於“打英國人之前要不要先通知英國人”這個問題,雖然有高層覺得不要通知,直接下手,打英國人一個措手不及,但更多的高層還是傾向於“先禮後兵”,這倒不是迂腐,而是出於多方麵的考慮,首先,不通知就打,本身就是違反道義和戰爭法的,是不宣而戰的偷襲行為(蔣緯國可不想學習日本人,專門玩偷襲),即便取勝,也會讓中國軍隊和中國政府陷入道義上的劣勢;其次,中國軍隊必須要堂堂正正地打敗英軍,才能震懾到英國政府,如果不宣而戰,即便取勝,也會本末倒置,英國人不會被震懾,反而感到惱羞成怒,說白了,英國人不會“服氣”;第三,如果靠偷襲而取勝,這對中國軍隊的榮譽也是一種玷汙。蔣緯國總結道“我們在實力上超過英國人,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打贏他們,何必要偷偷摸摸呢?說白了,既然我比一個流氓更強大,那我乾嘛要去偷襲他?他就是被我痛打一頓也不會服氣。既然是強者,就要有強者的風範和霸氣。既然我要打一個流氓,就會提前通知他,老子明天要打你!然後光明正大地在明天上門把他痛打一頓。這樣,這個流氓才會怕我,同時這也是我對我的實力有絕對信心的一個體現。偷襲是弱者的手段。即便贏了,他也會嘴硬,說什麼我隻能靠偷襲來取勝,卑鄙無恥、勝之不武之類的話。我要打你,並且我有必勝把握,那我還在乎你會不會做好準備?所以,我們要十分霸氣地把開戰書送到英國人的麵前,乾乾脆脆地告訴英國人,我們要打你們!最後再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他們還有什麼話說?”

楊傑等人都笑了“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有實力、有信心,所以光明正大、有恃無恐地揍他們,從而打得英國佬心驚膽戰、心服口服,在戰場上吐出地盤,在談判桌上也吐出地盤。”

中英兩國此時的關係是比較微妙的,“非友也非敵”,兩國肯定不是友好國家,但兩國也沒有互相宣戰,英國不對華宣戰,是因為德日兩大敵國已經讓英國撐不住了,少一個敵國自然是一件好事,中國已經對英國有過這方麵的“暗示”,英國心領神會;中國不對英宣戰,則是為了保留對美外交政策的回旋餘地,美英兩國一體,中國要避免跟美國互相開戰,自然就要先跟英國不能搞得太絕情。中英此時的關係非常類似於原先曆史上中日戰爭前期的中日關係,雙方從1937年就全麵開戰了,但拖到1941年底才正式宣戰,也因為兩國高層都心照不宣的原因。眼下,英國的對華政策是“在戰場上痛擊中國軍隊,然後在談判桌上順水推舟,讓幾塊地盤給中國,胡蘿卜加大棒,迫使中國見好就收、退出戰爭”;中國的對英政策是“在戰場上痛擊英軍,然後在談判桌上乘勝追擊,一方麵用武力搶奪英國的地盤,一方麵再用軍事上的勝利在談判桌上威逼英國讓出更多地盤”。


最新小说: 霸婿崛起 宿主扮演炮灰後,把任務目標撩了 雪夜紅 秦總的白月光是個萬人迷 無限彼岸之零 噬天棺 賽博朋克:從2071開始 靈氣複蘇,我有一雙神眸 穿書成反派,你管這叫傀儡皇帝? 舔狗雌性清醒後,踹掉無情渣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