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默然恍悟_翊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翊唐 > 第十九章 默然恍悟

第十九章 默然恍悟(2 / 2)

虞藏儉一介書生,雖被悉怛謀輕蔑的態度氣得臉發白,卻完全不敢回擊。然而在河曲靠砍吐蕃人腦袋攢軍功的楊綜可忍不了這番羞辱,怒目圓瞪地低吼道“怎麼?你不想交割印綬?那你們這群蠻子就進不了成都府!”

悉怛謀愣了一下,獨眼望向楊綜的一瞬間眼中似乎有著極強的殺意,即便是楊綜,也被登時看得後背發涼。悉怛謀上下打量了楊綜足足有半晌,似是權衡一番利弊後,便冷笑輕言道“我倒沒說不給……”

說完,悉怛謀又朝身後道了幾句吐蕃語,引得吐蕃兵卒哈哈大笑。虞藏儉和楊綜也聽不懂,強忍著才沒有發作。

悉怛謀朝虯髯大漢伸開手掌,虯髯大漢心領神會地從懷中掏出了維州節兒印,那塊小小的印綬在虯髯大漢手中顯得極為袖珍。然而悉怛謀將印綬拿到手中後,卻玩笑般地朝虞藏儉一扔。虞藏儉沒有準備,當然沒接住,印綬便直直地摔在地上,還好因為路麵潮濕鬆軟沒有摔碎。

楊綜咬牙切齒,虞藏儉鼻息漸粗,虯髯大漢則將粗厚的手掌伸向了橫刀。

而悉怛謀從鼻孔裡嬉笑般地哼了一聲後,便戴上麵甲,毫不理會地上馬,帶著身後的三百來人沿著官道徑直往宣和門走去。

看著落在地上的維州節兒印綬,楊綜和虞藏儉心中窩著衝天的怒氣,卻也隻得硬生生地忍下去。大軍儘快出發才是頭等大事,想必悉怛謀也是算準了這點,才敢對新任維州刺史如此怠慢。

再加上維州歸降對大唐的戰略意義重大,悉怛謀清楚,楊綜和虞藏儉也清楚。外族歸降,示範作用極強。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吐蕃人未來必定會被加官進爵,以示嘉獎,一個小小的維州刺史,當然也鎮不住他了。

“開城門!”

隨著城樓上兵士的高喊,宣和大門應聲緩緩而開,門外列陣待發的天征軍和武威軍兩千餘人,默契地給悉怛謀和他身後的吐蕃守軍留出了一條通往成都府內的道路。

“楊都尉……”虞藏儉下馬小心地拾起維州刺史印綬,輕輕地用袖子蹭了蹭上麵的土,歎道“你說,這到底是咱們受降,還是戎虜受降啊?”

楊綜衝著悉怛謀的背影狠狠地咒罵了兩句,將陌刀柄杵進泥裡,看向身後的宣和門,和漸入城中的吐蕃步卒的背影,吐了口唾沫。

“所有武威、天征,開拔!”

酉正。

成都府,節度使府衙。

中殿前廳內,李德裕靠在節度使交椅上,同張翊均相隔案幾對視。

案前,幾盞火燭已開始爆芯。

張翊均的話,引得李德裕渾身一激靈,自己每日居住的帥府,何時成了篩子?

“翊均,你可有證據?”

見張翊均一時沉思不語,李德裕深沉地呼吸,似乎要將整座殿宇的空氣吸進肺裡。而後自若地起身拿起火燭旁的銀剪,剪斷了案幾上開始爆頭的燈芯。“潁王派你入我幕府之時,無中生有可還不是你會做的事……”

提到潁王,讓張翊均不禁頓了頓,腦中隨之勾起了些稍縱即逝的回憶。

“此事絕非翊均無中生有……”張翊均凝眉認真道“今日發生太多事,且待翊均一一詳述!”

李德裕坐直了身子,微微頷首。張翊均清楚,這是節度使準備洗耳恭聽的意思。

“維州節兒論可莽,李公知否?”

“從寶曆元年至太和五年,七年維州節兒。”

“正是,”張翊均為儘可能地保持思路的清晰,因此也說得字斟句酌,“然而據維州副使悉怛謀稱,此人不任其事已久,且克扣軍餉,激起兵怨。這才是此次維州之謀,能成的根本原因。”

李德裕點點頭,示意張翊均繼續說下去。

“前任維州暗樁司馬朱突然被殺,據悉怛謀稱,是論可莽聞得風聲,有所戒備。然而如此不任其事、一心隻想聚斂財貨之人,怎麼會突然發現已潛藏一年多的司馬朱呢?翊均由此認為,司馬朱不是暴露,而是被出賣!”

李德裕聽完張翊均的這番分析,神情怔了怔,從交椅上緩緩起身。

“司馬朱是前任節度使郭釗在任時委派的,成都府官場魚龍混雜,知道其人身份的恐怕除了帥府的僚佐,還有兵曹,甚至還有監軍使院……你又為何會懷疑到帥府呢?”

“因為利高者疑!”張翊均似是早有準備,不假思索地答道。

“利高者疑?”

“不錯!”張翊均點點頭,“不瞞李公,據翊均所知,維州副使悉怛謀早有降唐之意。而殺掉司馬朱,斷的是您坐收維州歸降之功的可能。李公細想,誰會由此獲利?監軍使院嗎?王踐言是宦官,背靠北司,向來左右搖擺,殺暗樁乃是重罪,他可不會趟這渾水。會是兵曹嗎?那些武人巴不得維州早點歸降,他們好賺取軍功。李公再想想,若是帥府之中有您政敵的暗樁,眼見您要居功,掌握司馬朱身份的他會怎麼做?”

“……再說,彼時李公上任西川節度使倉促,來不及從新征調僚佐,幾乎所有佐官都是就地取材。可以說,除了牙將是您親自提拔,其他的吏員都是西川舊人。讓李公一開始無親信可用,這也是去歲牛黨堂堂正正的陽謀。您難道忘了嗎?”

李德裕靜靜地聽完,仍有些狐疑地搖了搖頭,“不對……”

“若是為了避免我居功收複失地,而今維州可是明明白白歸降在即,翊均你身為暗樁,卻也安然無虞,這前後矛盾,如何解釋?”

“正因前後如此矛盾,出兵維州一事才需暫緩,”張翊均聲音清冷,若有所思道“李公說的不錯,翊均潛藏維州的這一年多,甚至直到維州謀成,此帥府暗樁都噤若寒蟬,似是在靜候維州事成一般。那麼在此前提下,出兵維州,是否正中此人下懷?”

張翊均本還想就此道出李植的供狀一事,然而隱隱的直覺讓他覺得,這同司馬朱被殺一事之間的聯係還不明朗,再加上僅是薛濤的一人之言,未曾核實,考慮到自己對薛濤的保證,便就此作罷,暫時不提此事。

許是近幾日操勞之故,李德裕眼神中竟有了些許無力,他悵然道“出賣暗樁,唐律斬刑。你的這份懷疑,便是將所有參與維州之謀的人……都印上了嫌疑。亦是所有我所親信之人……”

這話說完,張翊均不由得怔住,默然恍悟。

“這就是……李公堅決要出兵的緣由?”


最新小说: 霆少,夫人假死後偷生三個娃 綜影視之妖妃涅盤 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都市科員,我激活了政商決策係統 海賊:凱多義子,開局八門遁甲 農村三代人 理科狀元考科舉?強到朕傻眼 卡牌封靈:靈氣複蘇時代 開局擺攤賣盲盒,開出仙王裹屍布 惡毒女配守活寡?夫兄,人家好怕